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2025年07月11日20:32:09 娛樂 1297

沒想到,死後才被看見的喬振興,竟然成了劇中最意難平的角色。

《以法之名》里最讓人揪心的角色,不是正義凜然的洪亮,也不是機關算盡的李人駿,而是那個開局就“下線”的檢察官喬振興。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他出場不多,卻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

一個人死了,卻還在用生命守護正義。

飾演喬振興的,是安

一個出道28年、演過無數角色,卻始終“戲紅人不紅”的演員。

這一次,他終於靠一個配角,讓觀眾記住了他的名字。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01-

檢察偵查劇《以法之名》持續熱播,劇情節奏緊湊、反轉不斷,張譯蔣欣李光潔等實力派領銜,任重施京明楊爍等配角也個個有戲。

但最讓觀眾意難平的,卻是早早“下線”的喬振興。

他是檢察官,是洪亮和李人駿的大學同學,也是曾經東平市萬海案的主辦人。

因為太堅持證據鏈,不願草率結案,被李人駿撤職。

再出現在鏡頭裡,已經是冰瀑下的一具屍體。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緊接着,一段“自認是黑社會保護傘”的視頻被瘋傳,輿論瞬間崩塌,妻子和女兒也因此被推入風口浪尖。

可真相是:他死前留下了U盤,調查的不是萬海,而是十三年前一樁被掩蓋的槍擊案

他不是保護傘,他是在用命捍衛正義。

有網友表示:“喬振興才是整部劇最有血有肉的人,他死了,正義才開始蘇醒。”

還有追劇人在彈幕中刷屏:“好人真的太難了。”

而是安,用最克制的表演方式,把這個悲情中帶着倔強的檢察官演活了。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02-

是安,1979年出生於上海,家境普通,父母是知識分子,原本希望他走一條“穩定體面”的路。

可他偏偏喜歡文藝,大學時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正式踏上演員之路。

1997年,他憑藉電視劇《高一新生》中的洪根發一角進入演藝圈。

那時候他只有18歲,長相清秀,氣質儒雅,完全符合“古裝美男”的審美。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2000年代,他頻繁出現在古裝劇里,《活佛濟公2》里紅衣狀元郎陸邦一夜走紅,眼神含淚的鏡頭被無數觀眾截屏保存。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天盛長歌》中,他飾演權謀深重的二皇子寧昇,和陳坤的對峙戲張力十足。

但就是這樣一個外形出眾、演技在線的演員,卻始終沒能“紅”起來。

不是沒資源,而是資源不夠好。

不是沒人喜歡,而是沒有大爆的契機。

他更像那種“被觀眾記住臉,卻叫不上名字”的演員。

他不爭不搶,也不鬧騰,從來沒有負面新聞,也很少在綜藝上露臉。

就這樣,一步步在演藝圈熬了二十多年。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03-

是安的演藝履歷其實很紮實。

他合作過不少好導演,也有不少代表角色。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比如在《流金歲月》里,他飾演的設計師李昂,面對事業與情感的抉擇時,眼神的那一絲動搖讓人印象深刻。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在《風吹半夏》里,他飾演的蘇醫生,溫文爾雅,是趙麗穎身邊最穩的“暖男天花板”。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在由張頌文白百何主演的《清明上河圖密碼》中,他飾演張擇端,文人氣質撲面而來。

雖然這些角色都不主角,但都出彩。

而真正讓他“出圈”的,是《以法之名》的喬振興。

整個劇本對喬振興的筆墨並不多,主要是通過別人的回憶、調查,以及那段“認罪視頻”來推進角色。

但觀眾卻被他死前的那句“有法律替我扛”狠狠擊中。

那一瞬間,他的眼神里有憤怒、有不甘、有悲涼、也有決絕。

他不是在演情緒爆發,而是在演一個人面對死亡時的坦然。

這場戲之後,很多觀眾開始查“喬振興是誰演的”。

才知道這個演員叫是安。

才發現他原來演過那麼多角色。

正如網友所說:“他不是突然演技好,是我們以前沒注意。”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04-

是安的私生活幾乎是“空白”。

沒有緋聞,沒有情史,連社交媒體都很少更新。

他出生在一個傳統家庭,性格內向,平常不愛社交,也不愛湊熱鬧。

朋友們都笑他:“你除了拍戲就是讀書,再不找,老婆都跑了。”

