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期間沒錢吃飯吃狗糧充饑,父母賣房子供他上學,到最後卻當了群演。
在當今的娛樂圈沒背景,沒錢,能混的下去嗎?張桐又通過什麼一路堅持下去的?
張桐:女友不離不棄,治好了抑鬱症
作為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並且還出國深造回來,人長得還帥,個子也高,這麼優秀的經歷,在娛樂圈也不吃香。
因為現在演藝圈已充滿着經烏煙瘴氣,拼關係,拼誰背景,拼誰有錢。
張桐作為一個海歸,回來面對這樣的環境自然是處處碰壁。
期間還一度懷疑自己這樣的選擇到底對不對。
為了當演員,努力那麼多年,難道是路走錯了嗎?
張桐那段時間度日如年,精神狀態很不好,他在女朋友關思婷的陪同下去了醫院檢查了一番。
最終確診為嚴重抑鬱症患者。
關思婷看到心愛的人因為事業的不順陷入自責,患上了抑鬱症便也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張桐,生怕他出什麼事情。
張桐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一度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關思婷聽後緊緊地抱着張桐,你要是走了,我就陪你一起。
可見關思婷多麼愛張桐,就這樣關思婷更加細心的照顧張桐。
每次張桐入睡後自己才休息,生怕他做出傻事兒。
慢慢的張桐在關思婷愛的關懷和滋潤下,心情似乎好了許多,那些陰霾漸漸退去。
他決定和關思婷結婚,重新開啟美好自由的新生活。
就這樣張桐和關思婷結了婚,小日子也過的不錯,張桐的抑鬱症也好了。
張桐想着繼續進軍演藝事業,可他不知道這將是一個舉步維艱的道路。
重返娛樂圈的張桐信心滿滿,終於接到了第一部戲。
本以為是好的開始,結果卻遭到了導演的冷嘲熱諷。
沒背景,沒關係的張桐忍氣吞聲,一心想着我只要演好戲就行了,他與張桐整日鑽進了劇本里,開始研究角色。
每天都是到深夜才回家,關思婷看到老公這般辛苦,很是心疼。
可事與願違,每次拍戲張桐都是按照劇本走,導演就說不行,要有創意,張桐自己發揮,導演還說不行,又說創意不行還不如劇本。
面對張桐被導演故意刁難,劇組的人也看在眼裡,但是沒人敢說。
在私下劇組的人也不怎麼和張桐說話聊天,這讓張桐又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懷疑自己到底,要不要走演員這條路。
回到家裡關思婷看到老公不開心便詢問了起來,並且還鼓勵張桐,這也讓張桐重新拾起信心。
最終張桐的戲還是拍完了,他面對導演還是一副笑臉,但是導演這個人小心眼,不喜歡你了就想把你往死里搞。
宣傳影片時還對公眾說張桐的不行,還不如一個跑龍套的小白,甚至不如一個大學拍的好。
張桐聽完直接怒懟回去,不就是沒給你錢嗎,至於這樣嗎!
堆的導演也鴉雀無聲,不敢還擊。
張桐的這麼直爽的堆,也是為了自己努力那年的吶喊,自己喜歡的道路,不能就這樣被一個不知名的二流導演給斷送了。
就這樣張桐繼續在演藝的道路上步步維艱的走着......
張桐:刻苦學習,因為沒錢買狗糧充饑
張桐的家庭也不算富裕,父母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供他出國留學。
出門在外哪有容易的,走到那裡都要花錢,更何況是出國那麼遠再加上語言的不通,更是步步維艱。
但是張桐每次和父母視頻聊天都說自己學習很好,生活上也不錯,這裡環境很好。
只說好不說壞,其實他過的並不怎麼樣,甚至用窘迫來形容。
因為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的阻力,張桐也沒辦法出去找工作。
及時碰到了合適的他們也不要這個沒經驗的學生。
他到處碰壁,父母寄給的錢他也捨不得花,能省則省,因為那兒的物價高,所以沒辦法。
甚至有的時候是在沒錢,買便宜的狗糧吃,因為能填飽肚子。
那段時光對張桐來說簡直是度日如年,好在學業上張桐沒耽擱。
因為張桐心裡一直想着學業有成孝順父母,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張桐1981年出生在天津一個工人階級的家庭。
家庭並不富裕,從小張桐的性格就比較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
上小學後更是如此,父母還擔心他是不是心理有問題還專門諮詢了醫生。
父母對於孩子的學業很是上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父親得到了一個好學校的名額。
於是讓張桐轉學到了那個學校,可是還是和同學相處的並不好,但是學習成績確實好了不少。
在新環境里避免不了會和其他同學發生爭執,張桐也不例外。
班裡的壞學生看這個轉學過來的三好學生,不喜歡說話是個軟柿子,於是就隔三差五的找張桐的事兒,張桐也和發生了口角。
兩人大打出手,肯定是張桐吃了虧,從此張桐便更加內向,更不願意和其他同學交流,張桐也沉浸在書的海洋中。
學習成績一直排列年紀前幾名,也讓父母臉上很是光彩。
最終張桐考入了985名牌大學,南開大學,一時間父母為張桐高興,同時對孩子的以後也充滿了希望。
