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是1912年提出,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國在1950年5月1日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才真正徹底廢除一夫多妻制。
這也是老一輩人非常認可的婚姻制度,事實也證明,這樣的婚姻制度無論是對於女性的尊重,家庭的和睦,社會的穩定都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時過境遷,許多年輕人已經不買賬“一夫一妻制”,特別是從90後開始,無論是從衣食住行,還是社會發展,都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對於婚姻的方式,婚姻的態度,也開始不再人云亦云,有了自己的認知和看法。
第一種虛假的婚姻關係,只為給家裡一個交代
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新鮮事物也越來越包容,同性戀已經被社會所接受,誰都有準求幸福的權利,為什麼偏偏只能喜歡異性呢?我身邊就認識許多同性戀,一起同居,一起努力工作,一起生活,和普通夫妻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家裡老一輩不能理解,也無法接受,那要怎麼辦?找那些同樣是同性戀的男女進行形婚,這樣給既能給父母一個交代,私下裡也能各過各的,不用委屈自己去真的找一個異性結婚,那對雙方來說都不公平。
第二種不結婚又想傳宗接代
現在為了宏觀提升社會人口增長,現在已經開始實施不需要結婚證就可以給孩子上戶口的舉措,就為了以下這類人群方便。
社會上有這樣一群,他們不想有婚姻的枷鎖,卻又想有自己的孩子,高凈值人群中這樣想法的人尤為突出。有些是女強人,覺得生活中完全可以沒有男人扶持,自己一個人就能過好生活,自己同樣有能力,一個人來撫養孩子,就會通過試管嬰兒的方式來達成目的。
還有一些有錢的男人,無法做到專一,這樣雖然不道德,但確實很現實的問題,有錢人有很多私生子,這在現實中已經屢見不鮮,不會與女性結婚,但是又想要很多孩子來傳宗接代。
還有一些社會上打工的年輕人,無房無車,身在異鄉,兩個人相互取暖,租房同居慢慢產生一些情愫,在出租屋就意外留下愛情的結晶,然而這樣的感情,大多都是無疾而終,沒有走到婚姻就已經散了,留下男人或者女人帶着孩子離開傷心的城市回老家繼續生活。
第三種真正選擇躺平的年輕人
面對動輒幾百萬的房價,天價的彩禮,老邁的父母,以及捉襟見肘的收入,許多當代年輕人選擇了躺平,為什麼要花掉父母半輩子的積蓄去付一個首付,然後套牢自己30年的人生。結婚就意味着責任,和壓力,為什麼不讓自己輕輕鬆鬆地活着呢。
這是當代年輕人非常真實的想法,大多數的婚姻都會影響到人的生活質量,所謂為什麼不直接選擇不結婚。
說白了,如今婚姻的代價越大,也是越能激發出人的反感心理,真的有必要“一夫一妻”嗎?這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