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發現了一部小眾寶藏獨幕劇,張勝祖、李雪主演的《兒子死了》,還有最近很火的“賢珠歐尼”朴成焄特別出演!
只有短短一集篇幅,題材新穎、結構精巧、反轉不斷,科技與人性的結合神似《黑鏡》系列,豆瓣7.8分。
講述頂級演員姜泰煥(張勝祖 飾)意外參與了法務部的虛擬現實項目,他進入虛擬世界扮演一個5歲小男孩的父親,尋找未結案件真相的故事。
(以下內容有劇透)
姜泰煥在一次酒局結束後叫了代駕,再次醒來卻身在駕駛座、車撞上路邊護欄,被警察抓了個現行。他意識到這是被人設局了!
正當他因酒駕嫌疑面臨起訴危機時,檢察官給了他一個特別的提案······
法務部正在測試的是關於未結案的項目,帶上儀器即可以來到虛擬的“現實世界”進行沉浸式體驗,那裡的一切都是真實案件的細節還原,地點、人物、事件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姜泰煥的任務是角色扮演,在虛擬世界中醒來的他回到了1999年,扮演5歲小男孩秀燦的爸爸。爸爸是殘疾人士、一隻腿是假肢,做着保安的工作獨自撫養兒子,而兒子秀燦將在2004年的未結案件中死亡。
一開始姜泰煥還沒能“入戲”,他不聽指令擅自行動,秀燦在後面追着他,突然被一輛小貨車撞上、當場身亡······震驚的姜泰煥一秒醒來回到了現實,兒子還未到死亡時間就提前死亡了,得重來!
他覺得這太過離譜,本想退出,但因為他手裡有一個千載難逢的電影劇本《兒子死了》,被導演嫌棄演爸爸不夠真情實感······姜泰煥抱着練習演技的心態,回到了項目中。
這次,他必須要按照“劇本”提示行動,一切圍繞著兒子、不能出差錯了。漸漸地,他與懂事又可愛的秀燦培養出了真感情。
當秀燦的同學嘲笑他腳殘疾的爸爸,爸爸說只要穿上帥氣的鞋就會變身機器人,天真的秀燦當晚去商店給爸爸買新鞋,但因為沒錢被當成小偷、被警察送回。
着急尋找秀燦的姜泰煥見狀又氣又感動,好像他真的成了秀燦的爸爸。秀燦哭着說自己錯了,讓爸爸別丟下他。爸爸緊緊地擁抱了兒子,內心卻提醒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
不知不覺,父子倆度過了五年時間(虛擬世界裡的時間可以倍速播放),一覺醒來,來到了2004年,這時秀燦已經10歲。
爸爸注意到有個黑衣人徘徊在秀燦周圍,那個年代兒童誘拐案頻發,他懷疑秀燦是被黑衣人誘拐後死亡的。而長大許多的秀燦不知為何與爸爸變得疏遠,因為田徑訓練總是早出晚歸,爸爸更是擔心了。
終於,爸爸抓到了黑衣人——竟然就是開頭設局陷害他的代駕司機!但是,反轉從現在才開始······
原來秀燦在學校被霸凌,傷痕纍纍不跟爸爸說,仍然堅持訓練想要參加田徑比賽,只因他想代替因殘疾而不能快跑的爸爸跑步,父子因此大吵一架,秀燦負氣跑走,爸爸焦急地四處尋找。
結果在隧道中找到了秀燦,爸爸拖着殘疾的腿跑去、但還是來不及了,一輛車突然衝出來、就在眼前撞了秀燦······2004年,10歲的兒子死於交通事故。
爸爸抱著兒子絕望痛哭,肇事司機下車,他看到的,是自己的臉。
原來,姜泰煥年輕時酒駕曾經出過一次事故,撞死的人正是秀燦。但被議員父親給擺平了,沒有受任何法律制裁,甚至不記得受害者的名字。
而代駕司機是現實中的秀燦爸爸,他與檢察官聯手設計了開頭的酒駕案,引姜泰煥參與這個項目,意在讓加害者切身體驗受害者及家屬的痛苦。
沒有實際經歷過,是無法感同身受的,通過虛擬角色扮演,讓姜泰煥切實地體會兒子死了的痛苦與無力感,目的是讓他感到愧疚並主動認罪。
獨幕劇《兒子死了》運用了敘述性詭計,將加害者與被害者身份對調,讓原本的酒駕肇事犯人,在虛擬現實中扮演為受害者的爸爸,讓他與兒子秀燦建立起深刻的情感連結。
最後當兒子死亡、爸爸絕望而憤怒地抬頭望向犯人的臉,看見的卻是自己的面孔時,屏幕前的觀眾產生了難以形容的驚愕感,這就是敘述性詭計的最終目的。
結局姜泰煥開始了西西弗式的救贖之路,他一次次地拖着殘疾的腿拚命向兒子跑去,又一次次地看這兒子被曾經的自己殺死在眼前······
這部劇的元素並不複雜,但勝在結構精巧、完成度高,比如開頭的酒駕、兒子(提前)死於車禍的命運都在最後回扣,既然諷刺又悲傷。
講故事的方式讓我想起以前推薦過的一部懸疑電影《記憶之夜》(2017),也是受害者與加害者身份對調的敘事,只是這部電影是全人為設計而非藉助科學技術。
《兒子死了》的新穎之處正是虛擬現實項目的設定,如果可以用這樣的技術讓加害者與受害者強制感同身受、體會相同程度的痛苦,比起外部因素,從內心動搖並擊潰、最後賦予他們西西弗式的懲罰,也是不錯的贖罪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