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王小娟
未曾想,在汽車銷售的淡季,零跑成了內卷競爭中的“局外人”。
5月19日晚,零跑刊出了今年q1財報,當季收入同比近翻兩倍突破百億元;更令人意外的是,在需要促銷的銷售淡季,零跑整體毛利率竟呈現出環比改善趨勢,達到了15%的歷史新高。
具體拆解來看,零跑此次超預期的成績,很重要的部分是來自於戰略合作收入,大約確認了3億元技術服務費,毛利潤佔2億元左右。
因此,在一季度降價清理老款庫存的情況下,零跑的總收入和毛利率出現了逆勢上行;同時也因這筆收入,讓銷售結構下沉(b10+c10銷售比重環比提升近12%,定價更高的c11、c16環比下滑7%)的零跑,單車均價上升了3000元,至11.4萬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去除合作影響後,零跑13.3%的實際毛利率表現仍然超預期,和上季度保持基本持平。這背後一面是規模效應的起效,一面是零跑持續進行的成本管理優化。可以說,零跑自身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斷增強。
整體來看,零跑已連續3個季度超越市場預期,而從去年q1到今年q1,零跑在新能源車市佔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財報會上,零跑汽車副總裁李騰飛表示,今年將全力衝擊50萬-60萬輛年銷,毛利率10-12%,以及年度盈虧平衡的目標。
交付量躍升、盈利結構步入良性軌道。這意味着,在競爭進入深水區後,作為後浪玩家,零跑在比亞迪的優勢價格帶切出了屬於自己的蛋糕,並且要先一步拿到決賽的入場券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極致性價比產品定價下,特別是今年b系列車型配置低於c系情況下,零跑想要實現全年盈利,關鍵依賴成本控制能力和規模效應。
據李騰飛透露,leap3.5平台帶來了30-40%的降本效應。所有改款車都將適配leap3.5,與b系列共攤成本。前期鋪墊到位,接下來b系列能否接棒c系列,撐起零跑規模的大旗就將是重中之重。
對此,零跑給出了二季度13-14萬輛的銷量指引,相當於每月要賣4.3-4.7萬台新車。值得一提的是,4月,零跑憑藉4.1萬台的交付量摘得新勢力銷冠。換而言之,零跑表現出了連續拿下“新造車月銷冠軍”的決心。
為了實現這一野心,零跑今年將甩出一系列產品牌,除了已經登台的中b10和b01外,b05預計將在8月底的成都車展亮相,並於第四季度交付;此外c系列車型將在6至7月份進行改款,以配置優化來增強同價位段競爭力;同時更大尺寸的d系列車型將在四季度亮相。
不止產品端,零跑在銷售層面也在加速開疆拓土。
首先,按照計劃,零跑今年的渠道目標是門店突破1000家,加快零跑中心店和城市展廳門店布局速度,進一步滲透核心汽車商圈。
更重要的是海外市場也將開始為零跑“養家”。2025年零跑原本預期的出海銷量在5-6萬台左右,由於前4個月已經完成了近1.4萬輛,零跑上調出海銷量目標至5萬-8萬輛。下半年零跑國際將投入更符合歐洲對於小車需求的b10、b01。
而目前零跑也在加緊布局海外渠道。
一季度零跑國際渠道數量500家,歐洲渠道環比凈增加100家。有接近零跑的人士透露,其海外渠道投放速度非常之快,很可能會帶動今年零跑出海銷量超預期,尤其是利用stellantis的知名度迅速打開市場,且b平台車型更適合歐洲市場需求的情況下。
背靠stellantis,零跑將基於其馬來西亞工廠在今年底實現c10的本地化組裝項目;同時,其預計在明年年中實現歐洲本地化生產。隨着c10、b10的全球化經驗的積累,加之stellantis向零跑輸出的當地市場消費習慣等信息,零跑的全球化道路,或許要走得比大部分新造車品牌更快。
由此來看,零跑今年實現50-60萬輛銷售目標似乎沒有難度。
不過,其中的小插曲是,由於電池產能問題,零跑今年肩負上量的b10近期排產交付受到影響。李騰飛表示,該問題將會在5月下旬得到解決,接下來b01的上市和交付過程中,將不會受到電池等零部件供應而影響產量。這將讓b系列對零跑規模的貢獻更大程度地釋放。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b平台新車催化,以及與一汽在零部件供應、股權合作預期推動下,零跑市值至少有30%的增長空間。這意味着,這位新勢力黑馬衝上千億身價指日可待。
或許,只要零跑能穩住自己的節奏,就將進一步鎖定贏面。只是如今市場環境風譎雲詭,面對競爭對手後續的步步緊逼,零跑不僅要穩更要加快鞏固份額的速度。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