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媽寶男和婆婆,真的好賤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有些媽寶男和婆婆,真的賤


文/晏凌羊


01


去年過年的時候,一個粉絲朋友給我發了一條私信,傾訴她的故事:


過年她帶孩子出國旅遊了,沒有回婆家過年(以前她每年回去,婆婆都對她各種橫挑鼻子豎挑眼),結果婆婆看到兒子一個人回來過年,氣得直跳腳,大罵媳婦不孝順,並且逼兒子跟她離婚。


我問她:“你老公態度怎樣?”


她回答:“他覺得他媽說得對。”

我說:“誰的父母欲求不滿,誰負責去搞定。孝順父母是兒女的事,任何人不該把老婆、女婿、孩子當成取悅自己父母的工具,何況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能擰成一根繩同仇敵愾對付女婿、媳婦的家庭,就不該跟別人通婚。”


她說,我想離婚,但老公要跟我爭孩子,他覺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離婚了他就無後了。


這.....直接把我給整無語了,合著孩子只是他拿來表達孝心的工具。


我也發現,在爭奪孩子撫養權的離婚大戰中,好大一部分男人不是為自己爭的,而是為自己媽爭的。


名義上,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是離婚夫妻雙方;
實際上,這是婆媳之間的博弈,男人不過就是幫自己的媽使使勁而已。

這種男人,本身都還是個寶寶,怎麼可能照顧得了另一個寶寶呢?


他們把孩子撫養權爭過來了,不過也只是扔給自己母親照顧,達成母親“能一直當母親、有孩子可供自己控制”的心愿。

很多婆婆,真的只把兒媳當成是生育工具。


媳婦對她們而言只是稻草,稻穀成熟了、收割了,稻草也該棄了。她們最愛玩的,就是“去母留子”的遊戲。

這種愛搞精神亂倫卻不自知的母子,現實生活中簡直不要太多。


有的男人,哪怕已經三十好幾了,依然會散發出一種“我是天下最無辜的寶寶”的氣場。


若是長得帥一點,這種無辜感會更強烈。

這種看起來很無辜、很純潔的氣場一散發出來,聖母心爆棚的女人立馬就受不了了,恨不能撲上去保護他、疼惜他,為他抵擋住所有來自外界的風雨,打退所有的敵人——


哪怕這種傷害,只是他們單方面認為的;哪怕那些敵人,只是他們假想出來的。

年長一些的女人似乎看不透“三十歲的男寶寶”的那種偽裝,或者說,不願意看透。

看透了,她就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了——對自我價值感低的女人來說,這種打擊是致命的。

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奇怪的心理現象,但它頻繁地發生在結了婚的兒子和當了婆婆的母親之間,有時候也會發生在男明星和媽媽粉之間。

在我看來,這是雙方人格發育都不健全的表現。


女人一生都沒能和自己的孩子實現心理上的母子脫離、一直沒能給孩子斷奶,而男人一輩子都想躲在母親或者母親式的女人的羽翼下,拒絕成長。


雙方都在這種漿糊式的關係中越抱越緊,纏纏綿綿到天涯.....

外人看到這種現象,總免不了要說點風言風語。


若是他們的抱團行為傷害了別人,他們更是會遭受冷言冷語。

接着,這些外人又進一步成為他們共同的敵人,他們愣是把自己活成一片孤島,島上就他們兩個人。

啊,我只能說——缺乏界限感,也是萬惡之源。


那種每次婆媳出現矛盾就毫無原則地站在老媽一邊的男人,大多內心極度缺母愛、缺乏安全感。


他們潛意識裡覺得,別人家“母子沒有隔夜仇”這種事情不會在自己身上實現,所以下意識里覺得:只要自己一站老婆這邊,老媽就一定會拋棄自己。

他們選擇站在母親那一邊,不是因為愛母親,只是單純的怕。


這種怕,跟小孩害怕被母親拋棄、放棄無異,只不過他們把這種心理慣性維持到了成年以後而已。

相反,那些母子關係健康的男人,從來不怕忤逆母親的意願,因為他們安全感充足。


從小和母親相處的經歷,讓他們相信自己做的每一個選擇,終將會被母親接納。

你看,婆媳關係,歸根結底是母子關係出了問題。

02


我一個閨蜜,和她老公離婚九年了。

離婚原因是婆媳關係緊張,前夫又總向著自己媽,搞得她長期精神壓抑。

那時候,她婆婆過分到哪種程度?

