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2021年01月01日10:30:04 娛樂 1791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1、前言

抑鬱症是以心境低落、快感缺失、精力不濟或疲勞感等為核心癥狀的一種精神疾病。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約有3.22億,預計到2030年,抑鬱症將會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首位,抑鬱症正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問題。抑鬱症的治療既是大眾關注的話題,也成為了科學研究的熱點。在實際生活中,抑鬱症的治療方法百花齊放,佔據抑鬱症治療半壁江山的是藥物治療,而另一半則是心理治療。那麼到底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哪種方法更勝一籌呢?在治療抑鬱症時選用哪種方法效果更好呢?今天的文章將用科學研究的“大數據”給你提供參考。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圖源:渡過

藥物是跳過了產生情緒的外部原因,直接通過化學的方法來改變腦功能。很多患者服用了藥物後會感受到:自己低落的心境被藥物提起來了。

3、心理治療

抑鬱障礙的治療雖然以藥物為主,但對於因社會心理因素引發的抑鬱障礙,心理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抑鬱患者的複發及對藥物的依賴性。目前,心理治療對抑鬱障礙治療的效果已得到研究證實。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圖源:unsplash

(1)個體心理治療

個體心理治療以心理諮詢為基礎,衍生出各種流派和方法,除了廣為人知的認知行為療法外,其他心理治療方法,如精神分析、系統家庭治療、人際關係治療等均在抑鬱症患者中應用。因為流派眾多,本文以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療法作為例子(本文提到的所有治療方法僅為舉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治療方式)。

認知行為療法(CBT)是Beck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出的一種結構化心理治療方法,經實證檢驗在對抑鬱症, 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療方面有明顯效果。這也是治療抑鬱症被使用最多的心理療法。CBT是由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整合而成,通過認知重建,利用暴露、社會技 能訓練和結構化問題解決等行為技術來幫助病人解決問題。研究者通過元分析對 796 名抑鬱兒童及青少年進行研究,他們發現CBT對有抑鬱,焦慮以及交互癥狀的青少年有很好的治療效果[3].

正念認知療法(MBCT)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 Segal、Teasdale、和 Williams 結合認知行為療法開發出。這是一種包括靜坐和冥想、身體掃描、三分鐘呼吸空間及認知記錄等練習技巧的 8 周團體治療模式。MBCT 使抑鬱症患者在正念冥想過程中感知到自己當前的身體和情緒狀態,不加評判的將注意力集中到對這種狀態的感知、體驗上。提高正念水平是抑制反芻思維、預防抑鬱症複發的重要途徑之一。MBCT 干預後抑鬱癥狀的減輕與患者正念水平提高及反芻思維減少緊密關聯。MBCT 治療後的正念水平可以預測隨訪一年期間的抑鬱症複發風險[4]。

(2)團體心理治療

團體心理治療技術是通過為患者提供團體情境,促使其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經過體驗, 學習,重新認識和接納自我,進而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增強其回歸 社會信心的一種手段。我國於 20 世紀 90 年代末期開始應用 團體心理治療,起初用於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諮詢中,後在 醫院,社區廣泛開展應用。對抑鬱症患者在護理期間引入團 體心理治療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藉助團體內不同抑鬱症患者間的積極影響,最終達到有效治療的作用. 通過對治療思路預先設計,引導抑鬱症患者在團體治療過程中 全程參與,將成員間初始的多疑,封閉轉變為相互接納,開放,信任,併產生共感,相互支持,為情緒宣洩提供良好的氛圍,進而促使患者對自身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減輕抑鬱癥狀[5]。

心理治療沒有藥物治療這麼明顯的不良反應,對患者來說較為溫和。但是大眾對於心理治療的效果存在質疑,而且心理治療周期長花費高,也對心理治療的推廣造成阻礙。

4、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

(1)治療效果

2020年,來自日本臨床神經精神藥理學會(JSCNP)的114名精神科專家圍繞抑鬱藥物治療中的一系列問題形成了共識,全文近日發表於Affect Disord雜誌。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圖源:醫脈通

