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原厚道至極的彩禮習俗

2025年05月28日11:42:07 情感 1786

近二十年來,彩禮平均以一年一萬的速度快速上漲,很多地方的彩禮已經到了讓人不能接受的地步。山西太原的彩禮,在二十年前,也就四五萬,現在二十萬左右是基礎,多的就奔三十去了,並且這些年,對於彩禮的老規矩,都因為人口流動的加快,習俗開始相互影響,很多都慢慢的被打破了。以前的山西中部一帶,對於彩禮是有約定俗成的規矩的,尤其是老太原人,非常講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娘家不能截留彩禮,不管婚前談了多少彩禮,最終都要以陪嫁的形式讓姑娘帶回去,誰也不敢截留,因為太原結婚當天,送親的人要帶着各色陪嫁品送新娘到夫家,其中一個重要的物件就是陪嫁禮單箱子的,俗稱“壓箱底”的那個箱子,箱子里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陪嫁禮單子,這個單子非常重要,新娘到了新房落床後,第一件事就是要開箱子,取出來這個陪嫁單,由總管面對所有親戚朋友唱禮單,這個禮單上必須清楚的註明婆家彩禮給了多少,衣服錢給了多少,婚前準備買衣服花了多少,買首飾花了多少等等,最後剩了多少,會精確到元角分,並且會特別申明剩餘的錢完璧歸趙帶回來了,這就完了?不,這只是普通人家的禮單,家庭條件但凡差不多點的,會另有陪嫁,就是會“加”,即返還回彩禮之外娘家會加一部分,註明陪嫁了什麼,錢多少,車啥樣,首飾幾件,也有很多條件好的人家嫁姑娘,就不是“加”了,而是會“翻”,也就是比如男方給了20萬彩禮,除已經花銷了的,我娘家陪嫁的錢會給你翻倍帶回來,給姑娘帶40萬來做陪嫁,這40萬就是小夫妻家庭生活的啟動資金。這彩禮無論是原封不動帶回,是加還是翻,都是娘家對孩子的支持,更是娘家給姑娘在婆家長的臉和在婆家說話的底氣,也是在昭告所有親朋好友,女方家不佔夫家的便宜,甚至給小兩口把日子過好幫襯了一把。總而言之,婚姻就是兩個家庭對兩個孩子未來生活的幫襯。娘家如果條件一般,沒有給多餘的陪嫁,原樣帶回,這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娘家截留了彩禮不給帶回去,那這家人在親朋好友街坊四鄰嘴裡,就臭了,拿太原話講“這家不是好人家”,這是對一個家庭人品和家風最大的侮辱,是很丟臉的。


老太原厚道至極的彩禮習俗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武漢老兩口趕到上海見到失聯14年的兒子:“爸媽不怪你……” - 天天要聞

武漢老兩口趕到上海見到失聯14年的兒子:“爸媽不怪你……”

極目新聞通訊員 唐時傑14年,足以讓青絲染上霜白,足以讓青澀的少年長成大人,卻不能讓父母忘記孩子的眉眼。5月25日,當吳爹爹和老伴輾轉趕到上海見到兒子吳某某時,得知父母一直在牽掛自己,他泣不成聲。5月27日,兩位老人回到武漢後,來到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球場街派出所贈送錦旗,感謝民警幫他們找到了失聯14年的兒...
從不走動的親戚,家裡有事要隨禮嗎? - 天天要聞

從不走動的親戚,家裡有事要隨禮嗎?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久遠的往事我父親生前是援朝退伍才分配來丹東轉來大連的,所以我們家親戚都不在身邊,有的在山東老家,有的在千里以外的城市。父母不是有錢人,所以“富在深山有遠親”根本不存在。父母那一輩,遠親幾十年都不和我們家來往,比如山東的幾
63歲阿姨自述:跟親家公搭夥8年,雖沒領證但我們也過得舒心滿足 - 天天要聞

63歲阿姨自述:跟親家公搭夥8年,雖沒領證但我們也過得舒心滿足

秋葉戀歌"張大姐,聽說你和老李搭夥過日子都八年了?這事兒真的假的?"村口的王嬸一臉好奇地問我。我抿嘴一笑,手裡繼續擇着菜,"日子嘛,就是過,能過舒坦些,何必跟自己過不去?"這話說得輕巧,可當初若不是兒子媳婦去城裡買房子,把孫子也接走了,我和
保姆的修養(571)是算計還是計較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71)是算計還是計較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垚敏的工作告一段落,她按照原定的行程,要去陽朔,之後轉海南,過完年初五回來,還打算去長白山。她完整的假期也不多,哪裡都想去。
判斷一個女人愛不愛你,準確率十有八九 - 天天要聞

判斷一個女人愛不愛你,準確率十有八九

這人談感情啊,總琢磨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這可咋整呢?心裡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七上八下。想知道一個女人是不是真心喜歡你,這裡頭門道可多了。難道就沒個靠譜的法子?其實裡頭暗藏玄機,就看你能不能瞅准。過日子就得把這事弄明白,不然心裡老是疙疙瘩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