只要兒子在,她就要把碗筷丟給兒媳洗。

兒子不回家吃飯,她就不做飯。

閨蜜一咬牙,就帶着女兒離婚了。

離婚之後,她前夫也嘗試着找女朋友,但都無疾而終。

她前夫後來換了工作,發展得挺好,年薪百來萬。

在錢財方面,她前夫對自己的女兒特別捨得。除了撫養費外,女兒的所有花銷他都全包了。

閨蜜後來想換房子,她前夫就把她那套房子買下來給自己父母住,還是放在她名下,一來省去了她賣房的麻煩,二來方便自己的父母就近照顧女兒。

現在,一對“前婆媳”住在了同一棟里,閨蜜住三房,她前婆婆住她原來住的那套兩房。

前婆婆把接送小孩、照顧小孩生活的事宜全部包攬了下來。

閨蜜每天下班就過去那邊那邊吃飯、輔導小孩。

只要她在,婆婆就會做很豐盛的晚飯。



閨蜜輔導小孩作業的時候,婆婆會把水果削好皮送過來。

這些待遇,在閨蜜沒離婚之前,是絕對不可能享受到的。

前幾天,她在群里發了婆婆做的晚餐、削好皮的水果的照片,問我們:“我前婆婆懂事吧?”

我說:“哎,早幹嘛去了。”

閨蜜說:“是啊,早幹嘛去了。”


有些公婆不也挺愛“殺熟”的么?

兒子追求準兒媳的階段,因為對準兒媳不大熟悉,老覺得準兒媳氣場兩米八,成天跟兒子說:
“你要表現好一點,以免人家看不上你啊。”

這個階段,準兒媳是掛在天上的月亮,自己家兒子娶妻是大事,當然希望兒子能成功。

兒媳一進門,得,月亮變月餅了。大家隔得近了,彼此熟悉了,就各種看兒媳不順眼。

你有主見,說你強勢;你沒主見,說你不扛事;


你賺錢多,說女人在職場太忙太拼了,肯定顧不上家;你賺錢少或是當家庭主婦,又說你對家庭沒經濟貢獻......

總之,你怎麼著都不對。

待得兒媳跟兒子離婚了,吃得着的月餅又變成夠不着的月球啦。

月球和月亮還是有區別的。

月球是物理概念,表面是有坑坑窪窪的,是能測算出質量、體積、距地球的距離的.....

而月亮,是文藝概念,是皎潔無暇的。它那麼冷,那麼遠,反倒不敢輕視了。


我曾經見識過一個婆婆,以前老是為難兒媳,對兒媳各種橫挑鼻子豎挑眼。


我問她:你是希望兒子兒媳離婚嗎?


她說:不是啊,那我孫子不是慘了?


我說,既然你不想兒子和兒媳離婚,那為啥要因為你的關係,讓他們產生那麼多矛盾呢?


她一時語塞,不知道怎麼接話。


我說,如果你不想他們離婚,那就更應該做個粘合劑啊。婆媳關係,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現在調整,還來得及。


這位婆婆後來生了一場大病,兒子剛好出差,是兒媳把她送去醫院才撿回一條命,從那以後,她對”年輕“、對”命運“、對”婆媳關係“產生了一些敬畏,跟兒媳的關係也大為好轉。


不過,也有婆婆總是固執地認為”都是媳婦的問題“。


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婆媳不和,婆婆逼兒子離婚再娶,娶來的新婦跟婆婆談不上和諧,但至少不會水火不容。


究其原因,倒不是新婦比舊婦好在哪兒,只是婆婆在上一段婚姻中得到經驗教訓,改變了與媳婦的相處方式。


而且,因此害怕兒子兒媳再次離婚,她們對新兒媳簡直就是各種遷就甚至跪舔。


有時候,也是想證明給世人看:我沒錯哦,你們看看,前一段婚姻破裂,是舊媳婦的問題。


哎,多賤。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END--

作者:晏凌羊,80後,情感專欄作者,新女性主義作者,中國作協會員。著有暢銷書《那些讓你痛苦的,終有一天你會笑着說出來》《願你放得下過往,配得起將來》《願你有徵途,也有退路》《我離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俠小說的另類解讀》以及兒童繪本《媽媽家,爸爸家》。擁有13年金融從業(管理)經驗,現為廣州某文化信息諮詢公司創始人、某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創始人。出生於雲南麗江,現居廣州。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晏凌羊 微博:晏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