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些禮錢,真的不必再隨了

文/夏莫

01、卷首語

友情就像是陳年的酒,時間越久,會越醇香。但是,這壇酒也需要密封好。沒有密封好的酒,時間不用太久,就已經變了質。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有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國。人與人之間相處,常用“禮尚往來”的方式,去維繫和經營一段珍貴的友情。

婚喪嫁娶,孩子考上大學,過生日等等都會有宴請賓客的習俗。“隨份子”成了一種傳統的風俗。

但是,有些“友情”,只是幾面之緣,點頭之交,可是對方的請柬還是遞到你的手裡。只為多收取一份“份子錢”。

人到中年有很多並不熟悉的社交,真的無需維護。以下幾種禮錢真的不必再隨了,不值得。

02、許久沒有聯繫的人,沒友情

在生命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遇到知心人,滿心歡喜,因為人生路上從此多了一盞明燈。

就如盧思浩在《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中寫道:“很開心你能來,不遺憾你走開。”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遇見的人,都會對你真心相待。

如果,一個人許久沒有聯繫你,你們之間沒有友情,其實不必再往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要想得那麼複雜,也沒有必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如果,一個人很久都沒有與你聯絡,而你也幾乎都記不清對方的樣子,突然給送了請柬,也可以當做視而不見。

人到中年,不用害怕失去一個朋友,因為人生中能與你有更多交集的人本來就不多,這種有事才想起來讓你隨份子的人,未必對你有多麼真的感情。

與其維繫這種低質量的社交關係,不如斷舍離。

人生路上,不必和所有的人做朋友。有理解你、支持你、相處舒服的幾個朋友就足夠。

如果,一個人許久沒有聯繫你,卻讓你隨禮,不用不停地為難自己,選擇拒絕,是一種理智的活法。

03、人品不佳的人,不必再來往

人品不佳的友情就會像變質的蛋糕一般,如果不及時清理,它會污染你原本潔凈的交際圈。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寫道:“友情的敗壞,是從利用開始的”

人生路上,“朋友”的請柬,會讓你看到一段感情的真面目。

圖利者圖你的份子錢;圖虛榮者會在你面前炫耀他的人生;圖你幸福者,會讓你看看他目前的窘境,讓你再伸把手拉他一把。

很多人,下張請柬或許目的並不單純。人品不佳的人,往往會通過“宴請”,聯絡感情,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

與你三觀不合,不是一條路上的朋友,就不要再處處體恤,與之有人情往來。該斷則斷,不與其來往,離得越遠越能保證自己安全。

羅蘭在《羅蘭小語》中曾說:“一個人太倚重友情,那他從友情所得來的並不是快樂,而是更多的苦惱。”

人到中年,對於低質量,讓你苦惱的社交,無需給自己添堵,不必與之來往。

04、貪圖小利,內在修為不夠的人

魯迅《魯迅雜文選》中曾說:“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人到中年,遠離愛佔小便宜的人。總是想佔小便宜,隨份子的時候,你給他五百紅包,你有事情的時候,他回三百。

看似是維繫着“禮尚往來”,可實際上處處都是算計。與什麼事情都斤斤計較的人在一起,會覺得很累。

如果,在人際交往中,獲得的都是不好的體驗,那麼這段感情沒必要維繫下去。

面對在“份子錢”上貪圖小利的人,趁早遠離。因為,愛佔小便宜的人,往往是內在的修為不夠。

一個人,內在修為太差,貪圖小利,將來在人生路上,他可能會為了更大的利益傷害你、算計你。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來是相互取暖,若一個人總是想從你身上獲得更多的利益,不必一直委曲求全。

學會與貪圖小利的人,斷舍離,你會活得更加輕鬆。

05、總結

人到中年,有些人,不必聯繫了;有些禮錢,不必再隨了。

約瑟夫·艾迪生曾說:“快樂人生的三個必要元素是,有要做的事、熱愛的事及盼望的事。”

人的年齡越長,越明白取悅自己遠比取悅他人要好得多。對於那些世界邊緣的人,若沒有真心想要靠近,就乾脆捨棄。

人品不佳、總是愛佔小便宜的朋友,也不必與之有太過密切的禮尚往來。沒有人會一直吃虧下去,你也沒有義務一直寵着、慣着他人。

經營關係越是平等,利益越長久。

對於那些無法維持下去的感情,那些註定要與你漸行漸遠的人,就不要再隨禮,不要對這樣的感情有任何的期待了。

人生,終究是需要我們自己在世上行走的。低質量社交,不僅不會幫你,還會拖垮你。遠離低質社交,放棄無需隨的禮,留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讓自己快樂吧。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註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