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播出前就以645萬的預約量創下歷史紀錄的《錦繡芳華》在芒果TV開播,成為網友討論的焦點。
該劇以盛唐牡丹文化為載體,講述了芳園店主何惟芳(楊紫飾)與花鳥使蔣長揚(李現飾)共守家國情懷的傳奇故事。
首播劇情將盛唐的開放氣象投射於女性群像角色的精神世界,“眾花齊放”的敘事策略,塑造了一幅立體生動的盛唐女性圖鑑。
其中張雅欽飾演的吉安縣主李幼貞無疑是最具突破性的角色之一。首播當晚,張雅欽通過微信接受媒體群訪,講述了她對角色的理解以及與楊紫合作的趣事。

反差塑造“盛唐富貴花”
李幼貞,出身顯赫的宗室之女,表面是溫婉端莊的“人間富貴花”,實則內心暗藏鋒芒。她因家族利益被迫聯姻,卻在婚姻中逐漸覺醒,從“父權制度下的犧牲品”蛻變為“以愛為刃的反抗者”,脫離上一段婚姻後,決心抓牢自己最想要的“真心”。她既是權謀鬥爭的工具,也是一個試圖掌控命運的鮮活女性。
張雅欽在採訪中表達了她對角色的理解:“幼貞一生都在為追求自由而抗爭,但過度執着就容易陷入愛與恨編織的牢籠。”
為了匹配歷史上“唐朝縣主”的審美,張雅欽選擇增肥,在表演上也有一番自己的設計:“為了符合縣主貴女的狀態,演的時候有‘收’一些,讓她能是尊貴的、有威嚴的,那種雲淡風輕、皇權之下人命皆為螻蟻的‘惡女’感。”
首播後,有觀眾熱評李幼貞這一角色:“本是高懸之玉,卻在施威用權的過程中漸漸被異化,苦於追尋過往記憶中的真心,卻終究是一場空。”也有網友對李幼貞的經歷表示共情:“她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惡毒女配’,而是被時代枷鎖困住的悲劇人物。”
對此,張雅欽表示,“幼貞的執念太深,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愛,如果重生的話我希望她能跳脫自己的牢籠,像何惟芳一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也能獲得自由。”

對劉暢有愛,與何惟芳“相愛相殺”
《錦繡芳華》中李幼貞與其丈夫劉暢(魏哲鳴飾)的情感故事線引發觀眾熱議。首播劇情中,李幼貞通過劉暢當日進食的菜品中有櫻桃,發覺其口味變化有異,從而判斷劉暢同何惟芳並未斷聯、丈夫終究對前妻念念不忘的事實。從逼迫對方成婚時的懇求示弱,到發現丈夫欺瞞變心後的狠厲反擊,張雅欽用層層遞進的細節式表演,精準地呈現了角色複雜的心理轉變。關於劇中李幼貞對劉暢的感情,張雅欽表達了自己理解:“縣主對劉暢是有愛的,愛他所以才恨他,愛他曾經以赤子之心愛過自己,又恨他變心恨薄情。其實縣主發現恨來恨去不過是恨回不到曾經,找不到曾經劉暢的赤子之心,也找不到曾經最好的自己。”
因為何惟芳和劉暢有過一段婚姻,縣主對何惟芳總是不經意間產生敵意。在《國色芳華》里兩個女兒曾短暫合作,但到了第二部,縣主一上來就要置何惟芳於死地。在形容二人之間的關係時,張雅欽認為兩個人執念都超級深,何惟芳本來是無辜的,被迫卷到縣主和劉暢之間,形成了一種三角關係,“不是‘三角戀’更像是‘三角恨’,互相折磨到白頭。”
劇里是情敵,劇外張雅欽卻和楊紫成了好朋友,採訪中表示兩人時常相約火鍋局,偶爾還會一邊吃火鍋一邊對台詞,她感慨:“紫姐她對演戲很有自己的想法,演得又好,又很有上進心,跟紫姐演戲是一種享受與突破。”張雅欽還在線求劇本期待繼續搭檔,“如果有機會的話超級期待。”
《錦繡芳華》的熱播,折射出觀眾對古裝劇“文化質感”與“人物深度”的雙重渴求。劇集既以牡丹為引,用經商濟民之線展現盛唐風華、構建家國情懷,又通過何惟芳、李幼貞等角色展現女性在封建桎梏中的掙扎、覺醒與困境。隨着劇情推進,何惟芳從以花立業到以業濟民的轉變如何發生、李幼貞求而不得鍥而不捨的感情線將如何發展等,都將成為後續追劇的看點。採訪中張雅欽表示,大家可以期待一下《錦繡芳華》後面的劇情,“縣主和何惟芳有名場面,兩個人的關係比較複雜,有點‘相愛相殺’。”
記者:任曉斐 編輯:徐敏 校對: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