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超前點播”,盜版劇就上線了?

2025年07月10日10:32:07 娛樂 1163

調查動機

“熱播劇播出即被盜版”“從商業劇到主題劇無一倖免”“盜版清晰度已與正版無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駭人”……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近日召開的版權保護會議上,相關負責人反覆提及的互聯網影視盜版問題,揭開了觸目驚心的侵權亂象。據中制協統計,全國劇集行業因盜版年損失超200億元,這還不包括電影與微短劇的損失。

“上線三分鐘,盜版全網飛。”一些新劇上線不久,網絡平台就出現了“全集無水印”的盜版鏈接,並且收費很低,有些只要0.01元;不僅畫質參差不齊(涵蓋槍版、TS版、高清修復版等),還常伴隨惡意軟件、釣魚鏈接等安全隱患,嚴重侵害了版權方、製作方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這些盜版影視資源從何而來?如何有效治理以促進影視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剛買“超前點播”,盜版劇就上線了? - 天天要聞

漫畫:李曉軍

“之前在追的一部電視劇,花了24元購買‘超前點播’提前解鎖大結局,結果才看了其中一集,就發現社交平台上該劇的全集資源到處都是;我加了一個由劇迷組成的群,裡面有不少人邊看盜版邊聊劇情,實在是諷刺。”

近日,北京市民汪女士向《法治日報》記者反映了盜版影視資源的線索,記者據此在某社交平台檢索發現,有多個賬號在劇組超級話題下發帖稱可以提供“結局打包資源”;僅有少數網友在評論區呼籲“支持正版”,更多的則是在按照博主提示留言“1”“求私”,想要獲取盜版資源。

這並非個例。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熱門影視劇作上映或播出後,盜版資源就迅速通過各類渠道泛濫,如非法影視網站、網盤分享、短視頻平台剪輯搬運、社交群組傳播等,治理起來困難重重。

盜版資源隨意獲取

記者近日在多個社交平台輸入熱門影視劇名稱加上“資源”“免費看”等作為關鍵詞,搜出大量相關帖子。一些博主以“福利分享”為名,在帖子中留下網盤鏈接或引導用戶私信獲取資源。部分網盤鏈接在保存後,甚至還會實時更新最新集數。

二手交易平台同樣是盜版影視資源的重災區。記者搜索當下熱播劇集或電影名稱,跳出不少售賣盜版資源的鏈接,付費後對方很快發來網盤鏈接,並和正版資源同步更新。熱門劇集全集打包也不過幾元錢,有些價格甚至低至0.01元,還有賣家“貼心”提供影視資源庫名額。

例如,一賣家掛價10元售賣名稱為“4K高清萬部資源”網站的會員賬號。下單後,對方很快發來網址和會員賬號密碼信息。記者登錄該網站看到,上面的海量影視資源不僅可以在線觀看,而且還可以獲取網盤鏈接,將資源下載以便日後觀看。記者進一步檢索發現,儘管該賣家在商品介紹中稱售賣的是“正版資源”,該網站也在醒目位置表示自己是“正版影視網”“僅作互聯網資源收集”,但在工信部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中,並不能查到任何該網址的相關信息。

不少社交賬號也參與到盜版影視資源的傳播中。一些名稱中帶有“影視”“資源大全”等字樣的社交賬號設置回復特定關鍵詞即可獲取盜版資源鏈接,它們的特點是註冊時間短,僅有幾條推文,內容卻都是引導用戶獲取最新影視盜版資源。如2025年初註冊的某個人社交賬號,唯一一條推文就是引導用戶在社交平台發布引流內容後,便能得到春節檔電影的槍版資源。不僅如此,有些賬號還直接開起了直播,讓用戶在線觀看電影或電視劇。

此外,短視頻切片解說也成為盜版影視資源傳播的新途徑。部分解說所用的視頻內容幾乎涵蓋原片所有關鍵情節,僅僅加了一些旁白或過渡性話語,就成了“解說視頻”,供網友隨意觀看。

據中制協統計,全國劇集行業因盜版年損失超200億元,這還不包括電影與微短劇的損失。

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耀明告訴記者,盜版內容不僅畫質參差不齊,部分更以“高清修復版”包裝,實則暗藏木馬、釣魚鏈接等安全風險,令消費者在不知情中成為網絡詐騙的受害者。這類現象表明,盜版問題的危害早已突破影視行業範疇,其影響正向社會公共安全領域蔓延,亟須引起監管層面更高度的重視。

打擊治理存在難度

近年來,國家版權局、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等相關部門多次聯合部署開展針對院線電影、電視劇的版權保護專項工作。

比如今年5月,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5”專項行動,加強對電影、電視劇、微短劇、短視頻的版權保護,重點打擊非法搬運、傳播、售賣視聽作品的侵權行為。

網絡上的盜版影視資源為何仍大量存在?

