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2025年07月01日19:10:19 娛樂 5279

從《消失的她》35億票房奇蹟,到《誤殺》系列構建的親情罪案宇宙。

陳思誠團隊始終以社會痛點嫁接類型爽感,成為國產懸疑片難以逾越的高峰。

新片《惡意》將矛頭直指當代社會的流量原罪。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抗癌女孩靜靜(楊恩又飾)與護士李悅(陳雨鍶飾)離奇墜樓,演變成全民尋找“惡女”的網絡狂歡。

在懸疑、犯罪的外衣下,主創團隊用一部誠意之作,如手術刀般刺向流量時代的道德潰瘍。

《三體》作者劉慈欣盛讚電影當下的藝術性,更強調其對未來社會倫理討論的預判意義。

八佰》導演管虎希望本片能成為暑期檔“第一個好”,更是對電影的“社會實驗性和當下性”讚不絕口。

影片目前已開啟點映,口碑爆了,票房走勢逆跌。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不出意外,10億票房很輕鬆,可以衝擊20或30億,陳思誠又一次救了中國電影。

01、“墜樓案”真相:輿論羅生門

影片以護士李悅和患癌女孩靜靜的“墜樓案”,構建了三層反轉迷宮,其呈現過程更是體現了當代輿論的羅生門。

第一層反轉: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惡女”是可以被塑造的。

開場呈現醫院監控缺失的懸案,靜靜的母親尤茜(梅婷飾)一口咬定殺人兇手就是護士李悅。

網民立即開盒李悅,通過無限放大她的私生活,將其推向“殺人兇手”的審判台。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擁有千萬粉絲的自媒體主編葉攀(張小斐飾)看似有憑有據的報道,更是將李悅推至風口浪尖。

於是,在警察還沒有破案前,李悅就已經被互聯網判了“死刑”。

然而,李悅真的就是“惡女”?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她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早已無人在乎。

隨着李悅好友道爺(李九霄飾)曝光的信息,輿情很快迎來反轉:她內心善良,實則也是一個受害者。

第二層反轉:一張照片和一罐奶粉,引發“惡意”猜想。

既然李悅“無罪”,那麼誰又是下一個“惡女”?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尤茜在酒吧狂歡的照片充斥在互聯網,網友質疑“女兒患癌,她還有心思慶祝”?

一罐高齡孕婦喝的奶粉,更是被認定為她拋棄女兒的“證據”。

沒有人在乎尤茜是何時去的酒吧,以及為何去。

人們更不在乎她是否愛女兒靜靜。

如果擺在你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女兒手術只有5%的存活率,另一條是保住手術費。

你會怎麼選,如果有一絲猶豫,或許就被認為放棄了女兒。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李悅和尤茜,被媒體和網民圍獵的方式如出一轍,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第三層反轉:如果只有情緒發泄,誰都可能成為下一個“惡女”。

葉攀本以“正義揭露者”自居,卻在流量裹挾下淪為施暴者。

當李悅和尤茜被其所代表的權威媒體所吞噬,她便成了名副其實的“殺人記者”。

曾經那個追求真相、客觀報道的記者,已漸行漸遠。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當她以成功媒體人和優秀前輩的身份站在大學講台時,她配成為榜樣么?

在預告片里,導演採用“彈幕監獄”的視覺隱喻,滿屏“死刑”、“惡母”的評論如蛆蟲啃噬畫面,場面十分驚悚。

真相或許比死亡更沉重,所有人都可能是惡意鏈條上的一環。

02、“全員惡人”演技大賞:張小斐轉型成功,楊恩又是點睛之筆

張小斐:理想主義者的崩塌

憑《你好,李煥英》獲得金雞獎影后,無人再小覷張小斐塑造角色的能力,同時為她貼上“國民母親”的標籤。

葉攀調查案件時眼神銳利如鷹,卻在網暴反噬時瞳孔震顫如困獸。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她將媒體人在良知與生存間的撕裂感,演繹得令人窒息。

儘管她有着媒體人的底線,卻在無意間成為互聯網圍獵普通人的幕後黑手。

通過塑造理想崩塌的新聞人葉攀,她徹底撕碎了身上的標籤。

梅婷:絕望母親的恐怖具象化

從《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到《惡意》,梅婷再度貢獻“生理性恐懼”式表演。

當尤茜目睹女兒墜樓時,喉頭痙攣的無聲嘶吼。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在醫生確認靜靜死亡時,她如發瘋的野獸,只想撲上去再看女兒一眼。

