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2022年07月02日19:34:13 娛樂 1310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有人享受舞台之上聚光燈的光環,

有人選擇退居幕後默默無聞,將自己一生都獻給藝術。

劉長瑜就屬於第二種人。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擁有“第一花旦”名號的劉長瑜,為何會在演藝事業最為紅火的時候選擇退居幕後,直到如今還在弘揚京劇藝術,培養新一代優秀傑出的京劇演員。

這一切都要從她對京劇如痴如醉的前半生說起。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01

1942年,劉長瑜出生在北京的一個舊官僚家庭,父母離婚後隨了母親姓氏。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周大文曾經出任過北京市長,也是北京城有名的京劇票友。

那時候的劉長瑜活潑好動,嗓音甜亮。

對於愛好京劇的父親來說,無疑是一塊唱京劇的好料子。

在父親的安排下,劉長瑜9歲時就進了中國戲曲學校學習京劇。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一入校,便馬上以她的淘氣貪玩聞名於老師和同學之間。

性格外向的她打進學校起就是班裡的文藝骨幹,一旦有什麼活動她總是毫不吝嗇的展示自己。

跟着大人在街上一起扭秧歌,載歌載舞。

一對眼睛滴溜溜的亂轉,大家都會笑着說:“小人精又來跳舞了。”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雖然貪玩,從小生活優越的劉長瑜卻並不嬌氣。

當時練毯子功學校沒有毯子,又正值冬天,冰雪嚴寒。

劉長瑜和其他同學就脫下自己的小棉襖脫下來鋪在地上練“搶背”、“撲虎”等基本功。

一天到晚不知疲憊的練功,導致她的手差點生凍瘡。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面對環境的簡陋,練功的艱苦,樂觀的劉長瑜總能甘之如飴。

而且因為年紀小,肯吃苦,身體又特別靈活。

她學東西總是一學就會,一練就過。

很快她將老師教的東西都學的有模有樣。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這時的中國戲曲學校彙集了一批京劇名家,劉長瑜先後受教育三十多為老師,包括荀慧生於連泉趙桐珊華慧麟等大師。

而荀慧生無疑是對她影響至深的一位。

也正是荀慧生老師讓她在學戲的道路上第一次開了竅。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02

1958年,劉長瑜跟隨荀慧生學排《紅樓二尤》,能夠得到“四大名旦”之一的親自指導,讓她激動不已。

一向頑皮的她也收了心性,學得異常用心。

在實習演出時,還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稱讚,這讓劉長瑜有些小得意。

然而讓她意想不到的是,演出後荀慧生的一句話頃刻間就讓她的心情跌到谷底。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行了行了,你別糟改我了,我不教你了,你甭學了。”

聽到這句話的劉長瑜大腦一片空白,怔怔的愣在原地。

她覺得自己這麼用功,就連外人都說像老師荀慧生。

怎麼到老師這裡就得到了糟改二字,甚至揚言不教自己。

一向頑皮幾乎沒哭過的劉長瑜,眼淚控制不住的往下掉。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老師我到底怎麼了,您能不能告訴我”。

“你演誰呢,你演的是尤三姐,幹嘛要演我荀某人,我六十來歲的一老頭子,你演我呢”。

“你們演誰啊,得知道這個人的千五百年,後五百年,我要知道他在什麼環境生長,他的性格是什麼,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這一切一切都要了如指掌,我要鑽到他的魂兒裡面去,才能把他演活。”

荀慧生的一番話,徹底觸動了劉長瑜。

她這才反思到,以往的學習都是口傳心授,完全按照老師說的做。

在這以後,她開始學會親身琢磨體會,分析人物心理,揣摩人物動作。

將自己融入到角色當中。

不再是一味的模仿。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03

戲曲學校的八年時光為劉長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畢業後,劉長瑜留在了學校的實驗劇團。

在教學的同時也有了許多正式演出的機會。

三年中,劉長瑜排演了十六齣戲,以青衣戲為主,也演花旦,刀馬旦

而讓她成名的是《賣水》中丫鬟“梅英”這個花旦角色。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花旦,是戲曲旦角中的一支,扮演的多為天真浪漫,性格開朗的妙齡少女。

而性格活潑,嗓音脆亮,外形嬌小甜美的劉長瑜似乎天生就是演花旦的料。

正是因為她的這些特質和天賦,中國戲曲學校為劉長瑜量身打造了《賣水》。

《賣水》這部戲源出處山西蒲州梆子《火焰駒》“賣水”一段。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1961年,中國戲曲學校將它移植改編為京劇。

這齣戲的表演難度很大,尤其是“表花”這一段,更加考驗演員的唱功身段,口齒清晰,眼神靈動,唱腔甜美。

再配合手中扇子與手帕的表演,考驗演員唱念做打全方面的能力。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早在《賣水》之前,劉長瑜就利用各種機會學習了多種地方戲

