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2023年12月10日21:44:04 娛樂 1063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最近的《一念關山》在熱播,網上對個主演的各種評價都有


有誇劉詩詩重回古偶統治區的,也有罵劉詩詩13年了演技還是很木訥的;有評價說男主丑的,也有說他身高一米九的,反正就是各種撕。


據說劉詩詩這部劇還被陰陽劇本,劇組把她的部分打戲換成了替身來播出。


不管娛樂圈的她們在怎麼撕,我們觀眾就很樸素一個想法:吃點好的。


作為85花劉詩詩,她是有拿得出手的角色的,尤其是她的紅衣造型,是多少90後心裡的白月光。


同樣作為85花的趙麗穎,有拚命三娘的稱號,這兩年演技也是得到了很大提升,我們都是看着她進步的。


現在就盤點兩位美女的驚艷紅衣造型。


首先看劉詩詩的驚艷紅衣造型。


燕三娘霸氣側漏、若曦清冷悲苦、玉兒活潑俏麗 、紅冷眼狠厲,雙雙清冷柔弱,每一個都是經典。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還記得武功高強、行俠仗義的燕三娘嗎?燕三娘的打戲我願稱之為劉詩詩打戲之巔峰。


劉詩詩穿的紅色勁衣,戴着黑色帽子,手持武器,那些武打動作行雲流水、又美又颯。


而且三娘還有漫畫形象啊,太可了,我覺得回去再刷一遍三娘。


這世上沒有三娘偷不到的東西,最終連離歌笑的心都被燕娘偷走了。


劉詩詩最經典的紅衣造型就是《步步驚心》的若曦,還記得若曦穿着紅色衣服,在雪花梅花中跳舞嗎?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雪景、梅花、美人,美上加美,全方位烘托美。


仙劍的紅葵真的是怒氣值拉滿、戰鬥力爆棚。火紅的眼睛,像火燒起來的紅色頭髮,又冷艷又凌厲,小時候看得時候很害怕。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看到紅葵和哥哥的悲劇我又很是心疼,紅葵和藍葵在反覆欺騙我的眼淚,兩種不同性格的人被劉詩詩拿捏住了。


《白蛇後傳》詩詩在裡面演女二,雙雙也是我的童年回憶。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劉詩詩一出場,整個畫面都變得清麗了,像陽光鋪在水面上留下的一道瀲灧水光。


有網友評論她是紅梅上的雪。


這個評價很貼切,很符合劉詩詩身上淡雅清冷的古典美氣質。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再來看看趙麗穎的絕美紅衣造型。


黑化的花千骨、苦苦撐着的周翡、衝鋒打仗的女將軍楚喬、受傷流落人間的碧蒼王沈璃,每一個都是絕色。


排第一位的肯定是花千骨,黑化之後的小骨氣場大開,紅衣配上濃妝艷抹,真的很符合女魔頭人設。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看趙麗穎周翡的時候,真的被趙麗穎帶進戲裡去了,陪她哭陪她笑。


周翡最終還是失去,一種拼盡全力之後仍然改不了任何事的無力感,太心疼周翡了。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阿翡經歷那麼多的苦楚,付出那麼多心血,卻依舊得不到一個善終,阿翡的無常終究落空。


楚喬】穿的紅衣是紅衣加鎧甲,雖然楚喬有點瘦,女將軍身板瞧着有點單薄。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不過楚喬的眼神很堅定、有力,讓人不自覺地相信她,想追隨她,感覺在她手下當小兵都能得到保護。


這是一個可以令人依靠的楚喬,滿滿的安全感。


趙麗穎新劇《與鳳行》路透圖出來了,這次趙麗穎的紅衣造型又美出了新高度。

同樣是紅衣,劉詩詩和趙麗穎一對比,差異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而且她的紅衣很有魏晉南北朝的感覺,就很復古,沒有過多裝飾,簡單又大氣。


美艷的同時又很有仙氣,可以先期待一下。


趙麗穎春節紅衣造型也是很驚艷。


沒有盤點進來的還有劉詩詩的辛十四娘、任如意,趙麗穎還有玉無心和紅菱,下次再盤點。

END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