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01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真人真事的故事:
在一個大城市,有一位70多歲的經濟學退休教授,退休後每個月能拿15000元退休金,名下還坐擁兩套房、100萬存款,不過他的子女卻很忙,教授的衣食起居一直都是由保姆楊阿姨打理着。
這個楊阿姨有五十多歲、每個月可以拿到7000元的工資,平時幹活認真心細對待教授也是體貼有加,而在花甲之年裡教授也因為有楊阿姨的陪伴日子過得充實了不少,在教授的眼中他認為楊阿姨雖然是來自農村、但做事乾淨整潔也非常勤快。
所以呀,他就跟楊阿姨說“我覺得你這個人真不錯,要不咱倆搭夥過日子吧,你以後也不用回鄉下了,我們結婚,你照顧我,就這樣我們一起相伴晚年吧”,本以為楊阿姨會答應卻不曾想人家是果斷拒絕了。
這個時候教授就有些想不通“我都沒嫌棄你來自農村,難道你還嫌棄做教授夫人嗎”
楊阿姨則告訴教授:“謝謝你能這麼看重我,可是我不想和你結婚,我現在在這裡做家務照顧吃住你每個月會給我7000元工資,可是如果我和你結婚了你還會給我開工資嗎?你頂多呀給我些買菜錢,我現在每個月7000元工資、一年至少可以存六七萬給我兒子買房,如果我們結婚後拿錢給我的兒子買房,那個時候你就會覺得我在貪圖你的錢財、占你便宜了”。
說完這個故事很多人覺得“楊阿姨哪裡是保姆呀,簡直就是經濟學的大咖”,當然也有人透過故事感受到了“妻子連保姆都不如”這句話,其實現實生活當中很多妻子都在經歷這樣的狀況,她們每天起早貪黑、任勞任怨、省吃儉用,但不管你每天做得有多好、彷彿在丈夫和家人的眼裡“你就是那個吃閑飯、佔便宜的人”。
02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老公和老婆一天的區別”短視頻給人的感悟很深,視頻很短卻直戳人心:
老婆的晨間
6:40分,老婆先起床,洗漱,然後急急忙忙做早餐
早餐做好了,先叫孩子起床,給孩子換尿不濕,穿衣服,給孩子洗漱
先喂孩子吃飯,出門送孩子上托班,然後上班
老公的晨間
起床,吃早餐,出門上班
老婆下班後
接了孩子,買菜,做飯
老公下班後
“飯還沒做好啊,都這麼晚了,真是的”
然後往沙發一躺,玩手機
晚飯時
老公先吃
老婆喂孩子
吃完飯後
老公躺着,玩手機
老婆收拾碗筷、洗碗,收拾廚房
老公躺着
老婆整理客廳
整理好家務後
老公繼續躺着
老婆洗衣服,給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覺
(這就是我和老公一天的區別)
…
很多人都不理解婚姻里“老公要對老婆好”,教育里“爸爸要對媽媽好”,但大家又可曾想過“婚姻給女人都帶來了什麼”,是結婚後攢錢買房?生娃後身材走形?捨不得吃喝還是為了家務活忙前忙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丈夫自認每月掙的萬八千是在養家,其實真正養家的是身後那每天忙忙碌碌的妻子,如果沒有妻子打理家務、接送小孩,照顧老人,在外打拚的丈夫又豈能安逸地享受事業的成功?
03
妻子是家庭的風水,可以直接決定一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包括教育)
有人說,男人的生活質量是什麼樣就在於他娶到了一個怎樣的老婆,娶老婆也更像是男人的二次投胎,因為老婆可以直接決定這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前幾天中秋回家時聽說表哥又升職了,而大家在談及表哥時所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討到了一個好老婆”。
怎麼回事呢?
以前的表哥就是一個混吃混喝的啃老族,在父母身上的索取也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感恩,短短几年就把原本不錯的家庭敗得精光,在街坊鄰居的眼裡“他就是個不學無術的混小子,誰跟他結婚誰倒霉”。
別看錶哥啃老啃得讓人戳脊梁骨,但是對女朋友確實是心細的沒話說,和表嫂結婚也是偷偷領證,雖然對於表哥表嫂的這段婚姻大家都不太看好,但表嫂並沒有在乎外界的閑言碎語,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關愛,給予表哥工作上的引導和鼓勵。
表哥說“有一次你表嫂去同學聚會我騎着電動車去接她,遠遠就看見同學之間有說有笑、但我就是不敢過去,怕給她丟人,而你表嫂發現遠處的我並沒有避諱,而是很開心地小跑過來拉着我的手對大家介紹道“這是我老公”,那驕傲的樣子成為了我生命中最美的那道光,所以我有什麼理由不上進,不給你表嫂打拚出好的生活質量呢”。
那一刻,我又開始相信愛情、期待家庭的溫暖…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愛是相互的,如果你不對妻子好、又談何“旺夫”之說呢?
04
最忌諱說“死”的徐奶奶原來還經歷了這樣一段故事:
徐奶奶是我外婆娘家的表親,聽說徐奶奶年輕的時候脾氣很差、還”咒死了”她的女兒,直到如今徐奶奶也很少和另一個女兒走動,因為曾經的傷疤在另一個女兒身上就像是路燈一樣痛徹,其實剛得知徐奶奶咒死她的小孩時,不明起因的我還曾有段時間喊她為“老巫婆”,直到如今已為人母后才知道徐奶奶所經歷的無奈和苦楚。
聽外婆說,徐奶奶和丈夫的婚姻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丈夫好賭、家裡有錢的東西基本上都被敗光了,兩個人一共孕育了兩女一子,大女兒從小就勤快又懂事、二女兒雖然幹活不多但也讓人省心,不過隨着小兒子的出生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因為重男輕女的原因小兒子從出生開始但凡有一丁點沒有照顧好就是被打被罵,徐奶奶也在憋屈的生活下時而對兩個女兒發泄情緒。
有一次,徐奶奶讓大女兒和二女兒去抬水、大女兒不從,再加上旁邊小兒子的哭鬧不止,徐奶奶則情緒崩潰地說“不聽話就死在外邊別回來了”,那個時候大女兒剛好7歲,正是貪玩、也是渴望被關愛的年紀,帶着不滿的情緒結果腳底打滑直接掉進了村裡公用的大水井,等到二女兒哭着叫來大夥時早已是回天乏術,而徐奶奶已是目光獃滯地看着井裡、嘴裡不停地念叨“都怪我、都怪我…”
可能很多人覺得徐奶奶說話太惡毒、脾氣也不好,但有哪個人一開始就是壞脾氣呢?如果徐奶奶的丈夫能對家庭多一些關愛、妻子多上些心,相信徐奶奶的內心就不會那般委屈、甚至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如果說妻子是家庭的風水、那麼丈夫就是引進風水的大師,不管是相守也好、教育也罷,一份關懷一份幸福、你所投注的幸福最終體現的都是生活的姿態。
女人呀,真的很不易,尤其是現如今的媽媽們,她們在家要賢妻良母、在學校要多才多藝,在職場要才華橫溢,在丈夫面前還要貌美如花,這些如鐵一般的“女強人”姿態並非是為了獲得外界悅耳的讚美,而是為了“把日子過好”,瞧瞧,這是多麼純粹的目標!
最後,願全天下所有爸爸都能多回頭看看,相信懂得對媽媽好的爸爸也容易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我是蘭媽,專註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