在排演這部戲時她又特地去學了“武安落子”的《端花》一戲。

為了練出靈活的眼神,劉長瑜更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每天晚上熄燈後,她點上香盯着亮點慢慢耗着。

緩緩升起的香煙將她熏得眼酸流淚,就為了將眼睛練得更加有神。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憑着自己的努力和悟性,劉長瑜將傳統花旦戲裡特有的“退步圓場”和“晃搖肩膀”程式表演達到了極致。

演活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丫鬟形象。

《賣水》在北京、上海、武漢演出時都引起了轟動,並從此成為花旦表演的保留劇目。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1960年,劉長瑜跟隨劇團前往武漢演出,觀眾非常歡迎。

她一唱一念,台下就響起熱烈的掌聲捧她。

演出完畢時,觀眾不依不饒的要寫“大字報”貼在劇場門口,

要求劉長瑜在重新表演《賣水》和《辛安驛》。

閑暇時,劉長瑜想和張曼玲倆人出去逛街都不行。

街上的觀眾都認識二人,隔大老遠看到她們就追着跑來,嚇得二人連忙跑回劇院。

可見當時劉長瑜多麼受武漢人民的喜愛和追捧。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04

1962年,因為出色的表現劉長瑜被調到中國京劇院開始專攻花旦。

在這個更為寬闊的舞台上,她將迎來一個重要的機會。

1963年,全國各地掀起了排演現代京劇的熱潮。

中國京劇院也着手將滬劇紅燈記》改編為京劇。

劉長瑜幸運地得到了這個機會。

但對於她來說這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紅燈記》講述的是地下工作者李玉和與母親、女兒一家三口為向游擊隊轉送密電碼與日寇不屈不撓鬥爭的英雄故事。

現代戲的表演方法與傳統京劇有很大不同,

這讓演慣了傳統戲的劉長瑜有些無所適從。

在最初的排練中,花旦表演的行當痕迹成為了她的桎梏。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花旦角色一出場,就透着活潑、喜人,笑眯眯的格外招人喜歡。

而劉長瑜在扮演“李鐵梅”一角時,也是按着花旦表演來的。

一出場就是快步走到台前亮個相。

領導看了後說道:“長瑜,你怎麼這麼高興就出來了”

聽到這句話後,劉長瑜深知領導這意思是在批評她呢。

又想起曾經恩師荀慧生先生的話,她在私底下獨自揣摩角色的心理,總算拿捏了“李鐵梅”這一角色。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05

俏皮伶俐又堅定果敢,“李鐵梅”這樣一個革命英雄兒女形象不能簡單地套用過去的花旦表演方式。

於是劉長瑜開始日夜琢磨這個角色,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她幾乎全憑着一腔激情去演繹,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排戲時,劉長瑜全身心投入到角色當中,將嗓子都哭啞了。

但這種效果已經變成了歇斯底里,表演過度,反而不能將觀眾打動。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最初的受挫讓劉長瑜明白到,澎湃而激烈的感情並不是靠嗓子喊出來的。

她開始學習如何用藝術的手法去表現。

而同劇的演員都被她當成了學習的對象,

飾演“李奶奶”的高玉倩,“李玉和”的最初扮演者李少春都給了她非常多的指導。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在前輩演員的指導下,在自己的摸索中,劉長瑜終於總結出了一套現代戲的表演技法。

她深知古裝戲的扮相和動作都是誇張的,

而演現代戲為了貼切生活,必須用更加細膩真實的表演方法。

感情要充實,潛台詞要準確,外部要適當地收斂。

從丫鬟“梅英”到巾幗“李鐵梅”,劉長瑜經歷了古裝戲誇張的表演方式到現代戲的真實細膩,從嬌俏柔弱到英姿颯爽的身段。

她開始改變多年習慣的漫長過程。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1967年7月,《紅燈記》參加了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一亮相便獲得滿堂喝彩。

197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將它拍成電影在全國上映,轟動一時。

而身穿紅底白花小扎襖,甩一條烏黑大辮子的“李鐵梅”也成為了深刻在一代人心中的經典英雄小兒女形象。

讓劉長瑜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全民偶像。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歷經八年,前後改動兩百多次,《紅燈記》成為舞台藝術精益求精的範本。

也為劉長瑜未來在京劇藝術上的成熟和解放奠定了基礎。

現代戲中摸索出的許多經驗,後來也被她用在了傳統戲中。

特殊時期結束後,劉長瑜將這些老戲重新梳理了一番。

復排並出演了《辛安驛》、《春草闖堂》等戲。

而這部《春草闖堂》改編自蒲仙戲劇本,創排於1963年。

是一出唱、念、做、舞俱全功夫吃重的花旦戲,首演時就大受歡迎。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1976年,當劉長瑜和寇春華等人重新編排這齣戲時,更是將這部老戲改編出了別樣的風姿。

