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里,一個人可能會相親好幾個人,也可能兜兜轉轉,跟最後意想不到的人結婚了。
比如說,多年前,看不對眼的老同學。或者是自己朋友的朋友,等等。最後反而結婚了。
總而言之,結婚充滿着意外。
其實,一個人跟誰結婚,有時候3件事,會告訴我們答案。可以幫你預測,自己的結婚對象,可能是誰。
01 是否有明確的目標跟標準
現實里,一個人跟誰結婚,有的時候,跟他自身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息息相關。
目標明確了,意味着自己,知道要找什麼樣的人。
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還是只看有錢就好,這都是目標。
目標清楚的人,結婚的效率,會十分高。
相反,如果一個人,腦海里沒有明確的目標,那就可能會拖拖拉拉,結婚的進度,可能會拖延。
就這麼簡單。
比如說,有的男性條件好,他的目標,就是找一個外形條件很好,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女生。
他在自己的相親對象里,找符合要求的最優解,就夠了。
而有的人,不知道選什麼樣的人好,就會兜兜轉轉,花很多時間。
結婚這個事情,可以被看成一個人生任務。
有的人,對這個任務,有十分明確的認知。就好像在做功課一樣。
一旦符合條件的人出現,很容易就結婚了。
而這方面,目標不明確的人,則會比較延遲。
02 是否有時間上的迫切性
現實里,有的人對結婚這個事情,無所謂早晚,完全是看緣分。
但有的人,就不是這樣了。
而是有迫切結婚的需要。
如果兩個人,都是後面這種人,很容易立刻結婚。
比方說,有的人對待結婚這個事兒,就好像有什麼壓力一樣,必須要今年完成。甚至具體到下半年完成。
但有的人,就說不着急。要等到合適的人,才結婚。
這兩種,是截然不同的人。結婚進度,會相差巨大。
現實里,有的人對結婚的事情,非常着急,迫切希望立刻完成。然後立刻生孩子。
如果結婚心態,十分迫切的話,那麼這個階段出現的異性,很可能成為結婚對象。
對於這類人來說,對象的要求,不見得很高,而是快點結婚更重要。
03 感情里的主導權,在誰手裡
現實里,感情生活里,往往有一個主導者,而另一個人,則是相對順從的。
主導者,是可以做決策,說了算的人。
這個人,對結婚的決策,是可以拍板的。
比如說,有的情侶裡面,男方條件很好,他佔有極大的話語權。
那麼,男方說結婚,可能立刻就結婚了。男方說分手,可能就分手了。
還有的情侶里,男方更喜歡女方,所以女方佔據主導權。女方說開始,就開始。說結束,就結束。
就是這麼簡單。
感情生活里的主導權,可以決定一段感情的走向,和速度。
有的主導權,屬於經濟強勢的一方。有的主導權,屬於感情佔優的一方。還有的,屬於一方的父母。
這些東西,都會決定最後結婚與否,結婚的速度快慢。
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