徐耀明認為,盜版影視資源之所以在網絡上持續泛濫,根本原因在於其背後所依賴的低成本、高回報、技術隱蔽性強的非法傳播機制,與當前的法律規制、技術手段和多方協作之間仍存在明顯落差。尤其在短視頻、社交平台、網盤分享等去中心化傳播方式日益普及的今天,盜版鏈條呈現出“高效化、組織化、匿名化”的新特徵,使得打擊治理面臨更大挑戰。具體而言:

——從監管角度來看,著作權執法在行政層面涉及多個部門,包括文化、網信、市場監管、公安等,職責交叉、信息割裂的問題使得日常執法效率不高,協同不暢,難以形成“合力打擊”的態勢。同時,一些地方在面對跨平台、跨地域、跨境的侵權行為時,存在執法權限不足、技術力量薄弱、辦案經驗缺乏等現實困難。

——從法律適用層面而言,儘管我國民法典著作權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已初步構建起打擊盜版的法律框架,但在法律責任認定標準、平台責任邊界以及案件管轄等問題仍存在較大模糊空間。例如,司法實踐和理論界對平台注意義務的認定標準尚無統一共識,導致一些案件在裁判尺度上存在較大差異。與此同時,由於互聯網平台企業高度集中於北上廣深等少數城市,而現行網絡侵權案件普遍適用“被告所在地”管轄原則,導致一些法院立案壓力劇增,案件受理難、審理周期長等問題長期存在。

——公眾版權意識仍需加強。部分用戶對盜版的危害認識不足,出於“方便”“免費”的心理主動尋找盜版資源,無意間成為盜版鏈條的一環,也進一步助長了市場對盜版資源的需求。

打通平台會員體系

對盜版影視資源該如何有效治理和打擊,以維護正版影視作品各方權益?

北京市蘭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北京市文娛法學會新聞傳媒專委會副主任孫宏臣說,對於在網絡平台上傳播涉嫌盜版作品的行為,相關App運營機構、社交平台軟件或者網絡群組運營監管者應建立及時發現和快速處置機制,追索盜版影視資源提供者的IP賬號和網絡地址,根據實名製備案信息,鎖定侵權嫌疑人;如有必要,及時報案。要加強網絡平台監督責任,正確適用“避風港原則”,強化“紅旗原則”,對於顯而易見的侵權作品,網絡平台有義務及時刪除。監管部門對於平台侵權情況及時進行審查,建立舉報查處監督機制。對於多次被舉報和查處的平台運營者,進行約談或警示,督促其履行平台責任。

“還應開展知識產權維權宣傳,提高公民尊重權利的法律意識。公民尊重知識產權意識增強,自覺抵制盜版侵權作品,才能形成以買盜版看盜版為恥的社會氛圍,消除盜版作品滋生蔓延的土壤。”孫宏臣說。

記者採訪時了解到,不少觀眾選擇觀看盜版資源的原因在於,現在各大長視頻平台間會員不相通、會員費高,且充了會員後,有時還會有各種SVIP、“超前點播”等額外消費項目,讓人大感“看不起正版”。

對此,高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正志建議,應當優化平台會員體系。

“可以考慮打通平台會員體系,建立多平台會員互通機制,或推出跨平台通用會員套餐,提高消費者會員費的性價比,減少因會員不通用帶來的不滿;綜合考慮成本、市場需求和消費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會員價格,增強正版平台的吸引力;規範會員權益,明確會員權益範圍,避免出現買了會員仍有大量廣告、部分內容需額外付費等情況,對於必要的額外付費項目,應提前告知消費者,並確保其價格合理、服務優質,讓消費者消費得明明白白,物有所值。”王正志說。

經緯觀:

