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十四北
編輯 | 南楓
《以法之名》已經迎來點映大結局。
雖然吐槽聲頗多,可這也意味着討論度又達到了新的高潮。
作為這兩年唯一爆火的反腐劇。
觀眾是實打實地追了下來,才能如此“真情實感”地對結局不滿。
而導演,明顯也收到了網友的吐槽。
其中傅東育導演表明“演員選擇有失誤”。
其實在我看來,這部劇口碑兩極分化嚴重,問題還真不在演員身上。
甚至可以說大家演技都已經非常不錯了,只不過有的受人設限制,發揮空間不大。
在看完結局之後,我們來最後一波演技排行,看看你喜歡的那位有沒有上榜——
第八名:李光潔(飾李人駿)
雖然李光潔的表演,還是吐槽聲比較多。
但,在王彧被槍擊這一段,他的表演終於有視帝級別的感覺了。
噴子這一槍,直接在鏡頭中放了個“血肉煙花”,這一刻隔着屏幕的我都寒毛直豎。
而李光潔眼中的難以置信,真不像演的。
近距離親眼目睹一個人被槍擊致死,那種驚恐難以想象。
李光潔被嚇到的表情也非常到位,幾個角度都讓觀眾十分入戲。
緊接着,李人駿慌亂地下車,趕緊脫掉衣服要按住王彧的傷口。
他已經完全說不出話,一心只想最大程度救王彧。
然而,一切都沒用了。
李人駿這才起身,看向左右兩邊,想要找人幫忙,或觀察持槍者是否被抓住。
此刻的情緒,是一陣後怕。
他目睹這一幕,只能全然交代了,如果不說,那麼下一個被封口的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
王彧的死,加上自己後半輩子政治生涯的結束,後悔與驚慌交雜在一起。
而後,從做筆錄,到被帶到專案組面前問話。
李光潔也將失神落魄的情緒,刻畫得入木三分。
在最後也算有個高光戲份了。
第七名:楊爍(飾萬海)
都說楊爍是“去油成功”。
在我看來,恰好是他身上的一些中年老爺們特性,與白手起家、當大老闆的萬海不謀而合。
被關了一年多,萬海只有一個念頭:認罪、減刑。
所以,當鄭雅萍帶着張文菁來,萬海是真的不耐煩了。
是啊,哥背了這麼多供詞,就是要判刑,你們一次次來又能改變什麼?
快被問急眼了,萬海看向張文菁,不爭氣地說:你別攪合了行嗎。
這一刻,楊爍的語氣轉變極其真實。
他彷彿真的與飾演張文菁的董晴,合作多年一般。
雖然只有這麼幾句台詞,可萬海彷彿在說:
你還管我呢,你自己事管明白沒?
接着,當洪亮與鄭雅萍再次找到萬海,他看到自己的兒子,終於願意鬆口了。
然而,偏偏駐監檢察室主任王華山,此刻進來,暗示了洪亮與江旭東的關係。
萬海的表情立馬變了,他看着洪亮,若有所思。
表情,彷彿已經說出了千言萬語。
從楊爍的表演中,看得出他深厚的表演功底,最後萬海的死才會讓人如此意難平。
第六名:張譯(飾洪亮)
既然扛起了一整部反腐大劇,張譯的氣場,以及與所有人對戲的遊刃有餘,都說明了他的實力。
面對江家,他不自覺地會矮半截。
將贅婿的處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同樣,張譯演出了洪亮入職18年的圓滑。
同時,還有作為檢察官的犀利,與極強的業務能力,這都是沒的說的。
只不過,在表演震驚和唯唯諾諾這種情緒時,還是免不了會有點痕迹。
看得出,他給自己設計了不少小動作,卻反而有些多餘。
第五名:孫強(飾孫飛)
孫飛真是恨得人牙痒痒。
而孫強,也不留情面地將這個小人的奸詐、趨炎附勢,演到了極致。
被抓前喝羊湯的橋段,孫強與張譯對戲,不要太逼真。
都到這時候了,他心態依舊穩得一匹,甚至還想盡辦法要逃脫。
拍馬屁的功力讓人嘆服。
換了一身衣服後,孫飛有恃無恐地裝傻,也在人物的設定之中。
這段審問的戲碼,也讓角色的魅力發揮到最大。
演員的表現更是如魚得水,沒有絲毫表演痕迹。
鏡頭一轉,來到最終時刻。
一切都將真相大白,在孫飛的操作下,王大有改頭換面成了熊磊。
面對洪亮的質問,孫飛沉默了。
他滿眼的紅血絲,看得出這幾天受到的精神折磨。
臉上已經沒有了洋洋得意,可依舊執拗地閉着嘴。
他不會招,甚至還在期待。
第四名:馮嘉怡(飾許言午)