針對輕度抑鬱,SSRI為一線治療(7.6±1.9,50.0%的專家給出9分),其他新型抗抑鬱葯為二線治療。針對不同藥物治療中重度抑鬱的效果,一線治療包括米氮平(平均±SD,7.8±1.5,45.6%的專家給出9分)、度洛西汀(7.5±1.5,32.5%的專家給出9分)、艾司西酞普蘭(7.3±2.1,43.0%的專家給出9分)、文拉法辛(7.0±2.0,28.9%的專家給出9分)。所有三環及四環類抗抑鬱葯均為三線治療。(見上表)。研究顯示,抗抑鬱葯有效率為 60% ~ 80%,治癒率為 30% [7]。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圖源:中國知網

因心理治療受到流派、時長與形式的限制,目前尚未有研究針對各種心理治療方法對抑鬱症治療有效性的研究。但是近年來使用心理諮詢治療抑鬱症的研究逐年增加,這也能側面反映心理治療的有效性。近五年1萬多篇抑鬱症相關文獻中,運用心理治療或干預的有3994篇,發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均顯示心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抑鬱分數(量表分數),提高生活滿意度(量表分數),減輕抑鬱癥狀。

(2)複發率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圖源:unsplash

抑鬱症的高複發率是抑鬱症難治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首次抑鬱發作的患者其複發率至少為 50%,已有 2 次抑鬱發作的患者其複發率則高達 80% ~90%[8]。一般複發後患者的病情會更加嚴重,治療時間也會增加。所以判斷哪種治療方法更好,也要考慮到複發率這一指標。

藥物治療是控制癥狀和預防複發的主要手段,但是實際情況中僅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停葯之後複發率很高,大概在50%以上。研究顯示,在臨床抗抑鬱葯治療研究中,未依從醫師治療方案的患者達 40% ~ 70% ,而且隨着治療時間越長,患者依從性比例呈遞減趨勢,抑鬱症治療脫落率高達 50% ~ 70%。不依從行為包括患者自行減少藥物劑量或提前中斷治療等[9]。這些因素導致使用藥物治療複發率居高不下。

心理治療顯示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複發率,但是不同的治療方法效果有所不同。以正念認知療法為例,Teasdale 等[10]對恢復期抑鬱障礙複發的患者進行正念干預發現,多次複發的抑鬱障礙通過 MBCT 後,其複發率降低了 50%。ichalak等[11]研究發現,經過八周 MBCT 訓練,能夠減少1 年後抑鬱症複發率,進一步研究發現,多次複發的患者經過 MBCT 後,其複發率由常規治療組的 78%降至 36%。

(3)治療時間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圖源:unsplash

抑鬱症治療往往是長期性的,但是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希望能夠快速見效,早點治癒。所以在選擇治療方法時特別重視治療時間的長短。

藥物治療一般在 1~ 4 周起效,患者在服用藥物後能夠很快看到明顯效果,例如精力增加,抑鬱情緒減少等。APA 抑鬱症治療指南中推薦治療分 4 期:急性治療期、鞏固治療期、維持治療期、撤葯治療期,完 成 4 個治療周期一般需要 1 ~ 2 年,甚至更長,這對患者、家屬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藥物治療的周期也和患者依從性,對疾病認識程度有關,如果患者在服藥期間自行減葯-或者換藥也會影響其治療周期。

心理治療因其流派不同,起效時間也不同。根據諮詢時間分為短程諮詢(1-6個月)、中程諮詢(6-12個月)和長程諮詢(1-3年)。針對抑鬱症的心理諮詢一般以中程和長程諮詢為主,可以看出心理諮詢的治療時間比藥物治療要更長。但是近年來的研究一直在探索短期心理治療方式,以人際支持心理治療為例,一項隨機試驗設計在 40 位患有抑鬱的女大學生中研究人際支持心理治療對抑鬱的治療效果。有報告顯示,經過平均 4.6 次短期訪談後,治療有效性為 80%[11]。但是該方法僅僅研究了40位患者,具有一定局限性。

(4)治療費用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圖源:unsplash

由於抑鬱症治療的長期性,患者及家屬在選擇治療方案上還得考慮治療費用的問題。而這一話題並沒有相關研究數據,在這裡,也請您參與文末的小調研,您在藥物和心理治療上分別花費了多少錢呢?

