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彩禮錢的原因

爸爸曾經說到他60年代上師範時的貧窮,連去上學的路費都沒有,就背着被子,步行到學校,走了一個晚上。

工作之後,一個月就是18.8元,結婚生孩子,每一個月的工資,孩子們生病,買點葯就全部花光了,月月光。

每一次孩子們有病,都是輪流着感冒,老大好了,老二開始,老二好了,老三開始。將每個月的工資用個精光。

年輕人剛剛參加工作,手頭根本沒有任何錢。

就是從他自己工作的經歷,他知道上大學畢業,都是窮得一分錢都沒有。農村的父母更加沒有錢了。

父親就是知道工作之後的工資低,根本不夠花,才根本不問良人要彩禮錢。相反,還拿出2000元,讓我們購買衣服。

什麼彩禮,什麼嫁妝,父母拿出的錢,是為了讓子女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

我的父母根本不考慮着,自己老了需要養老錢。要一筆彩禮來養老。

父親對年輕人剛剛工作後的貧窮,感同身受,體諒一路上學的人的辛苦和貧窮。

現在的年輕人和過去相比好不到哪兒去,在房價面前,一般人一萬出頭的工資,根本不夠用的。

怎麼一個月也要花4000元,2000租金,2000吃飯,還是非常節省的生活,一年到頭可能連10萬都攢不下來,一個人30年,也攢不出一套房子的錢。

任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都非常累,沒有一個人能夠輕鬆,除了那些富二代。

但是,富二代的父母富一代,也是非常辛苦,絕對是天天加班,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拚命幹活賺錢。

人不賺錢,就會以為別人賺錢非常容易。人一旦開始賺錢,就會知道賺錢非常難,自己都賺不出彩禮錢,根本不能向對方要。

反而是不賺錢的窮父母,會拚命要彩禮。他們以為,錢來得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