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4 日,一段令人震驚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美國紐約市一名反墮胎活動人士在街頭採訪時遭遇暴力襲擊。
倡導組織 live action 的 23 歲記者薩凡納・克雷文・安陶(savannah craven antao),當天在哈萊姆區進行街頭採訪,與一名身份不明的支持墮胎的紐約人就計劃生育話題展開討論。採訪伊始,雙方的觀點碰撞便十分激烈。薩凡納強調生孩子的重要性,而對方卻發表了諸如 “殺死一個孩子比一個被送去寄養的孩子要好” 等極端言論。薩凡納引用對方此前的說法進行反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受訪者突然對着薩凡納的臉發動一連串拳頭攻擊,隨後迅速逃離現場。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襲擊發生瞬間,薩凡納毫無防備,被重重擊中。襲擊者在逃離時還惡語相向,舉起來中指以示侮辱。遭受襲擊的薩凡納額頭和眉毛處受傷,臉上和胸部血跡斑斑。
她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受傷照片,並透露自己前往當地醫院就醫,傷口接受了縫合處理。她在 instagram 帖子中寫道:“我剛剛在哈萊姆區採訪街上的人時遭到襲擊。在警車裡。前往醫院。即將更新。墮胎支持者是暴力的!”
薩凡納的丈夫亨利・安陶(henry antao)也發表聲明稱,在妻子表明反墮胎立場後,對方變得咄咄逼人和暴力,他隨即撥打 911,並向紐約警察局提供了照片和襲擊者的描述,但目前襲擊者仍在逃。紐約警察局尚未公布關於此次襲擊調查的最新情況。
此事也引發了美國網友的熱烈討論。有人質疑:"若有人在冰湖溺水,你會見死不救嗎?支持墮胎的人就是主張放任其死亡。"還有人吐槽這名大打出手的女性有"兩歲孩童般的情商缺陷",並表示"任何人都不應因表達觀點而遭受暴力"。也有人稱:“雖然打人是不對的,但我支持這名女子的想法(支持墮胎)。”
美國關於墮胎的爭議由來已久,有着複雜的歷史背景。早在 19 世紀,美國部分州就開始制定限制墮胎的法律。到了 1973 年,美國最高法院在 “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中作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認定婦女墮胎的權利受憲法保護,這一裁決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了巨大爭議,支持墮胎權和反對墮胎權的兩大陣營形成並不斷對峙。
此後數十年間,圍繞墮胎權的法律訴訟、政治博弈以及社會辯論從未停歇。支持墮胎權的群體認為,女性有權自主決定是否終止妊娠,這關乎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和基本人權;而反墮胎群體則堅信生命始於受孕,墮胎等同於扼殺生命,違背倫理道德。此次薩凡納街頭遭襲事件,再次將美國社會在墮胎問題上的嚴重分歧與對立擺在公眾面前,也引發人們對如何在激烈觀點衝突中保持理性與文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