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群聚還是獨行?一場社交實驗揭示背後真相!

2024年02月08日15:45:19 情感 1168

揭秘!群聚還是獨行?一場社交實驗揭示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曾有人一邊喝着酒一邊與人感嘆,發現了嗎?沒能力的人,多半獨來獨往,有社會地位的人,成群結隊。

乍一聽,似乎覺得挺有道理,但仔細琢磨一下,卻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揭秘!群聚還是獨行?一場社交實驗揭示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首先,我認為“沒能力的人”與“有社會地位的人”的劃分就十分模糊

一個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因為一個人的某些能力不足,就認定這個人沒能力。

而社會地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並不是簡單的可以用能力來衡量的。

所以,這一觀察,顯得很片面。

揭秘!群聚還是獨行?一場社交實驗揭示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其次,這種觀察其實暗示了一個很深的偏見:一個人如果獨來獨往,就說明這個人沒有能力。

反之,如果一個人身邊總是有很多朋友或者合作夥伴,那就說明這個人有能力。

這種觀點在某些社交類的書籍里經常可以看到,然而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

馬雲曾說:一個成功的人永遠不會在別人面前顯示他有多麼成功、多麼厲害。

相反,在馬雲的合作夥伴以及阿里巴巴的團隊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合作,共同追求一個目標。

而馬雲本人也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他並不喜歡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就。

所以,獨來獨往的人並不一定就是沒能力的人。

揭秘!群聚還是獨行?一場社交實驗揭示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再者,有些人可能因為性格內向或者喜歡安靜而選擇獨來獨往。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

在中國古代的詩人中,很多詩人都是孤獨的行者,他們獨自在山水間遊走,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些詩人雖然獨來獨往,但他們的詩歌流傳干古,顯示出了深厚的能力和才華。

揭秘!群聚還是獨行?一場社交實驗揭示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社會地位也並不是人選擇群聚的唯一理由。

人是有思想、有靈魂的生物,與人結伴可能是為了追逐現實利益、享受權力地位、增進心靈共鳴等各種原因。

當然不排除追逐現實利益與享受權力地位的可能性。

這些或許在某一階段有明顯的效果,但是不可能佔據人生的全部過程和最終歸宿。

揭秘!群聚還是獨行?一場社交實驗揭示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比如楊絳先生一生安於平凡、低調著書立說、安享晚年、自在生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沒有過多的在物質利益與名利場上耗費心血和時間,看似隨大流,其實是避免對立的麻煩與憂慮。

總之,“沒能力的人”並不一定就是獨來獨往,“有社會地位的人”也並不一定就是成群結隊。我們應該摒棄這種偏見,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


​【註: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半夜醒來,發現伴侶在做這3件事,說明婚姻已到盡頭 - 天天要聞

半夜醒來,發現伴侶在做這3件事,說明婚姻已到盡頭

婚姻的裂縫,往往在深夜顯現你以為婚姻的結束是轟轟烈烈的爭吵?是撕破臉的離婚協議?不,真正的婚姻盡頭,往往是在半夜醒來時,發現伴侶正在做這些事。年輕時覺得,婚姻是兩個人的相守,老了才知道,婚姻是兩個人的忍耐。白天可以偽裝,可以敷衍,但半夜的舉
緊急!10000000元誤轉陌生人賬戶! - 天天要聞

緊急!10000000元誤轉陌生人賬戶!

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肥西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千萬資金保衛戰”。當日下午,轄區某企業因財務人員操作失誤,誤將1000萬元轉入陌生賬戶。接到報警後,城關派出所立即啟動涉企警情應急機制,僅用3小時便完成追款,全力護航企業資金安全。緊急求助 會計轉錯千萬巨款“我們轉錯了1000萬元!”5月21日,一...
已婚人士必看:曖昧關係中,男女各自在追尋什麼? - 天天要聞

已婚人士必看:曖昧關係中,男女各自在追尋什麼?

婚姻像一座圍城,城裡的人偶爾會望向城外。當已婚男女陷入曖昧時,表面看是相似的情感遊戲,撥開雲霧才發現,男人和女人在這片灰色地帶里,尋找的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曖昧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情感博弈,而參透這場博弈背後的真實需求,或許能讓在婚姻中迷茫的
12歲男孩離家出走,兩天後其父意外去世!眾人急尋找回孩子,父子遺憾未見最後一面 - 天天要聞

12歲男孩離家出走,兩天後其父意外去世!眾人急尋找回孩子,父子遺憾未見最後一面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都市報道5月22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發布一則求助視頻,稱江西萍鄉12歲男孩王某某5月20日離家出走未歸,現其父親發生車禍去世,急尋其回來與父親送別。5月23日晚,萍鄉市陽光救援隊負責人寧偉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王某某20日因玩手機被父親打了,後離家出走。22日上午,其父親送外賣途中發生車禍,送至醫院...
情感專家不敢說的真相:比出軌更傷人的三把暗器 - 天天要聞

情感專家不敢說的真相:比出軌更傷人的三把暗器

女人真正恐懼的,從來不是肢體接觸“最深的傷口往往沒有血跡”——毛姆成年人的世界裡,真正的傷害從來不是明面上的冒犯。那些藏在細節里的輕視,裹着糖衣的控制,比直白的越界更讓人膽寒。一、當“視而不見”成為慢性毒藥飯局上打斷她說話的人,和偷摸伸咸豬
我媽結過三次婚,掙了400多萬,60歲這年她卻帶病回來找我養老 - 天天要聞

我媽結過三次婚,掙了400多萬,60歲這年她卻帶病回來找我養老

"你替我養老,我把房子留給你,400萬也歸你。"六十歲的母親坐在我家沙發上,面色蠟黃,語氣卻篤定。我愣在那裡,看着她消瘦的身影和疲憊的眼神,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十五年了,整整十五年沒見,她突然出現,帶着病和錢,要我贍養她。1986年,我出生
文字比語音更傷人,你的昵稱可能正在傷害對方 - 天天要聞

文字比語音更傷人,你的昵稱可能正在傷害對方

手機屏幕亮起來那一瞬間,對話框里的那個很親密的稱呼總是能讓心裡猛地抖一下。在當今這個靠表情包來表達表情、憑藉輸入法去傳達內心感受的時期,微信的聊天框就如同一個能夠映照出各種情形的鏡子,將人際關係中那些不太顯著的界限都清晰地映照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