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要手無寸鐵

2024年05月11日20:35:14 情感 1373

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要手無寸鐵 - 天天要聞

ISTJ的老公,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

一個人不成功,是因為既沒有對別人心狠,也沒有對自己心狠;

深以為然。

我自己想了想,這句話擴展開講,就是你想發財,想成功,要麼死磕自己,折騰自己,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像孫悟空一樣,用金箍棒在天庭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要麼你就是敢於“琢磨人”,敢於深挖別人的需求點和痛點,然後用自己的一套產品,和商業社會的賺錢邏輯,滿足對方的需求。

這個時候,你就別講什麼親情、友情、愛情,老鄉情、同事情了,一切都從利益角度出發,一切都從交易思維入手;

冷麵無情,公平合理,不被任何人道德綁架,也不給任何人討價還價的機會!

這就是心狠!

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要手無寸鐵 - 天天要聞

比方說,有些女人(換個性別同理),明知道自己老公在外沾花惹草也不分開;

原因就在於心軟,心軟的原因就在於,喜歡聽別人說什麼,別人說你不能和老公鬧僵了,否則婚姻就不保了,她就信了;

那麼她在這段婚姻里,就必然受管制,受折磨;

既沒有主心骨,不敢狠心分開,也不敢和老公鬧翻臉!

然而,心不狠,就站不穩!

你和曾經的同事,一起去競爭一個升職加薪的名額,一起爭取一項資源,你心不狠,那麼可能原本屬於你的位置和機會,就會被別人拿走!

你想發財變富,卻總是猶猶豫豫,拘謹膽怯,眼看着不如你的人,都滿面春風,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你卻錯過了一波又一波的機會,那你註定和財富沒緣分。

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要手無寸鐵 - 天天要聞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

人的首要法則,是維持生存;人的首要關注,是關注自身。人一旦達到理智年齡,對採取何種適合自身的生存方式而言,他就是唯一的法官;

很多人受夠了職場領導和老闆的氣兒,總想着自己干點什麼;

你嚮往着月亮,卻也要受制於生活的六便士;

你打算白手起家,你渴望找到適合自身的生存方式,這都沒問題,但你不能手無寸鐵;

“嘴軟心硬”是必須的。

這個社會,需要表面的禮貌和文明做“遮羞布”,實則內里還是遵守着叢林法則,弱肉強食。

嘴軟,不是不懂得拒絕,而是拒絕得要堅定且不刻薄;

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要手無寸鐵 - 天天要聞

心硬,是表面溫情下的決絕狠辣!

一個人從底層爬上來,從此翻身做主人,需要的是一場漫長且艱辛的‘戰鬥’;

為什麼?

因為你的父母,需要你少惹事,盡量安穩度日,給他們一顆定心丸;

你周圍的親戚朋友,也幾乎不願意見到你的發跡和成功;

只要你想好,一定會面臨來自各方面的阻力。

很多時候,阻礙你成功的,不是外面的環境,而恰恰是你身邊的一群人。

當你手無寸鐵時,你是無法“支棱”起來的,你必須慢慢熬,你甚至還要學會借力打力。

為什麼很多人,已經是成年人,應對很多人和事,還是懵懵懂懂,稀里糊塗的?

原因就在於,他們不了解人性,同時又缺乏必要的場景,去歷練和積累經驗。

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要手無寸鐵 - 天天要聞

你以為你躲過了同事的嫉妒,躲過了同學的刁難,躲過了親戚的算計,你就高枕無憂了?

不會!

生活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是殘酷無情的;

就是一個難關,接着一個難關的;

就像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一樣。

如果你是普通人,卻沒感受到生活的暴風雨,要麼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要麼是你根本就不是普通人。

當生活向你揭露殘酷一面的時候,別說你還沒準備好;

別以為你暫時的妥協和容忍,能換來別人的另眼相待;

你要隨時做好失去一切的準備,能準備多少是多少!