他自己也常調侃:“演戲太忙了,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

據知情人透露,他已經相親過不少次了,大多是圈外人,但因為性格太安靜,總是“聊着聊着就沒了下文”。

他也沒太焦慮,反而覺得:“順其自然,人生不全靠計劃。”

雖然45歲仍單身,但他從未把這當成“不成功”的標誌。

他說:“我不是不想結婚,只是還沒遇到那個能聊得來的人。”

他更在意的是:能不能接到一個好角色,能不能把角色演好。

生活對他來說,不是追熱度,而是追信念。

演戲是他的信仰,生活是他的底色。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05-

在流量至上的今天,中年演員的“轉型”成了繞不開的話題。

但是安從沒說過要“轉型”。

因為他從來沒有“靠類型吃飯”。

他演過古裝美男,演過職場精英,演過落魄中年,也演過溫柔醫生。

他沒有固定標籤,也沒有固定人設。

但他有一點始終沒變,演得真實、演得剋制、演得有層次。

就像這次的喬振興。

他沒有大段獨白,也沒有“主角光環”,但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像是從骨子裡長出來的。

這是他28年累積下來的底氣。

他用演技告訴觀眾:配角也能有靈魂,沉默也能有力量。

他不靠哭戲抓人,而是用細節震撼人心。

他不是“中年危機”,他是“中年厚積”。

《以法之名》大結局:喬振興讓人揪心,是安出道28年,靠配角走紅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是安出道28年,演過40多部作品,演技穩定、角色多變,卻始終沒有大紅大紫。

他沒有爆紅的運氣,但有持續發光的能力。

他是《以法之名》中用生命守護正義的喬振興,是《風吹半夏》里體貼隱忍的蘇醫生,是《流金歲月》里不甘平庸的理想主義者。

他不是流量演員,也不靠炒作出圈。

他只是一個認真演戲、不爭不搶的好演員。

你印象最深的是安演的哪個角色?你覺得他能火得更晚一點,但火得更久嗎?

歡迎點贊、留言、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沉默不語,卻值得被看見”的演員。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悲其執着,幸其執着:《以法之名》中的堅守與抉擇 - 天天要聞

悲其執着,幸其執着:《以法之名》中的堅守與抉擇

追完《以法之名》,劇情的現實張力與人性掙扎令人久久回味。這部劇名副其實地剖開了一個殘酷真相:當法律成為某些人手中的工具,玩法者便能借規則之名顛倒黑白,而這一切的根源,往往在於執法者對權力的盲從與枉法。 劇中人物的選擇構成了最鋒利的對照。
44歲張齡心全家福:丈夫大她12歲,丁克多年後改主意,兒子9歲了 - 天天要聞

44歲張齡心全家福:丈夫大她12歲,丁克多年後改主意,兒子9歲了

一部《父母愛情》的走紅,捧紅了劇中的一大批演員,其中就有“江亞菲”的扮演者張齡心。她是演藝圈低調多年的實力派演員,有實力有資源,偏偏事業不溫不火。她與《父母愛情》結緣頗深,在娛樂圈的身份也大有來頭。本文,我將起底這位44歲的中生代優秀女演員
王晶:劉亦菲不是天賦型演員全靠努力,但觀眾緣強的可怕 - 天天要聞

王晶:劉亦菲不是天賦型演員全靠努力,但觀眾緣強的可怕

王晶:劉亦菲不是天賦型演員全靠努力,但觀眾緣強的可怕,堪比趙雅芝王晶作為香港著名導演,雖然一直有商業片、爛片的質疑,但是卻無人質疑他的能力。有觀眾這樣說: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自詡高大上的片子我看不進去,反而王晶所謂的“爛片”看的津津有味。
第九期《歌手2025》排名顛覆預期,陳楚生編曲惹爭議,單依純改編遭批 - 天天要聞

第九期《歌手2025》排名顛覆預期,陳楚生編曲惹爭議,單依純改編遭批

截至2025年7月11日,《歌手2025》第九期競演落下帷幕,然而這一期的排名結果卻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觀眾和業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從歌手的表現到排名的合理性,從節目機制到文化衝突,諸多爭議焦點浮出水面,讓這檔曾經備受矚目的音樂競技節目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一、第九期競演:亮點與爭議並存冠軍艾莉西亞·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