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之後就該明白,想與子女相處融洽,要做好3個方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些子女不和父母溝通,彼此變得越來越生疏。

有些老人會覺得,是不是因為自己上了年紀,所以兒女嫌棄自己了。

其實很多時候,年齡不是關鍵,有可能是父母的某些做法傷害到子女,才使得雙方關係鬧僵。

要想緩和關係,可以從3個方面入手。

1.把說教改為關懷

有些父母,總是以長輩自居,喜歡端着姿態,對兒女們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對他們的所言所行都指指點點。

兒女長大成人,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對他們,即使他們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可以委婉的提出,而不是打壓式的批評。

成年人有自己的自尊和想法,一味的干涉他們,只會遭他們的厭煩,即使這種干涉是出於好心,他們也不會領情。

如果真的疼愛孩子,應該學着換位思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當把說教換成關心之後,就能夠發現,子女會更依賴父母,也願意和父母溝通了。

劉阿姨就是這樣的例子,那年她退休後,搬去跟她女兒一起住。

她女兒養了一隻狗,每天下班回來就忙着給狗做飯,然後又帶着狗出門遛彎,一通忙活下來,天都黑了。

看着女兒經常累得癱倒在沙發上,劉阿姨忍不住心疼,忍不住對女兒說教。

說她沒事找事,上班都夠累的,還要給自己找個祖宗回來,自己作的慌。

剛開始,她女兒還不跟她計較,默默聽着也不回嘴。

可次數越多,她女兒也覺得煩,兩人最終大吵一架。

劉阿姨傷心的跟小姐妹哭訴,罵女兒不孝順,只知道氣她。

她的小姐妹了解前因後果後,卻把劉阿姨數落一通,說她一把年紀了,居然都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

說完就教她,若是真的心疼女兒,就用行動上的關心,多做少說。

回去後劉阿姨就改了,主動幫女兒遛狗,幫女兒收拾屋子,給女兒做飯。

兩人關係越來越好,後面再也沒有吵過架。

所以說,一味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真要心疼子女,想要愛護子女,實際的關心比口頭的批評要有意義的多。

2.不與別人家攀比,學會知足

小時候,父母喜歡比孩子,比別人家的教育,比別家孩子的表現。

等孩子長大了,父母也變老了,這時候他們又要比誰家孩子更爭氣,誰家孩子更孝順。

有的老人,總喜歡在子女耳邊念叨,說那家兒子買了什麼,那家閨女又買了什麼。

老人說這話,就是覺得別人家有,自己也想要。

許多兒女都不想在這點小事上傷父母的心,聽懂了,就立馬給他們安排。

這時候,老人得了東西,立馬說幾句好聽話,兒女聽了舒服,心情跟着變好,有助於家庭和睦。

但若是老人得了便宜還賣乖,明明收到禮物很開心,卻還要說幾句彆扭的話,搞得好像是兒女硬塞過來的一樣。

兒女自然就不開心,下一次就不想再給父母送禮物,畢竟送了禮物沒討好,還被數落一頓,何必呢。

子女孝順,願意買東西哄老人開心,這是好事,做老人的應該領情,不要端着架子,否則只會惹人煩。

另外,與人攀比也該有個度,一次兩次在兒女面前提別人家有什麼,他們可能還不會往心裡去,但要是次數多了,也會惹人煩。

現在掙錢不容易,年輕人不僅需要撫養老人,還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經營,不可能次次都滿足老人的願望。

而且,老人一再索要,會顯得很貪得無厭,破壞老人在子女心中的形象。

老了以後,要學着平心靜氣,不要什麼都想要,不要覺得自己時日不多,就想要抓住時間貪圖享受。

人一旦有了貪戀,就會變得自私起來,和誰都會相處不到一起。

因此,要想改善和子女的關係,要學著剋制,學着誇讚,平靜地享受當下的生活,讚揚子女每一次的孝舉。

惡意的語言能傷人,善意的誇獎也能溫暖人心,都說良言三冬暖,老人不要一味的端着姿態,應該學着把愛說出口,促進雙方關係。

3.不要沒苦硬吃的自我感動

有部分老人,活了大半輩子,卻很少有機會走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閑暇之時,就總想出去旅遊,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於是,有些子女就選擇在節假日帶老人出去走一走。

一家人旅遊,一路上說說笑笑,到了目的地,玩好吃好,這將成為人生中美好的回憶,一家人會因為這份美好變得更加親密無間。

可如果過程中,老人非要沒苦硬吃,破壞休閑的氛圍,這場旅途過後,老人和子女的關係會越變越僵。

小張就曾因為旅遊的事跟父母大吵一架。

他好不容易忙完手裡的項目,請了年假,帶父母出門放鬆一下。

結果一路上,父母都在埋怨,一會兒說車票太貴,一會兒說酒店費用太高,一直都在埋怨小張亂花錢。

更氣人的是,小張為了讓父母有更好的旅遊體驗,提前訂好了特色餐。

結果吃飯時,父母一問價格,覺得太貴,鬧着要讓飯店退錢。

老兩口在店裡撒潑打滾,飯店老闆拗不過他們,最終破例退款。

小張在一旁氣的眼都紅了,老兩口還在洋洋得意,覺得給兒子省錢了。

回了酒店,小張就徹底綳不住,與父母理論,卻被父母倒打一耙,說他狼心狗肺,不知道感恩。

最後這場旅行不歡而散,三個人才出門一天就回了家。

從那之後,小張再也沒有帶父母出過門,任憑父母怎麼明示或暗示,他都無動於衷。

沒苦硬吃的做法,只能感動自己,辜負子女的付出。

不是所有的省錢都是好事,掙錢的意義就是為了花錢買享受,在該享受的時候坦然享受,接受孩子的好意,這樣自己輕鬆,也能讓孩子高興。

人與人之間,要坦誠相對,有話直說,有事就辦,不要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真誠才是和子女相處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