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國產劇爛尾已是常態。
而掃黑反腐劇市場高開低走的情況,更是“稀鬆平常”。
從19年的《破冰行動》到21年的《掃黑風暴》,再到23年現象級“大爆劇”《狂飆》。
掃黑反腐劇市場,幾乎每次都是調起的太高,到大結局收不住了,只得胡編亂造,爛尾收場。
這不眼下又一掃黑反腐劇《以法之名》重蹈覆轍了。
作為近期國產劇市場收視最火爆的電視劇,《以法之名》前期憑藉“全員惡人”的大尺度劇情,吸引了一眾網友的喜愛。
但該劇卻因大結局劇情太過離譜,直接“爛尾”上熱搜,該劇的口碑也從原有的7.8分下滑至7.3分。
說實話,小編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麼離譜的大結局了。
一、意難平,強行寫死萬海、秦峰
《以法之名》講述了以洪亮(張譯 飾)與鄭雅萍(蔣欣 飾)為首的專案組,來到東平為萬海(楊爍 飾)翻案,並將東平市黑惡勢力一網打盡,繩之以法的故事。
結果該劇的大結局,卻強行寫死萬海,讓萬海死在了黎明前。
明明離真相僅有一步之遙,結果萬海卻被一位從未露臉的護士,給換藥滅口了。
這不禁讓觀眾懷疑是“劇本殺”,前面憋屈了二三十集,好不容易看到曙光,結果他們卻在專案組的眼皮子底下,殺了關鍵“證人”。
關鍵是專案組明明都已經發覺萬海暗示“監獄有鬼”了,結果編劇卻強行全員降智,不僅沒有交代“監控”的事,還放跑了王主任……
除此之外,《以法之名》秦峰的犧牲,也讓不少觀眾感到費解。
作為一個退伍軍人兼曾在一線作戰的警察,秦峰居然打不過一個小混混,也是夠離譜的。
小編不禁想問《以法之名》的導演和編劇,真就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可着“好人”使勁禍害?
二、荒誕無比的“大結局”
好不容易忍到了收網行動,結果反派審判結果還不盡人意——不僅沒有審判鏡頭,僅有幾行冰冷的字幕代替,還讓人看得一肚子氣。
因為沒提前坦白,導致王彧被槍殺的李人俊,僅被降級調職處理。
間接導致礦難發生、涉嫌受賄的柳韻居然也安全落地,僅被降為科員便草草了事。
而“明傘”蘭景茗和王華山的結局,則更離譜,一個不用坐牢,僅需留黨察看一年,一個則上演“金蟬脫殼”,成功潛逃海外,直至劇終都仍逍遙法外。
說實話,看到這小編都懵了,真就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無論怎麼看,蘭景茗都是“傘”啊,結果最後受的處罰最輕?編劇老師,這真得合理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喬振興和萬海被平反後,喬家和萬家的結局也沒有交代。
小編真得好奇編劇的腦子在想什麼?之前吃火鍋都能拍半集,結果該拍的內容,卻不拍了,真得讓人意難平啊!
就算是文字介紹說他們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軌了,也比現在這個爛結局強啊!
結語
總的來說,《以法之名》爛尾是事實,真得是花錢買罪受,看完一肚子氣。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