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到四十,那是中年期的開始。
四十歲的人生,就像是一碗葯,當你一點點品味的時候,你會感覺到特別苦澀。而當你大口吞咽時,你會感受到苦澀後的甘味。
所謂“是葯三分毒”。四十歲這個時期對於我們來說,既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危機。倘若我們不能通過這次考驗,那我們的未來也不會太好。
人生的每個過程,都不是獨立的,而是一環扣一環的。你的早年怎樣,你的中年便怎樣。而你的中年如何,你的晚年便如何。
在中年期,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會向人襲來。這個時候,我們就該做好準備,也要看透這些問題的本質,不要被其所迷惑。
當人到了40歲後,如果身邊出現這幾個“信號”,那證明不幸將至,別掉以輕心。
02
40歲後,如果瀕臨失業,證明不幸將至。
在如今這個社會,其實出現了這麼一個“職場定律”,那就是“中年失業定律”。
很多人會說,為何中年人會失業呢?
很遺憾地說,隨着社會的發展,如今很多企業都喜歡招聘年輕人來幹活,而不怎麼喜歡上了年紀的中年人。
因為中年人容易出現問題,而且做事效率也沒有年輕人高。所以,企業便會拋棄一部分升不上去的中年人。
我們都明白,如果人們在40歲前還是原地踏步,那他們就只能準備捲鋪蓋走人了。
生活很現實,世道很殘酷。沒有人會念及你付出了什麼,別人只會看重商業的效益。倘若你失去了價值,別人就會一腳踢開你。
當人40歲後,如果事業安穩,那自然沒問題。可是,倘若失業危機靠近,那一切的禍患就來了。
03
40歲後,如果出現家庭矛盾,證明不幸將至。
為何40歲後,家庭會頻頻出現諸多的矛盾呢?
首先,跟上文談及的“失業”有關。當一個家庭的成員失去了工作,那這個家庭的收入就會減少,矛盾就會出現。
其次,便是婚姻危機的出現,影響了家庭的和諧。因為婚姻的關係,它是家庭關係的核心。所以說,它變得怎樣,家庭就會變得如何。
人到中年,要想解決外部的問題,那我們就該先解決家庭內部的問題。如果家庭危機愈發嚴重,那我們終究過不好往後餘生。
家庭和職場不一樣,當我們年邁的時候,自然要退出職場。可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生活在家庭中。因此,家庭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對家庭的情況掉以輕心,否則就會招惹一連串的禍患。
04
40歲後,如果小人圍繞,證明不幸將至。
在職場中,為何你總是混得狼狽,總是憂愁度日?
在生活里,為何你總是忐忑不安,總是戰戰兢兢?
因為江湖中的小人特別多,我們終究會受到小人的影響。更何況,在這個世上,小人終究佔了一定的比例,比君子還要多。
你遇到了一個君子,這是你的幸運。而你遇到了一群小人,那你也不要驚訝。因為君子稀少如金,小人泛濫如銅,這兩者本就不是一個等次的人。
當我們的工作受到小人的影響時,我們會被他們牽着走,甚至被他們打壓排擠。
當我們的生活受到小人的影響時,就連我們的家庭也都會被波及,一切都往消極的一面發展。
擺脫小人,就是在擺脫危機的風暴眼。而靠近小人,就是在靠近危機的暴風圈。
05
40歲後,如果身心有問題,證明不幸將至。
對於中年人來說,最重要的,也許不是錢財,而是一個人的身心。
身體和心理,這一外一內的存在,是我們立身於世的根本。沒有了健康的身體,那一切都會嗚呼哀哉。沒有了健康的心理,那身體也不會健康。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感覺到憂愁。這,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過分憂愁,到最後只會讓我們的心理出現問題。
為何如今中年人患抑鬱症的情況會愈發增多?就是因為中年人的壓力過大,心理防線崩潰,最後墮入到了陰暗的深淵當中。
做人,不能讓心理出現問題,這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倘若心理和身體有問題,那就算有着萬千的錢財,那又有何用呢?
06
寫到最後
從40歲開始,每個人都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問題,而我們也需要做好一定的準備。所謂“有備無患”便是這個道理。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時代,社會的變化永不停息,沒有人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也沒有人能預測到明天會變得怎樣。
倘若我們缺少了一定的準備,而是渾渾噩噩地活着,那我們就容易越活越悲哀。
中年期,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程。只要我們能夠邁過這個坎,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愈發美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