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要手無寸鐵 - 天天要聞

在草台班子里,和善於算計的人周旋過,在利益爭鬥時,觸碰過別人的逆鱗;

只有接觸過不同的人,經歷過不同的事,你才能知道這個社會的血腥和無情,才能了解它的非黑即白。

你把自己封閉起來,對人性一知半解,對外面的花里胡哨和汲汲營營,更是兩眼一抹黑,又力所不及,那你還白手起什麼家啊?

成功的人,能成功,就在於他們早就對這一套熟諳於心了;

只有心狠心硬,信人性,不信人品,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

你如果認知水平還在低位,遇到一些事還不知道怎麼應對,父母和親戚說什麼你信什麼,男女朋友怎麼PUA你,你怎麼來,那你真的快無可救藥了。

只有你具備了很好的辨識能力,又積累和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硬實力時,你才能拒絕成為別人的‘血包’,拒絕被別人拿捏和操縱!

END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中年夫妻禁慾生活真相:原來床上無戰事,根源不在兩腿間! - 天天要聞

中年夫妻禁慾生活真相:原來床上無戰事,根源不在兩腿間!

多少中年夫妻的夜晚,早就失去了身體的溫度?躺一張床,各玩各的手機,彷彿合租十幾年、連吵架都嫌浪費口水的室友?要我說,這事兒跟那方面"行不行"關係還真不大。孩子?純純的第三者! 沒孩子前是你儂我儂,孩子出生立馬變身"三陪爸媽":陪吃陪玩陪讀到
當下男性擇偶標準已然改變 - 天天要聞

當下男性擇偶標準已然改變

文:wm會飛的魚(原創)圖:網絡大家好,我是會飛的魚,感恩網絡讓我們相遇,願你能在我的字裡行間,找到自己的內心共鳴。在傳統婚戀觀里,男性擇偶的標準往往被簡單概括為“年輕漂亮、溫柔賢惠、會持家”。然而,隨着社會結構、經濟環境以及性別觀念的演變
活到一定年紀會明白,無論人再有能耐也必須活出4種人生意義 - 天天要聞

活到一定年紀會明白,無論人再有能耐也必須活出4種人生意義

文/李子聊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是很多人都想弄清楚的。或許很多人完全就沒有答案,以及不想探究。 叔本華雖然說,人生並無意義,但其實他作為哲學家,也是儘力的為他自己的一生賦予意義,至少他留下了一個哲學體系。現在,大多數的老年人,究竟是活在
你以為的“不多”,其實重如千斤 - 天天要聞

你以為的“不多”,其實重如千斤

一、數字背後的分量總有人說,三十萬、五十萬不算啥,張口就是一兩百萬,聽着好像稀鬆平常。可真要把這些現金實實在在擺在眼前,你才會懂,這串數字背後藏着多少個日夜的積攢。 每個月存三千,整整熬三年,才能勉強摸到十萬的邊兒。
他承認婚內出軌,發文道歉 - 天天要聞

他承認婚內出軌,發文道歉

7月8日,萬歲山景區NPC藍狐狸發布致歉聲明,稱:我懷着無比愧疚與悔恨的心情,鄭重向我的妻子、家人,以及悉心栽培我的萬歲山景區領導和一直陪伴支持我的粉絲們作出深刻道歉。在婚姻存續期間,我違背了對家庭的忠誠與責任,犯下嚴重錯誤。這不僅深深傷害了一直信任、支持我的妻子,也讓關心愛護我的家人承受痛苦,令始終支...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 天天要聞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男人的下一任總比前任好,女人的下一任總不如前任”——這話像句流傳很久的情感總結,帶着點過來人的篤定,又透着說不清的模糊。它像給感情貼了張標籤,彷彿愛與不愛早有定數,可往深了想,這標籤底下裹着的,其實是不同的情感視角,而非什麼必然規律。 男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着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着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着應下了——畢竟老人盼着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