被誤會是害死女兒的嫌疑人,她眼神里寫滿無以言說的憋屈和痛苦。

當她抱着女兒的遺照溫柔擦拭,無人再懷疑她愛得深沉。

楊恩又:被殘酷命運折磨的純凈天使

在《人生大事》里,孤兒武小文賺取了無數人的眼淚。

天堂旅行團》中身患癌症的小女孩余小聚,她以天真無邪的形象和真摯的情感再次打動人心。

在本片她是10歲的抗癌女孩靜靜,在本不該承受痛苦的年紀,被殘酷的命運折磨。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她的身上到處都是傷口,痛入骨髓的大手術做了兩台,小手術無數。

當最後的真相公布,她留給母親的話,就如天使一樣撫慰人心。

才12歲的她已參與近20部作品,保持下去,她有望成為下一個張子楓。

03、流量時代:“惡意”能殺人?

從李悅到尤茜,她們被塑造成“惡女”的方式,就像是複製粘貼。

在這個時代,如果被拿着放大鏡看私生活,沒幾個人能全身而退。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本片最細思極恐的地方,就是將互聯網的“惡意”具象化為一場群體犯罪。

以社會良心自居的新聞人葉攀,本有着遠超普通人的判斷力,卻在輿論的漩渦中逐漸被影響並做出錯誤的決定。

從圍獵普通人的幕後黑手,到被流量反噬,她的遭遇雖是咎由自取,但同樣值得每個人警醒。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本片對現實社會有深刻的映射,當熱點事件發生,無數自媒體人紛紛下場各抒己見,搞笑、吃播、帶貨等八竿子打不着的都成了“意見領袖”。

流量背後,是對金錢、名利赤裸裸且無下限的追求。

動機不純的自媒體追逐流量,那麼普通人呢?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的普及讓每個人都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和製造者。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本片揭示了新聞製造的產業鏈,同時將所有人的參與感拉滿,每一個點贊、留言和轉發,都是“熱點”的有機組成。

具體到電影里,那就是當媒體人和大眾都充滿“惡意”,那麼一個本就在經歷喪女之痛的母親,將會絕望地走向不歸路。

當尤茜抱着女兒的遺照走向樓頂,所有之前參與網絡狂歡的人都是幫凶。

《惡意》點映口碑爆了,陳思誠又一次贏了,票房可以衝擊30億 - 天天要聞

媒體人報道新聞前要三思而後行,要拿出合格的職業態度,對輸出的觀點負責。

普通人若少些“惡意”,多些獨立思考,讓所謂的“真相”如子彈飛一會兒,那就善莫大焉了。

後記

捨棄了《誤殺》的親情煽情,及《消失的她》的奇觀反轉,本片以冷峻筆觸剖開互聯網的灰色地帶。

在信息爆炸、真相難辨的時代,剋制與審慎才是對抗惡意的終極武器。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暑期檔突破20億,已有超百部影片定檔 - 天天要聞

暑期檔突破20億,已有超百部影片定檔

據燈塔專業版,截至7月1日20時53分,2025年暑期檔(6月-8月)總票房(含預售)突破20億!《碟中諜8:最終清算》《醬園弄·懸案》《新·馴龍高手》《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時間之子》暫列票房前五名,並且檔期票房均已破億。暑期檔票房榜燈塔分析師陳晉介紹,當前暑期檔市場已逐步升溫,上周票房超5.38億環比提升20.6%...
又簽一檔真人秀,上繳國乒後,陳夢出場費還剩下多少錢? - 天天要聞

又簽一檔真人秀,上繳國乒後,陳夢出場費還剩下多少錢?

最近陳夢又接了一檔叫《全員加速》的真人秀,之前她拍過一檔家庭類節目《是女兒是媽媽》,效果還不錯。現在她同時在拍兩檔綜藝,網上都在討論她能掙多少錢,還要不要交錢給國家隊。真人秀分常駐和飛行嘉賓,常駐一季收入幾百萬,飛行嘉賓一次大概幾萬到十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