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最大的懸疑劇|《白色月光》的“她懸疑”

聊一部女性視角的國產婚姻懸疑劇《白色月光》,熱門的“出軌”話題,整體劇情不免讓人聯想到英劇《福斯特醫生》,相似的大女主手撕小三的故事,總共12集。

大女主是由宋佳飾演的“張一”,外型姣好、事業有成、獨立自信,經歷大學男友的背叛後,選擇了一位讓她感覺很安全的老公,結婚10年,有一個五歲的女兒,她的婚姻是非傳統的“女主外、男主內“的模式。

男主張鑫(喻恩泰飾演),為了妻子和女兒任勞任怨的當起了“全職爸爸”,他說這輩子最驕傲的事,就是娶了張一做妻子,他愛張一也很愛女兒,可是他也有很累,需要被人關心的時候,只不過他的這些內在需要是在出軌被揭露後,才作為推脫責任的理由表達了出來。

張鑫出軌的對象“楊雁”(劉敏濤飾演),全職媽媽、為了家庭和孩子願意付出和妥協,經歷過兩段被“家暴”的婚姻,獨自撫養一個12歲的兒子,於她而言,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個“完整”、“相愛相伴”的家。

所以當她目睹張鑫對女兒的細心照料,溫柔呵護的樣子,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丈夫,那個可以給他兒子“完整”家的理想父親的樣子。

於是,楊雁讓張鑫體驗到了與他的妻子截然不同的一面,體貼、順從、懂得照顧人,充分滿足了作為男人的自戀,並且開始處心積慮的“摧毀“張鑫的婚姻,甚至是事業,讓這個男人一無所有,只屬於她一個人,屬於她所渴望的完整的家庭……

楊雁從曾經的“受害者”,變成了一個“施害者”,她的人生看似不同了,實際上仍舊陷在強迫性循環中,不斷地向外去尋找,從被人控制到控制他人,原本就是一體兩面的同源。

導演塑造了這個“小三”很卑微也很值得同情的一面,同時也呈現了男主如何成為婚姻中的“逃兵”,劇中借用張一父親的分享,道出所有男人女人都可能經歷的挑戰,“出軌”是婚姻關係出現的問題或癥狀,是婚姻中兩個人隱藏的關係議題未被解決的信號,當婚姻面臨危機的時候,你是選擇與對方一起去直面和解決,還是逃避或者出軌到另一段關係中?

還有,這部《白色月光》,所要傳達的“白月光”是什麼?

我想熟悉張愛玲的朋友,已然聯想到《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那段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婚姻是一種基於契約關係的選擇,這種選擇同時也意味着一种放棄,放棄關於完美的幻想:有一個人或者一段關係可能滿足你所有的需要。

人性是貪婪的,慾望是衝動的,所以婚姻制度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着是反人性的,“白月光”是誘惑?是另一種需要?當“白月光”出現時,對於婚姻意味着什麼?你會如何面對這樣的危機?

當張一發現丈夫的婚外情時,她的內在世界幾近崩塌,一直以來對於事業和家庭的美好建構,瞬間幻滅成支離破碎的一場夢。

不過這部劇的“白月光”,並非僅在重複婚姻的“背叛”與“不忠”,導演讓張一詮釋了非常多的內心戲,把傳統的婚姻狗血劇情,拍成了女性自我成長的文藝片。從張一的視角,用第一人稱作為主線,演繹了女主經歷婚姻危機時的心路歷程,劇中的“白月光”,已然不僅是男人的選擇,婚姻的誘惑,更是女性自身的選擇,家庭還是事業?糾纏還是重生?依賴還是獨立?自我還是他人?

張愛玲的“白月光”,被從傳統的男性視角抽離了出來,誰說只有男子有過這樣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女子也一樣擁有自己的選擇,即便是遭遇了婚姻的背叛,那並不會毀掉我們的生活,也不會讓我們開始質疑愛情,更不會否定自己,推翻我們過去的經歷,如同張一的那些念白:

“其實我們都知道,愛會消失,承諾會失效,

只不過我們都願意相信,自己是個例外罷了。

愛永遠沒有錯,

我們不能因為受了一點傷害,

就懷疑愛情,懷疑婚姻,

那是一種很幼稚的想法。”

是的,每一段親密關係的挫折或喪失都會伴隨着及其痛苦和悲傷的過程,有時,我們會為了避免關係破裂帶來的巨大恐懼感,而選擇繼續呆在一段已然僵死的關係中,女性往往是更多做出這個被動選擇的角色,出於社會輿論,抑或是孩子的考慮,很多女性只能妥協和忍受。

《白色月光》聚焦的女性視角,所要打破的也許就是對於女性力量的束縛,當你面臨抉擇的時候,你的“白月光”是什麼?你所嚮往的是什麼?你的內在需要是什麼?這個答案或許是每個女性成長中都必須要去直面和探索的課題。

劇中的張一與丈夫離婚後,辭去工作回到北京,重新選擇了最愛的藝術,與閨蜜一起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策划了一場主題為“女性力量”的攝影展,至於她的未來會如何,導演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留白,結果已然不是重點。

最後策展的屏幕上播放着張一的採訪——

“你覺得愛是什麼?”

張一:“現在的我覺得,愛是相信。”

“怎麼才能得到愛?”

張一:“懦弱的人是無法得到愛,愛是要花很大力氣的。”

同時,飾演張一的演員宋佳在《白色月光》大結局的那天,發布了一條微博,其中有一段小詩表達了演員對於這個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在此摘錄:

“你不必善良

不必

跪行一百里,穿過荒涼的懺悔。

你只要讓你溫柔的身體

愛它所愛的。

告訴我,你的絕望

我也會告訴你我的。

同時

世界繼續。”

如何理解這部劇,如何理解那些經歷,我想每個人最終也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祝福每一個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去生活的你們!

合作或轉載請私信公眾號後台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