同樣是具有矛盾特點的人物,李光潔一開始就被吐槽,可馮嘉怡卻將人物立住了。
到最後,許言午人格底色的正氣,終於不加掩飾地散發開來。
尤其是許局與李人駿的對話,他急迫的語氣,和像是看“傻子”的眼神,都在描繪角色的性格。
在我看來,也是他最後幾集不多的鏡頭,讓許言午安穩落地的結局,有了合理性。
從頭至尾,他表現出過圓滑,卻從未有過小人得志的態度。
沒有人不想保住這麼多年打拚的江山。
可以使手段,但,還是要有最基本的原則底線。
許言午就是這樣的,他是有良心的。
第三名:劉佳(飾蘭書記)
儘管蘭書記的結局不盡如人意,可劉佳確實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擁有封建思想又被腐蝕的官,演出味道了。
尤其是當有人下馬後,蘭書記簡直連演都不演了。
面對孫飛,她飛速與其撇清關係,而在聽到“老領導”三個字後,如同條件反射般還是心軟了一秒。
多少年來養成的習慣罷了。
而後,她又連夜召集許局和李人駿。
話里話外都是推卸責任,表情卻完全心安理得,那句“我什麼都不知道”,說得輕飄飄,可明顯是早就計劃好的。
當得知王彧死了,還是如此關鍵的時刻,更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蘭書記一個電話打到許局那邊,暴怒到發瘋,台詞卻依舊還是非常清晰。
表演功底不用多說。
還有,在李人駿家等了一晚上,她終於等到這個外甥女婿。
在劉佳的眼裡,觀眾卻只能看見對自己位置的擔憂。
她竟然真的一點都不關心孩子的精神狀態,真是好功利的一個人。
第二名:王勁松(飾張放)
這樣一個偉正光的角色,能演得落地又鬆弛。
王勁松真不愧是國家一級演員。
他只要一出鏡,就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這種和藹,顯然是官場多年的摸爬滾打磨練而成的。
張勁松極其符合大眾對檢察長的幻想。
那是不能有太多情緒暴露,卻要有慈悲心腸與威嚴並存,情緒穩定的人。
每次看到他都覺得格外踏實、心裡有底。
在我看來,如果他來演《狂飆》中的吳剛,那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第一名:施京明(飾江旭東)
在我看來,施京明完全演出了超越人設的魅力。
怎麼會有人一出鏡,就能把老江湖的氣派與狠絕到位?
光是一張靜態劇照,觀眾就能感受到他藏了這麼多年的陰暗。
江旭東面對女兒,不得不說出實情時。
他猶豫再三,微微嘆出的一口氣,看得出下了極大的決心。
真正的實力派,根本不需要台詞,用表情就完全能刻畫人物的心理變化。
攤牌後,面對洪亮,江旭東態度緩和了不少。
這回,該他求女婿了,當然,位置又不能擺太低。
簡練的語言,話裡有話。
說實話,這段話甚至有種“施捨給你的機會把握住”的既視感。
施京明沒有任何大幅度情緒變化戲份,卻把旭東同志的道貌岸然演到了極致。
面無表情就能說出最絕的話,被判十年都綽綽有餘。
結語
看到最後,唯有一聲嘆息。
萬海還是死了。
一開始,所有人都知道他不是黑社會。
為了這個案子,從張文菁到萬潮,一直都在與各方勢力作鬥爭。
萬潮差點被打成了篩子,最後他隔着手機對父親說出那句“我想你了”,讓人忍不住心碎。
當得知萬海死的那一刻,萬潮該多心痛啊。
喬振興開篇就下線,卻成為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之一。
他的出現,代表了絕對的正義。
為了真相,喬主任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最後的最後,他的弟弟也為了保護洪亮而死,這種結局又如何不讓人心痛呢。
萬海與喬振興都洗清了冤屈。
可他們卻永遠無法看到東平市的一片藍天了。
事已至此,希望現實生活不會再有此等慘案誕生吧。
-end-
南楓娛樂圈
有品質的娛樂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