張桐這一路走的這麼順利,畢業應該是去國企,民企也是大公司,可萬萬沒想到卻踏上演藝圈這條路。
在大學期間張桐一直學習優秀,於是想趁着課餘時間賺點外快,減輕父母的壓力。
就被班裡的同學介紹到了自己經常接活的群里。
看到一個拍攝廣告的活一次要好幾百,於是張桐抱着試試的心態報了名。
到了面試時候導演一樣相中張桐,長相帥氣陽光,個子還挺高自身條件好。
於是第一次的拍攝順利結束,到了結算時候直接給了1000元,臨走時候還說下次還來下伙子,很不錯你。
回到宿舍張桐拿着這1000元陷入了沉思,這可是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這麼輕鬆都能賺到。
就這樣在他心裡埋下一顆做演員的種子。
後來張桐一有時間就去拍攝廣告,一來二去小有名氣。
於是有模特公司找到張桐,想和他簽約,簽約費還不低。
於是張桐和父母商量,父母一聽果斷答應,但是人家還有一個要求就是需要考模特專業的證書。
要出國,學校的學籍公司負責,學費會支付一部分,但是生活費和另外一半學費需要自己出。
張桐說這得大概需要40-50萬那麼多,老兩口一聽心裡一緊,家裡沒那麼多錢。
東拼西湊的還是沒能湊出來。
於是父母把家裡的房子賣了,才湊夠了那麼多錢。
沒多久張桐就順利去了國,並去到了學校。
同時張桐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報答父母。
沒想到的是,張桐為了能更好的和同學交流努力學外語,但是沒多久張桐卻對模特這條道路失去了耐心和興趣。
因為這需要消耗大量的錢,於是張桐便想着法看看有其他出路沒。
陰差陽錯的走到了學校的電影教學樓,萌生了學電影這條路子,因為演員也是來錢快,加上自己喝過洋墨水,回去肯定吃香。
於是張桐果斷放棄了模特的道路,一頭扎進了表演系,一晃眼張桐畢業了,期間也是成績優異受到導師的肯定。
心想回國肯定能大展拳腳,闖出一片天地。
張桐:沒資源,沒背景,沒錢,步步維艱
張桐回國後,便開始奔波憑借自己海歸的經歷,覺得一定能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來。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他投的很多簡歷全部石沉大海。
張桐覺得是不是剛回國沒有拍攝經驗,於是便放下身段去劇組跑龍套和熟悉國內演員的情況。
這一了解不要緊,發現身邊的那些演員能找到戲就不錯了,管你什麼大學畢業沒人看。
一時間讓張桐陷入沉思,心想自己出國拼了全部的家底,沒想到回來根本用不上一身的才能。
到最後還是要拼關係,拼錢,一度曾想放棄。
但是想到父母的艱辛和對自己的期望,便認真地繼續找起了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一個戲,也不是看重他的學歷,也不說看中他的長相,看中他身上那種氣質,跟其他人不一樣。
導演也是眼神刁鑽,喝過洋墨水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就這樣張桐有了表演的機會,雖然台詞沒幾句,是個小角色,但是在劇中的表情和動作讓導演頗為喜歡。
戲外跟張桐聊起來天,一了解才知道,張桐是法國里昂藝術喜劇學院的碩士,簡直是一個被埋沒的人才。
導演悄悄的注意起了張桐,還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演藝圈不好混,但是是金子一定會發光的。
這也讓張桐重拾信心,後來這個導演顧曉陽,便把張桐介紹給自己的朋友劇組剛好要人,讓張桐過去試試戲,結果導演很是喜歡,把他留了下來。
就這樣張桐順利的進入《歡天喜地七仙女》的劇組,這時的張桐並不知道這將是他的成名之作。
在劇中飾演“老鷹”一角,張桐也是戲裡戲外經常鑽研角色,還和導演溝通。
最後這部劇拍完,上市後受到廣大人民喜歡。
就這樣張桐火了,緊接着就是參演了《亮劍》更是把“魏和尚”一角演的出神入化。
就這樣張桐一炮雙響,徹底爆火。
緊接着就是商業演出,代言,等等都是品牌想蹭熱度宣傳。
一時間被金錢沖昏了頭腦,不管什麼都接,因為張桐窮怕了,想給父母更好的生活。
面對張桐來者不拒的狀態,雖然讓他賺的盆滿缽滿,但是實則也是在消耗自己。
慢慢的找他拍戲的少了,張桐此時也知道自己,是演員不是一個賺錢的工具。
在2016年《絕命後衛師》的到來,徹底讓張桐在演藝上發揮,期間為了演好角色,翻閱書籍,請教高人。
不斷的打磨角色,認真程度也感染了整個劇組,最終把角色表演的活靈活現。
這部劇必然是成功的,憑藉這部劇一舉拿下飛天優秀男演員獎。
這份殊榮也讓張桐感到欣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也為這麼多年的奔波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結尾:淡出演藝圈,投奔話劇舞台
如今的娛樂至上的年代,一些演員為了博取眼球毫無下限,水平也是層出不窮。
都是為了名利,不斷的追逐。
張桐也慢慢的淡出了娛樂圈,因為沒有好的劇本,也不願再消耗自己。
如今張桐投身話劇舞台,繼續發光發熱,因為他熱愛舞台,回看張桐在演藝圈的淡出,也是演藝圈的一大損失。
希望那些新晉演員能夠不忘初心,踏實鑽研角色,用好的作品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