平台注意義務應從事後響應

向前端預警轉變

□ 徐耀明

一些網絡盜版影視資源,往往依賴短視頻平台、網盤服務商、影視聚合類App等相關平台存在。實踐中,相關平台的審核責任值得探討。

從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來看,網絡服務提供者並不承擔主動審查用戶上傳內容的義務,僅負有一般注意義務,即通常所說的“避風港規則”。但平台的免責責任並非絕對,其成立需以“未明知亦不應知侵權行為”為前提。一旦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權利人的明確通知,或其傳播的內容已達到足以使平台“明知或應知”侵權的程度,其注意義務即被激活。此時,若平台未能及時採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權行為,將被視為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近年來,特別是在一些涉及熱播影視劇、知名暢銷小說等高價值內容的案件中,相關司法判決持網絡服務提供者在一定情況下應負主動事先審查、過濾義務的觀點。由此可見,“合理注意義務”的具體考量標準並非一成不變的。

在當前大模型、內容識別和大數據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平台具備前所未有的能力來履行內容審核義務,理應在技術層面主動採取措施打擊盜版內容,例如通過建立哈希值比對系統,為合法影視作品生成哈希指紋庫,實現對上傳文件的實時識別與自動阻斷,這一“數字指紋”機制已在多家頭部平台廣泛應用,能夠有效識別未經授權的完整或片段資源;同時,藉助AI內容識別算法,平台可以識別那些通過裁剪、變聲、加速等方式偽裝的“二次創作”內容,通過對圖像、聲音、結構的深度分析實現秒級定位;此外,平台還可與版權方建立實時監控機制,尤其在影視劇上線初期,通過共享識別接口、設定關鍵詞攔截和建立混剪內容專審通道,加強對熱點劇集的重點防控;在治理機制方面,強化用戶實名認證和違規懲戒同樣不可或缺,應對屢次上傳侵權內容的賬號實施分級處罰,直至永久封禁,並建立賬號、IP與設備維度的聯動黑名單系統,有效遏制“換號式”反覆侵權行為。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平台的合規邊界也在動態變化,其注意義務的標準正從事後響應逐步向前端預警演進。這一趨勢不僅是對技術發展的回應,也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昇平台治理水平的必然方向。

(作者系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天驕

來源|法治日報

來源:方誌大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94歲楊少華離世風波不斷,郭德綱一舉動再起波瀾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離世風波不斷,郭德綱一舉動再起波瀾

7月9日下午,94歲的一代相聲大師楊少華病逝。相聲屆同行紛紛發文表示哀悼。7月10日零點42分,郭德綱在微博發文“老爺子一路走好”。網友紛紛為其點贊。但接下來郭德綱的一番操作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7月11日下午,郭德綱的直播間,他跟觀眾打起了
一年一度,今晚開始,僅10天左右!有杭州人直呼:“實在是太便宜了” - 天天要聞

一年一度,今晚開始,僅10天左右!有杭州人直呼:“實在是太便宜了”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雖然這兩天沒有前幾天溫度高,但杭州白天還是比較悶熱的,所以很多人對於夜市的熱情又高漲起來了,恰好,這段時間很多人問的“鳳起路服裝夜市”又要開始了。下午,就有橙友在橙友圈發帖“環北門口的夏日夜市又要開始,紅棚子搭起來了。”記者在今天傍晚到杭州環北絲綢服裝城現場,發現一年一度的環北夏日夜...
300億票房後,誰能接棒? - 天天要聞

300億票房後,誰能接棒?

本報特約記者 董銘8日,2025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9日中午,這個數字增至300.67億元。在經歷春節檔的火爆、五一檔的冷清之後,如今暑期檔正在逐漸升溫,中國電影市場由此進入今年的“下半場”。
從這五個關鍵詞,看懂好萊塢的上半年 - 天天要聞

從這五個關鍵詞,看懂好萊塢的上半年

文 | 呂克“最能把觀眾拉回電影院的,還是一個‘喜愛藍調的吸血鬼’(《罪人》)、一隻‘可愛的外星寶貝’(《星際寶貝史迪奇》),以及一片‘虛構世界的社區’(《我的世界大電影》)。
今年的脫口秀好笑好哭還有觀點 | 視評 - 天天要聞

今年的脫口秀好笑好哭還有觀點 | 視評

前不久,《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第二季開播。跟往年一樣,這個舞台上會有一些熟悉的面孔,也有一些新鮮的面孔。每一名演員出場的時候,姓名條上會顯示他們說脫口秀的時間,可能是7年,也可能是2年,但無論時間長短,他們站在這個舞台,都希望以脫口秀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