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本叫《我所看到的未來》的漫畫嗎?
是的,就是那本作者因為“能做預知夢”而突然走紅的漫畫。其實這本漫畫我自己也有一本。
倒不是說我相信這個,只是想看看,這些讓人半信半疑、真假難辨的內容,究竟是怎麼構建起來的。
它的內容其實不是很複雜,就是作者號稱自己通過夢境“看到了未來”。書中確實記錄了一些後來發生的事件:比如說1995年的阪神地震,以及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正是這些“準備”的案例,讓很多人對她的說法深信不疑。
但說句實話,如果仔細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裡面更多的是沒有成真的“夢境”和含糊不清的“預測”。換句話說,準確的只是個別“湊巧”的情節。就像盲人摸象,摸中了鼻子,但沒有摸到大象本體。
而這次的鬧劇,正是她在新版《我所看到的未來 完全版》中,留下的一個具體而明確的日期:2025年7月5日凌晨4點18分,日本會發生“南海大地震”。
就是這樣一句話,讓不少人感到非常害怕,也引發了一場徹頭徹尾的亂鬧劇。
一個“夢”,居然影響了半個日本旅遊圈
我是很難想象,一個作者到底真的做了沒有都無法去驗證的“夢境”,竟然在過去這幾個月里,影響到了不少人真實的決定。
- 有人取消了赴日旅遊的行程;
- 有些航司也調整了部分航班;
- 有人甚至提前幾天離開日本,只為了避開那天;
- 還有一些生活在沿海的居民,非常害怕……
- 還有人告訴我,有些大學取消了赴日研學;
我身邊就真實存在幾位朋友,甚至就真的提前離開了日本,就怕這件事真的會出現。
明明只是一個不知名漫畫家自己做的一個夢,最後卻牽動了大量普通人的現實生活和決策。
至於作者本人有沒有真的做過這個夢,還是後來為了吸引眼球補設的一些劇情,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了。但是,她僅靠這本書,讓自己生活不愁了卻是實打實的現實。
為什麼這麼多人信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准過,或者說,被解讀為“准過”。
比如她在舊版漫畫中提到“2011年3月將發生災難”,而那一年確實發生了東日本地震。這種“精確”的效果,自然讓人產生“她或許真的有這種能力”的錯覺。
但你若再往前翻,就會發現裡面還有更多沒有成真的“夢境”,包括:
- 某年火山大噴發;
- 某地發生隕石撞擊;
- 某日將出現全世界通訊中斷……
這些預言至今都沒有出現,卻再也沒有人去提。大眾總是記得那次“准得離譜”,卻忘了他錯得更離譜的幾十次。
更搞笑的是……作者自己也“打臉”了
可能是她自己也意識到這件事越來越偏、快收不住了。於是就在不久前的6月,她緊急出版了一本新作,名字叫《天使的遺言》。
這本書里,她突然“更正”了原來的說法:大家對我的夢產生了誤會,這件事情不會發生……
但很顯然啊,早就已經為時已晚了。
那種“我沒說過”、“你們誤解了”的處理方式,只會讓人覺得更像是迫於壓力想要全身而退。當然,這個漫畫的作者可能也沒打算對這些影響負責吧?
7月5日,陽光很好,啥事沒有
日本時間2025年7月5日,凌晨4點18分。
沒有發生任何奇怪的事情,只有一部分人默默醒來,看了看時間,然後安心的繼續睡。
白天太陽照常升起,街上人來人往,該上班的上班,該打工的打工,超市還在營業,便利店也照開。除了天氣有點熱之外,沒有任何的不同。
如果你硬要找點特別的意義,那我更願意把這一天稱為第二個“愚人節”。
我理解,有人是因為害怕未知的東西,所以才會相信這些。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需要的是理性,相信科學,而不是靠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沒有人可以預測任何事情,但我們是可以自己去判斷信息是否靠譜的。一個不知名漫畫家的夢境,不應該影響到我們的現實生活。
願以後每一天,都能像今天一樣平靜、普通、陽光燦爛。
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如果未來再聽到類似誰說“夢見某年某月某日天塌地陷”的言論,也可以像我一樣當個樂子看。然後,關掉那個內容,繼續好好生活。
感謝之前朋友們善意的提醒,今天是7月5日,我睡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