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和睦相處,是一門學問,要做到人人無話可說,人人稱讚,是不容易的。有時離得太遠了,關係會變淡了;有時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又來了。但人們常說,遠是香、近是臭似乎與這說法又矛盾。
人生如尺,要有度。人和人相處,一定要把握度,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否則最後也只能漸行漸遠了。
當親近時無顧忌,但還是保持友好距離
我看過一則寓言,是這樣的。冬天到了,一群豪豬為了生活,都群居在一起。室外雪花飄舞,所以想抱團取暖。然而理想的豐滿敵不住現實的骨感。靠得太近,互相傷害,離得太遠,無法取暖。最後在一位長者的協調下,他們彼此保持一個有效距離,每位的刺彼此相交,但彼此不會被刺到,恰到好處。既不改相互取暖的初衷,又不會彼此傷害,兩全齊美。
生活中,每個人的個體差別,就象上面的豪豬一樣,跟誰走得太近,都會是種傷害,要想和家人、親朋好友和睦相處,就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1999年,中國上海,清晨在人民廣場的新歌劇院共舞,歌劇院由法國建築師CHARPENTIER設計。
人們常說,送人玫瑰之手積久留有餘香。然而我們沒有仔細觀察,玫瑰花朵可以相擁而生,但它的花枝卻不能相親相愛,因為他們也帶着刺兒。
現代人習慣張揚個性,以自我為中心,殊不知任何人之間言語上不注意,金錢上沒分寸,行動里不知尊重,時間久了,誰都會遠離,這好比一個杯子,即便你放滿茶葉,畢竟經不住多次的熱水沖泡,濃釅時大家喜歡,久而久之淡了,連白開水也不如。茶葉好比我們的熱情,開水好比時間,我們在熟悉的人、親近的人的眼裡,你的熱情是有限的,經不起歲月的沖刷。
時間會告訴你一切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保持一定距離,生活更愉快。伴侶之間,給彼此留一點空間,夫妻相處之道,也就是把握夫妻間相處之道。夫妻之間,關係很親密,但這並不意味着兩者之間就不能有些小秘密。特別是在興趣愛好上有差別的夫妻,不能強求對方要和自己有一樣的愛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認同對方的喜好,然後有各自的朋友圈子,和睦愉快相處。
和子女相處,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有界限、有距離、有聯繫、有守望。什麼叫一碗湯,就是太熱而燙到他們,太冷而涼了心意,適度即可。
和親人相處,始終有份恭敬心,親情,是難以割捨的情感,無論是姻親還是血緣,都是一世情緣。和親人相處,不要太隨意,一定要有恭敬心。獲得親人的幫助要感謝,親人有難處也要及時提供幫助。每個人心中都有不願被別人涉足的角落,尊重它就是尊重你們的親情。
和誰相處,必須保持一定距離
《西遊記》里的口頭禪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就要求對待長輩始終心存敬畏。
從前有一個長房子弟中舉,他中舉時已是而立之年,返鄉後被隆重接待,他很是得意。但在祠堂上香之後,他必須依輩份拜見長輩。當他向一個又一個年齡比自己小輩份比自己高的小孩們拜見時,心生不滿。他覺得自己考取功名還要向小孩敬禮,這也說不過去,於是生悶氣。書僮問明原因,哈哈一笑,說這還不簡單,你明日去見族長,叫他把你輩份升上來,不就什麼都解決了。
舉人說明來意,族長什麼也沒說,叫他把房下長輩長者,都請到他家,然後修改家譜,幫他升上輩份。酒足飯飽之後,族長翻開祖譜,問舉人,你是想升一輩,還是升兩輩呢。舉人說,族長看着辦。族長說:升一輩,你可以叫老爸為大哥,升兩輩,你可以叫你爺爺為大哥。
舉人聞言,目瞪口呆,連忙道:族長,我知錯了,不升不升……在親人的眼裡,我們早已定格,無論你有多大成就,你始終無法破格。
和朋友之間,時刻牢記無所求,真正的友情是純粹的,不帶功利的。不要以為你們親近,就可以肆無忌禪。否則,你就沒有朋友。
和陌生人之間,見人宜說三分話,君不見賢文道:逢人且說三分好,未可全拋一片心。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說水沒味道,而是始終不變味。
適合最好,你喜歡的不一定喜歡你
不要試圖窺探別人的隱私,說話留有餘地,不能強人所難,說話不能不看時機。所以和任何人都不要走得太近,給自己留一點緩和的餘地,給別人一些迴旋空間,這也許就是最美的距離了。不必靠太近,避免傷害,各自都有各自的獨立生活;不必離太遠,避免疏遠,我們的生活圈還存在許多交集。
適當的距離產一定會生美,其實就是,彼此尊重,彼此珍惜。人生那能全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朋友,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