她們打破流派觀念的限制,在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地方戲和多種流派的表演方式。

劇中“抬轎”一場的設計是學習了邢台豫劇的抬花轎表演。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而劉長瑜在台上拿傘的動作,則借鑒舞蹈《春雨》。

她把相府小姐貼身小丫鬟“春草”那股善良、機智又調皮的氣質表演的淋漓盡致。

為京劇荀派留下了一個嶄新的舞台藝術形象。

劉長瑜深知絕對不能將這一角色表演為油滑充滿市儈氣的成年人。

在念白當中就不能按照老戲“京白”的念法,要念的很清澈像小姑娘一般。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所以她只是單單站在那兒,不用做任何動作,不用露出任何錶情,大家就知道她現在表演的是“梅英”、“香草”還是“李鐵梅”。

然而就在劉長瑜光芒正盛的時候,她卻做出了一個讓許多人惋惜不已的決定。

她選擇從光鮮熱鬧的舞台上退下來,為的是培養年青一代的演員。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90年代中期,她組建了中國京劇院青年團,吸納了一批有潛力的青年演員。

並親手培養了耿巧雲呂慧敏管波等十多位學生。

她想培養一批優秀的好演員,讓這些演員能夠有所成就,但她的這一行為卻將自己給耽誤了。

六七年後,等她再回想起時也絲毫沒覺得可惜,自己培養的這一代學生也已經小有名氣。

能夠做一些有益於戲曲的事業。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如今站在舞台上的已經是劉長瑜的學生,而她則選擇在聚光燈照耀不到的地方,默默地散發自己的光熱。

除了教學生,近年來劉長瑜還一直忙於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的工作,。

組織了京劇專業中青年教師高級進修班。

邀請一批老藝術家親自給京劇教師上課,以提升京劇專業的教學質量。

同時,劉長瑜還策划了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老藝術家談戲說藝項目。

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老藝術家的訪談,

搶救他們在學藝、表演、教學等過程中的寶貴經驗,獨門技藝。

目前已經完成了一百多部專題訪談紀錄片,為京劇的未來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被荀慧生說“糟改”戲,“第一花旦”劉長瑜是如何走到如今地位的 - 天天要聞

熱心善良,機智可愛演了大半輩子花旦,形容花旦的美好詞語也都能用在劉長瑜身上。

過去,她演盡世間伶俐女子,為的是給人間錦上添花。

而如今,她收起自身光芒,全為了雪中送炭。

自始至終沒變的是她有一顆紅亮的心。

她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花旦”。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他來了!《勝券在握》亮相電影節,鄧超開啟“影帝大號”模式! - 天天要聞

他來了!《勝券在握》亮相電影節,鄧超開啟“影帝大號”模式!

文丨吐不滿的痰娛編輯丨吐不滿的痰娛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前言鄧超作為娛樂圈混跡多年的老明星,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很多人給予他的頭銜為孫儷老公,或者是綜藝喜劇第一人等等,但其實他同時也是一位演技出彩的專業演員,
劉亦菲:求學之路,風雨兼程綻放傳奇色彩 - 天天要聞

劉亦菲:求學之路,風雨兼程綻放傳奇色彩

劉亦菲,這位擁有神仙姐姐美譽的女演員,不僅以其卓越的演技和迷人的外貌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她的求學經歷同樣充滿了傳奇色彩。從小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和毅力,劉亦菲的求學之路可謂是一路風雨,卻也一路芬芳。劉亦菲的求學之路始於武漢鄱陽街小學,她
網紅郭有才轉室內直播!1.7億點贊,3077萬觀看,禮物刷屏 - 天天要聞

網紅郭有才轉室內直播!1.7億點贊,3077萬觀看,禮物刷屏

曾被媒體稱比牡丹花期還短的郭有才老師回歸了,這一次回歸變化很多,也很大,與未婚妻蘇暢的愛情故事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郭有才也帶來了自己第二首新歌,這首歌是關於自己和蘇暢的愛情,讓不少網友動容。6月16日,千萬粉絲郭有才在10點開啟了直播,整場
快影評 |《狗陣》:關於動物的一百種詩意表達 - 天天要聞

快影評 |《狗陣》:關於動物的一百種詩意表達

這兩天,在一片期待聲中,電影《狗陣》終於上映。期待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對卡司的期待。帥慣了的彭于晏,這次剃了寸頭,刻意扮臟、扮丑,操着一口西北話,反差極大。反差更大的是賈樟柯,文藝片導演這次扮演打狗隊老大,糾集無業游民、待業青年終日抓狗,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