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成熟的胸懷:看誰都順眼,待誰都順心

文/可樂樹

有人說:“真正成熟的人,眼裡沒有所謂討厭的人。”誠如此言,成熟的人,歷經風雨後看透人性,對所有人都增添一份包容。

成熟的人能透過表象,看到他人內心深處的需求,這便是成熟的新標準。一個真正成熟的人,看誰都順眼,待誰都順心。

成熟的人,看誰都順眼

一個人的修養,是在成熟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的。

修養是一種無聲無息的力量,滋潤人心,讓人擁有一雙容人之眼。

三國時期諸葛亮離世後,蔣琬代替他主持朝政。

蔣琬有個下屬名為楊戲,他性格十分孤僻,不善言辭。即使是蔣琬與他說話,楊戲也只是回應一聲,不作回答。

有人看不順眼,就在蔣琬面前直言:“楊戲這樣敷衍您,太不像話了!”

然而,蔣琬只是笑一笑,他說:“人嘛,都有自己的性格,若讓楊戲讚美我,不合他的本性;若讓他貶低我,他更是不好意思。故而,他在我面前總是沉默寡言,但這也正能體現他難能可貴的人品啊!”

官員們聽蔣琬一言,十分佩服他。這便是成熟,成熟的人,懂得體諒他人。

有位作家曾說:“成長就是下棋的時候,能贏了老爸;成熟就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

成熟,便是擁有這樣一顆體諒之心。正是這顆心,讓人懂得容納百川,看到他人身上閃閃發光的品質。也正是這顆心,讓成熟的人,開始進入人生的高階狀態里,從而能看誰都順眼。

成熟的人,待誰都順心

人們常說:“待人處世,要有光風霽月般的胸懷。”成熟的人心胸寬廣,常常待誰都順心。

“順心”二字,不僅指對待別人時自己順心,也指別人與你相處時很順心。這便是成熟的魅力所在:既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古時有一位大師,有一次他患病,皇帝不遠千里前去慰問,但大師卻沒有接待。皇帝走後,更對大師刮目相看,讚歎大師的不卑不亢。

後來,一位知府聞訊,也前來拜訪。大師躺在床上接待了知府,並在拜見後,送知府到卧室的門口。知府備感尊重,畢竟連皇帝都沒有這份面子。

最後,當地縣令聽說後,也來山上拜訪大師。對待縣令,大師拖着病體,把他送到山腳下。縣令感到受寵若驚,逢人便說山上那位大師真是個大人物。

大師的弟子們紛紛表示困惑,詢問大師為何要區別對待三人。

大師說:“皇上不拘小節,故無所謂;知府乃一州之府,得有禮節;縣令官職最小,他要的是存在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胸懷,對待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需求,方能待人順心。

作家巴爾扎克說過:“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成熟之人,能對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接待之道。正是這種成熟,讓你與人相處時,自己感覺到格外順心,也讓對方順心遂意。

心態一變,一切就變了

人世間的萬事萬物,在不同的心態下,呈現出不同的面貌。當你轉變心態,你會看到與從前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曾有一名畫家擅長畫牡丹。一次有人慕名而來,討要一幅他親手所畫的牡丹。

那人把畫帶回去掛在客廳里,興緻勃勃地向每個來訪的朋友們展示。不料有一位朋友指出畫的問題,直呼此畫不吉利。

朋友說:“這朵牡丹沒有畫完整,缺失一部分,而牡丹寓意富貴,缺失的牡丹不就是富貴不全嗎?”此人一聽,認為不妥,於是他拿回去找畫家重畫一幅。

畫家一聽解釋道:“既然牡丹代表富貴,缺一邊的牡丹,不就是富貴無邊嗎?”

那人一聽這番解釋,覺得十分有理,又高高興興把畫帶回去。

其實,看畫如此,看人亦是如此。有時候,我們看不順眼的人,並非做了多麼窮凶極惡的事。他只是恰巧在某一個角度,又趕在某一個情緒上才顯得不順眼。

而當我們步入成熟,懂得改變心態,能夠換一個角度看待對方時,也就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人。

正如周國平所言:“人的身體是受心靈支配的,心態好,是最好的養生。”當你透過好的心態,去看不同的人,你就能看誰都順眼,待誰都順心。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懂得轉換心態的人。成熟的人,能看到人身上的閃光點,不管是誰,在他眼裡都格外順眼。

成熟的人,能看到人內心深處的需求,無論是誰,與他相處都格外順心。這便是成熟的魅力。

擁有成熟,就像是擁有一雙“好心態之眼”,透過它,看人順眼,待人順心。看誰都順眼,待誰都順心,這便是成熟的最新標準。願你我都能擁有成熟的心態,擁有一個順眼又順心的人生。

主播:競瀾

海南廣播電視總台主持人

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台》主播

有能力的人影響別人,沒能力的人受人影響

文章來源:書報文摘(ID:shubaowenzhai)

作者:可樂樹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註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