5、小結

抑鬱症作為一種特異性疾病,成因複雜,是“生物-心理-社會”綜合的結果。鑒於這種特異性,抑鬱症的治療不存在最好,只存在最適合。在選擇治療方案上,要綜合考慮患者年齡、病情、病症、誘發原因、經濟條件、支持系統等綜合因素,選擇最適合自已的治療方案。同時,結合國際通用準則,有以下幾個TIPS供參考:

1、輕度抑鬱障礙患者、青少年兒童治療推薦先採用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相對藥物治療更加安全。若病情繼續發展至中度、重度,可使用抗抑鬱藥物減輕其抑鬱癥狀,緩解其自殺或悲傷絕望情緒,但仍建議結合心理治療。歐洲發布關於兒童、青少年患有抑鬱症之後的治療指南可作為參考。

2、成人用藥劑量和種類也許並不適合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治療。歐洲藥品監督管理局(EMEA)推薦氟西汀用於8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大部分抗抑鬱藥品說明書上提到的劑量是成人標準,因兒童、青少年身體代謝功能與成人不同,所以兒童、青少年用藥應酌情減量,根據醫囑進行。

3、加藥與減葯都要諮詢醫師,用藥加量減量都要緩慢進行

4、中國人體質、社會文化與西方人不同,使用藥物以及心理治療上要綜合考慮到這一點。

本文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比較了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區別,本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藥物和心理治療方法均為舉例,不能作為您服藥、治療的依據!抑鬱症治療還請遵從醫囑,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為更好地了解“渡過”群友的治療手段及效果,便於推出更有支持性的實用文章及支持手段,誠邀您參加《“渡過”社群群友治療方式調研》,前100名參加者可獲得20元優惠券獎勵。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註:優惠券可在即日起30天內,報名“渡過”線上訓練營時使用。(註:不適於已購產品抵扣)。目前已上線針對家長、青少年和陪伴者的線上營,成人營也即將上線。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王曉琴,何明華,王勤.抗抑鬱藥物發展綜述[J].首都醫藥,2007(22):33-34.

[2]於瑩,黃海量,張功,韓濤.常用抗抑鬱葯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的網狀Meta分析[J/OL].中華中醫藥刊:1-14[2020-03-28].https://kns-cnki-net-s.era.lib.swjtu.edu.cn:443/kcms/detail/ 21.1546.R. 20200319.1009.008.html.

[3]David Daniel Ebert,Anna-Carlotta Zarski,Helen Christensen,Yvonne Stikkelbroek,Pim Cuijpers,Matthias Berking,Heleen Riper. Internet and computer-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youth: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outcome trials.[J]. PLoS ONE,2017,10(3).

[4]Oller-Canet Silvia,Fernández-San Martín Maria I,García-Lecina Raquel,Castro Rodríguez Jose I,Font-Canal Teresa,Lacasta-Tintorer David,Martín-López Luis M,Flamarich-Zampalo David. [Do depressed patients comply with treatments prescribe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dherence to the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J]. Actas espanolas de psiquiatria,2011,39(5).

[5]錢源.延續性護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11):13-15.

[7]羅珺鈺,劉芳,羅耀輝,羅恆會,鄧琴.抑鬱症的中西醫藥物治療進展[J].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19,40(05):84-87.

[8]Zajecka John M. Residual symptoms and relapse: mood, cognitive symptoms, and sleep disturbances.[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13,74 Suppl 2.

[9]Schramm Elisabeth,van Calker Dietrich,Dykierek Petra,Lieb Klaus,Kech Sabine,Zobel Ingo,Leonhart Rainer,Berger Mathias. An intensive treatment program of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plus pharmacotherapy for depressed inpatients: acute and long-term result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7,164(5).

[10]Teasdale J D,Segal Z V,Williams J M,Ridgeway V A,Soulsby J M,Lau M A. Prevention of relapse/recurrence in major depression by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0,68(4).

[11]Michalak Johannes,Heidenreich Thomas,Meibert Petra,Schulte Dietmar. Mindfulness predicts relapse/recurrenc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fter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J].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08,196(8).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渡過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