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奶頭樂陷阱”

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


一空閑下來就想玩會手機,


沒有手機,整個人都沒有安全感。


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毫無價值的娛樂信息上。


整個人好久沒有獨處、思考、學習,越活越迷茫,越迷茫就越沉浸在手機中逃避狀態。


據調查統計,一個人每天花在手機上的碎片時間為4~6小時,這段時間裡,都是在做一些耗費時間精力的事。



睡前刷刷美女視頻,有空看看搞笑主播,睡醒找人聊聊天,打發寂寥的時間。


人越來越被手機控制,沒有手機就無法填補空虛感,成為了手機的奴隸。


我們陷入了奶頭樂陷阱之中,卻不自知!


1、

奶頭樂理論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提出來一個理論,當時在舊金山集合全球500名經濟界、政治界的精英的會議,


於是發明了一個方式,給成年人的嘴裡塞一個奶嘴,讓他們心安理得安於現狀。這個安全事務助理提出兩種想法:


一是發泄型娛樂,比如開放色情產業、鼓勵低質量網絡遊戲和短視頻、進行無休止的口水戰等;


二是滿足型娛樂,比如眾多的偶像劇、真人秀等大眾化視聽娛樂……


這類娛樂能讓生活辛苦的大眾不知不覺在“戲奶頭”中樂不思蜀,從而增加社會對於不正統通俗文化的寬容度。


這樣龐大的群體就被控制了。



現實生活中,陷入奶頭樂的群體不計其數,部分扮演着社會的“宅男、低頭族、網癮少年”等沉浸在網絡世界裡的人。


當娛樂大量佔用人們的時間,讓人們喪失思考的能力,這一社會麻醉劑將會帶來“馬太效應”,沉迷的人繼續沉迷,清醒的人保持清醒,人與人的差距,甚至階層間的差距也就拉大了


02、

奶頭樂使人分泌多巴胺,順應人性,讓人擁有短暫的快感,卻帶來無限的空虛。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本來想用手機才查閱點資料,卻點進一個突然蹦出來的吸引眼球的廣告。


等到腦袋裡裝不下,感覺很痛苦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兩三個小時。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推送時代,我們都無意識的陷入奶頭樂陷阱之中,把時間精力,白白的消耗在這些毫無價值的事情上。


不再喜歡鍛煉、不再喜歡有邏輯性的思考、不喜歡獨處,人越來越浮躁。


習慣聽他人幫你“思考”後的觀點,喜歡躺在床上刷手機、打遊戲、睡懶覺、看小說一整天的生活。



這些能夠給人短暫、麻痹人的快樂,最後都會帶來無限的痛苦。


那些能夠早期給人帶來痛苦的,最後都會讓人幸福。


寒窗苦讀後的金榜題名!


省吃簡用後的全款買房!


努力工作後的升職加薪!


這些早期都是會給人帶來痛苦的。


為什麼有些人一如既往的說著同一種話題,生活處境沒有絲毫的改變?


是因為他沒有把時間、注意力花在該花的地方上,所以才沒有成長。


03、

我們如何逃出奶頭樂陷阱?


一、
規劃好時間


把每天哪個時間段該做些什麼事規劃好。


如8:00起床吃早飯


8:30開始寫作、看書


12:00睡午覺.....


為什麼會出現一停下來就想玩手機的現象,


部分人是: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自己該做些什麼?


規劃好時間,就是在規劃未來。



二、

認識低級娛樂的本質


只有了解到奶頭樂對自己的危害,才有意識的去規範自己的行為。


感覺到天天玩手機、打遊戲對成長不用,才會想到去看書。


知道天天躺床上不運動,才會想到去健身房。


只有清楚一件事情背後的危害,才有可能開始去躲避它。


三、

培養愛好


閑下來就想刷視頻、打遊戲,追劇。部分人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這成為了他們打發時間的方式。


我們可以培養其他愛好,把注意力從手機里抽出來。


跑跑步、看看書、獨處、收拾房間,提升廚藝.......



只能是能夠給生活帶來改變的愛好,都將比一有時間,就抱着手機看一些毫無營養的信息好。


你把注意力放在哪裡,你就會慢慢成為誰。


那注意力放在手機上,你可能永遠只會保持現在的處境。


把注意力放在書籍上,認知水平越來越高。


把注意力放在健身上,身材越來越好。


凡是讓你感到爽的東西,一定會讓你痛苦。


凡是讓你痛苦的東西,最終也一定也會讓你功成名就。


公眾號《覺醒蛻變》,每天為你推送個人成長,社會運行底層邏輯知識,共同對抗不確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