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催我回家過年,老婆說:你家年夜飯叫外賣吧,我不伺候

我叫陳浩,今年35歲,出生在江蘇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

家裡有兩個姐姐,我是最小的兒子。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靠種地和做些小生意供我們姐弟三人讀書。

我成績一般,勉強考上了一個三本院校,畢業後在蘇州找到一份普通的銷售工作。

後來,靠着自己的努力,跳槽到一家外企,日子漸漸好起來了。

32歲那年,我和現在的妻子李婷結婚。

李婷比我小兩歲,蘇州本地人,家境不錯,父母都有穩定的退休金。

李婷性格直爽,做事乾脆利落,當初在公司認識她時,就是被她那種獨立自信的氣質吸引了。

婚後,我們買了房子,生活一度很幸福。

李婷是個講究人,家裡的日子過得井井有條,她對我父母也還算尊重,但更多是一種禮貌上的周全,談不上多親近。

我們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叫小宇

從去年開始,我發現李婷對我父母的態度漸漸冷淡,尤其是過年這種時候,總會因為回誰家過年鬧一些矛盾。

今年臘月二十二了,爸媽從上個月就開始打電話催我回家,說農村過年熱鬧,希望一家人能團聚。

但李婷卻冷冰冰地說:“如果你非要回去,那就回去,不過別指望我伺候你家人了。”這句話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我從小就知道父母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兩個姐姐因為我是家裡的獨子,總是讓着我。

姐姐們中學畢業後就沒繼續上學,早早出去打工,供我讀大學。

我畢業後工作了幾年,手頭稍微寬裕了一些,也儘可能地往家裡寄錢。

結婚後,李婷覺得我們的經濟壓力大,勸我少寄一些,我雖然心裡不太願意,但也理解她的難處,只能減少了支援。

爸媽是典型的農村老人,節儉了一輩子,平時很少來蘇州打擾我們。

他們總覺得自己是農村人,不習慣大城市的生活,每次來住幾天就回去了。

去年過年,他們特意從老家帶了很多土特產來蘇州,想着一家人能熱熱鬧鬧地過個年。

可李婷卻因為一些小事和我媽鬧了彆扭。

記得那天,李婷在廚房忙着準備晚飯,我媽進來幫忙。

農村人做飯習慣用很多油,李婷看着我媽往鍋里倒了一大勺油,忍不住說:“媽,別放那麼多油,孩子吃了對身體不好。”我媽聽了,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着說:“我們農村人就這習慣,你們城裡人吃得清淡,我不懂。”李婷沒再說什麼,可那頓飯她卻一臉不高興。

飯後,我媽主動去洗碗,李婷卻攔住了:“媽,別洗了,我來吧。”我媽以為她是嫌自己做得不好,嘴裡嘟囔了一句:“還是你們城裡人乾淨。”雖然我媽沒惡意,但這句話還是讓李婷不高興了。

從那以後,李婷對我爸媽就更冷淡了,甚至有時候連一句“爸媽”都懶得叫。

今年,父母又開始催我回家過年。

我知道他們是真的想念我和孫子,小宇出生後,我媽連見他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可李婷卻一點都不理解,她說:“你家人根本不把我當回事,我幹嘛要回去給他們伺候?

他們要是想團圓,就叫個外賣,別指望我做飯了。”

我盡量勸她:“爸媽年紀大了,又是從農村來的人,他們有些習慣可能你看着不舒服,但那不是他們的錯。咱們一年到頭也就見他們一兩次,過年一家人團聚一下,不是挺好的事嗎?”

李婷冷笑了一聲:“團聚?你是沒看見你媽那樣子,一邊說著‘我們農村人不懂’,一邊又挑三揀四地看我做得對不對。我伺候誰不好,非要伺候你爸媽?”

我有些生氣了:“那是我爸媽!他們把我養大不容易,我不求你對他們多好,起碼過年這幾天,咱們別鬧得這麼難看可以嗎?”

李婷也不甘示弱:“那你有沒有想過我?過年回去,我得忙做飯、帶孩子,還得看你媽的臉色。你倒是輕鬆,坐那兒陪你爸喝兩杯酒,什麼都不用操心。你覺得這是團圓,我覺得這是受罪!”

她的話讓我無從反駁。

確實,回老家過年,我媽總愛指揮她干這干那,而我卻很少插手。

去年有一次,李婷在廚房忙了一下午,飯端上桌時,我媽還念叨了一句:“菜涼了,端早一點多好。”李婷當時臉都綠了,後來回到房間,忍不住埋怨我:“你媽是不是覺得我伺候得不夠好?”

眼看過年只剩下幾天,我夾在中間,進退兩難。

爸媽每天打電話問:“小浩啊,啥時候回來?

小宇想奶奶了沒?”而李婷則每天冷着臉,暗示我別提回老家的事。

我試着和父母商量:“要不,你們來蘇州過年吧,我和李婷帶你們去外面吃頓好的。”可我媽一聽就不樂意:“家裡啥都有,幹嘛跑到外面去?

再說了,咱農村人哪懂城裡那些規矩,去了也是添麻煩。”

幾天前,姐姐們也打電話來說:“爸媽年紀大了,嘴上不說,心裡可盼着你回來。你要是不過來,他們心裡得多難受啊。”我一邊答應着姐姐,一邊又不知道該怎麼跟李婷開口。

臘月二十二這天晚上,我忍不住和李婷攤牌了。

我說:“這次過年,我想帶你和小宇一起回老家。

這是我作為兒子的責任,我不能讓爸媽過一個冷清的年。”李婷低着頭沒說話,過了很久才冷冷地回了我一句:“你要回去就回去,我不攔着。

可我不會跟你去,這幾年我已經夠忍讓了,我不想再受你媽的氣了。”

我聽得心裡很不是滋味,卻也無可奈何。那晚,我躺在床上,回想起小時候父母辛苦勞作的模樣,眼睛濕潤了。我知道,父母和妻子之間的矛盾短時間內無法調和,但我也不想讓任何一方失望。

結尾:

最終,我決定先回老家陪爸媽過年,等正月初二再帶李婷和孩子一起回去看看。我知道這個決定依然不能讓雙方都滿意,但這或許是目前最折中的辦法。

回老家前,我認真和李婷談了一次。

我告訴她:“爸媽年紀大了,很多事情不是故意為難你,只是習慣不同。

希望你能多體諒一些,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也是小宇的爺爺奶奶。”李婷沉默了很久,說:“我能理解你,但希望你也能理解我。

我願意退一步,但以後你也得學會在你家人面前保護我。”

我點點頭,心裡五味雜陳。或許,這就是婚姻吧,一邊是愛人,一邊是父母,永遠都需要在矛盾中尋找平衡。至於能不能找到一個真正的解決辦法,只能交給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