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曾說:“願意嫁給黃小茂的人,都太冒險”。
可黃小茂是誰?
黃小茂,給老狼寫過《同桌的你》,當過崔健的製作助理,做過鳳凰衛視高層、華納唱片中國區總裁、索尼唱片唱片中國區總裁,路子挺野。
但圈外人更熟的是他兩任妻子:第一任是演員史可,第二任是主持人李靜。
可李宗盛的這評價,又是怎麼回事?今天咱就來聊一聊。
黃小茂這人,骨子裡就“不安分”。這“不安分”的勁兒,貫穿了他的人生。
1984年,他拿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的錄取通知書,親戚朋友都覺得前途光明。可黃小茂新鮮幾天就琢磨:我對新聞真沒興趣!硬耗四年太虧。
心一橫,他退學了!
這事兒在當時挺“離經叛道”,別人覺得他任性,但他覺得省下了寶貴的青春去做喜歡的事,值!
退學後,黃小茂一頭扎進流行音樂圈。從給崔健打下手開始,靠才華和努力站穩了腳跟。
他寫的詞有想法,高曉松說90年代初那就是北京音樂圈的標杆。老狼的《同桌的你》、田震的《好大一棵樹》都出自他手。
事業上升期,他遇到了當時中央戲劇學院的“五朵金花”之一史可。
史可那時很紅,張藝謀拍《紅高粱》第一個找的女主角就是她(雖然後來沒合作成)。
才子配佳人,兩人戀愛結婚,順理成章。
可結婚和談戀愛不同,談戀愛各自喜歡就夠了,而結婚是要過日子的。
黃小茂和史可都是事業狂。黃小茂忙着音樂製作、發掘新人;史可奔波於劇組和話劇舞台,檔期滿滿。
於是家就成了臨時旅館。
史可深夜排完話劇回家,常看到桌上黃小茂留的冷飯。黃小茂深夜創作想聊天,史可可能在外地拍戲。
難得兩人都有空,卻發現共同話題變少了。一個沉浸在音樂里,一個琢磨着表演,生活的交集被工作擠占,交流也越來越難。
時間長了,疏離感越來越強。史可覺得愛人的背影陌生了,黃小茂也覺得曾經的親密被拉開了距離。
兩人都理性,努力過但無法調和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決定放手。沒有爭吵指責,和平分手。
史可後來在節目里說:“那時年輕,不懂怎麼把事業和家揉一塊兒。”
分手後史可情緒低落了一陣。後來她遇到了現任外籍丈夫,對方非常支持她的事業,甚至說:“你喜歡演戲就去演,家交給我。”
這份理解和尊重讓史可找到了幸福,生活安穩,她繼續活躍在話劇舞台。
而另一邊,2002年左右。黃小茂遇到了主持人李靜。
當時李靜的她事業也很成功,《超級訪問》做得風生水起,但感情上很焦慮。
三十歲了,相親無數次,用她話說“相過的人快裝一卡車了”,就是沒遇到靠譜的。
就在她有點灰心時,一次朋友聚會,她見到了黃小茂。李靜後來說,第一眼看到黃小茂,心裡就“咯噔”一下,冒出一個念頭:“就是他了!這人能處!”
感覺來了,擋不住。
朋友們聽說後,紛紛“勸退”:黃小茂大你十歲!離過婚!前妻還是史可!你這條件找誰不行?
李靜主意正,不在乎。她覺得:誰還沒點過去?揪着不放純屬給自己添堵!日子是往後過的。
她看重的是黃小茂給她的感覺:成熟、有才、那股“不安分”勁兒反而吸引她。
黃小茂提起李靜也樂:台上雷厲風行,私下是個“路痴”,開車常迷路,得靠他電話導航去“撈人”,他覺得這反差特真實可愛。
兩人結婚後,生活節奏和黃小茂第一段婚姻不同了。李靜懷孕時。黃小茂摸着妻子肚子說:“要是兒子,我輕鬆點干;要是閨女,我得拚老命!給她撐腰,做榜樣!”
結果,女兒黃沐爾出生了。
黃小茂說到做到,立刻回華納唱片當高管,工作比年輕人還拼,加班是常態。李靜調侃他是“為閨女變身工作狂魔”。
他想給女兒最好的保障,做個讓她驕傲的爹。
李靜也沒閑着,創辦樂蜂網搞電商創業,同樣忙。
家裡常“你方唱罷我登場”。李靜創業遇到難題,黃小茂就用他的邏輯幫她梳理思路。
李靜笑稱:“他加班搞音樂管理,我創業,家成了‘24小時聯合辦公室’!”
忙,但互相理解支持,感情反而更紮實。
黃小茂的“不安分”婚後沒改。音樂圈功成名就?不夠。他跑去當英文編輯,沒多久又跳槽鳳凰衛視做高層,職業軌跡跳躍得很。
李靜在節目里吐槽:“他換工作比我換季整理衣櫃還勤快!”話是嗔怪,更多是理解。她話鋒一轉認真說:“但他對我和女兒,二十年來,一天沒變過。家是他的中心。”
這份對家的責任,平衡了他事業的“不安分”。
回頭看,黃小茂和史可的婚姻,像兩條因軌跡不同而分開的線,各自找到了更廣闊的天空。
史可繼續在舞台發光,享受家庭支持。黃小茂和李靜成了“創業夫妻檔”,一個幕後搞投資管理,一個台前做內容主持,事業呼應,家庭扶持,日子熱鬧。
李宗盛那句“嫁小茂太冒險”,大概指他那份“不安分”和事業心容易讓伴侶不安。
但李靜用二十年的日子穩穩接住了這份“冒險”。合不合適,自己知道。
如今兩位女士都在自己的婚姻里找到了舒適和幸福,與黃小茂有關的往事,也成了雲淡風輕的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