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伊始,田園治癒劇《去有風的地方》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台熱播,讓取景地雲南的風景、美食以及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走入觀眾視野,成功點燃了觀眾的旅遊熱情。《去有風的地方》產生了“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現象級效應。
16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研討會在京舉行。該劇以“慢”為基調,從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離開都市找尋自我等多個維度,譜寫出年輕人對自我價值實現、追求心靈自由的時代之歌。通過鬆弛洒脫的故事情節,繪就出一幅生動鮮活的人物立體群像,每個角色身上似乎都帶有現代人的真實縮影,也讓正在疲憊生活中尋找內心自愈和人生方向的觀眾,在不經意間沉浸其中。
該劇出品人、華策集團總裁傅斌星表示,經過三年的創作與打磨,這部劇最終通過勾勒一個有風的故事,傳遞了溫情和力量,反映出當代年輕人多元包容的人生選擇和價值取向。
該劇導演丁梓光介紹,《去有風的地方》在敘事上進行了創新,沒有強情節、強衝突,在看似流水的生活中解決每一個角色的問題。“作為創作者,我希望通過這部劇讓觀眾意識到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在各個角色身上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有勇氣尋找自己的節奏。”他說。
劇中謝之遙的扮演者李現表示,這部劇對青春的描摹和對青年人生價值選擇的立意讓他頗有感觸,他希望這部劇中青年人的生活經驗能對觀眾有所啟發,給他們帶來聆聽內心聲音、尋找生活真諦的勇氣。
湖南省廣播電視局電視劇處處長譚昕表示,《去有風的地方》具備偶像劇的浪漫、風光片的質感和生活流的煙火氣,娓娓道來,給人以歲月靜好之感。該劇定位為文旅劇,沒有僅僅陷入情感敘事之中,而是將保護傳統文化、關懷留守兒童以及鄉村振興這些宏大主題融入其中。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燕表示,《去有風的地方》向全世界展示了七彩雲南、魅力大理的風采,傳播了“有一種生活叫大理”的美好生活方式,成為大理最好的旅遊宣傳片,也打造了“影視+文旅”成功樣板。
福建省廣播電視局電視劇處處長林誠表示,這是一部“影視+文旅”融合發展的經典案例,“極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建築、服飾、美食,為故事的發生創造了極具詩意的展現空間,助力了拍攝地的文旅經濟發展,實現了影視和文旅的相互成就”。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評價這部劇為“田園牧歌與創業號角的雙重變奏”,該劇不落窠臼地把田園治癒過程放到鄉村振興的號角下來描繪,注重真實,充分考慮到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在此意義上,這部劇奏響田園治癒和鄉村創業相互交融的旋律,為當前的影視劇創作提供了一條新道路。
“這部作品的出現是對市場概念的一次糾錯,是對電視劇題材的一次重新發現。”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當前的流行電視劇創作中常常會有一些基本市場概念元素,例如強情節、高概念、快節奏、多反轉。《去有風的地方》卻沒有選擇這些元素來詮釋,但是它成功了,這會讓電視劇創作在題材把握上產生一次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