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能一帆風順,有些人走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01
前幾天,遇到一位高中同學。
十年未見,各點了一杯咖啡,在夕陽撫照下相談甚歡,聊起了可愛的班主任,聊起了青澀的愛情經歷,還聊了人生無常。
高中到現在,大家為了各自的生活各奔東西,然而在這10年間,卻有兩位同學先後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一位是因為車禍,當天和男朋友吵架,心情極度不好,過馬路的時候未看兩邊的來車,像散了架的風箏被撞飛了老遠。
另一位因為疾病,突然之間就沒了,走得非常地猝不及防。
我們那個年代又都是獨生子女,可能是為了在這個世界有個牽掛,現在這位同學的父母又生了一個孩子。
我是近些年才回到這個十八線小城市,同學說到這兩位同學的名字,他們樣貌卻還能浮現在我眼前。
①一位長得很漂亮,在那個青蔥的年代,我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第一名,她也總是以第二名第三名的形式緊隨其後。
畢業的時候,記得她還送了一本小說集給我,要不是同學說起這事,我還真忘記了。
②另一位同學,學習成績中下水平,上學的時候就聽說他心臟有些問題,卻因為家庭原因一直斷斷續續地治療,只是沒想到結局這麼慘淡。
02
自從上次跟同學分開後,後來又在網絡上刷了一個讓人流淚的故事。
人在傷心落魄的時候,總會想起一些事,或者一些人。
陝西有一位學生,在查了自己的考研分數之後,知道離自己的學校相去甚遠,此刻他的心情肯定是孤獨無助。
雖說努力並不一定能成功,但真正到了面對現實的時候,內心又確是孤獨的。
這時候,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每次在自己最孤立無助的時候,只有父親會站在他的身後。
想起了往事,還歷歷在目,他於是給自己的父親發去了一條短信:
爸,這次研究生沒考上,但還想再考一年,你知道我的,我可以!
過了好久,沒想到“父親”回信息了。
然而,看到“父親”回話的時候,他卻淚流滿面了。
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三年。
他只是想把自己的心情分享給父親,沒想到卻得到了這樣一份“意外的禮物”。
回復這位“兒子”的陌生人高先生,他在收到這樣的短信之後,起初以為是發錯了消息。
但隨後仔細想想又不像,認真揣摩了好久,還是給對方回復了消息。
鼓勵孩子重拾信心,未來會越來越好,也正是因為這個舉動,溫暖了對方,也溫暖了廣大網友。
其實,現實中有很多人也有類似的生活,都有心靈柔弱的一面,會把親人的號碼留着,就好像留着一份念想和牽掛。
03
那麼,我們身邊認識的人去世了,他的聯繫方式要不要刪除呢?
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有人說應該保留,也有人說可以刪除,都有各自的理由。
①不刪,是因為還想着他。
曾經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說非常感謝現在的電子科技,父親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但和他的語音聊天記錄一直沒有刪除,有時還會翻來聽聽,聽着聽着父親的形象越來越清晰,自己也兩眼模糊了。
為此,他的這個手機一直用了六年,一直沒有丟棄,有時把它當成樹洞也好,看到手機總感覺父親就在我的身邊。
是呀,誰又能捨棄這些美好的回憶呢?
明星鄧超在2018年6月17日,同樣發了一個類似的經歷。
當天,正好是父親節,如果不是空號,我會跟他說很久的話。
在鄧超的眼裡,只要對方不是空號,似乎去世7年的父親正以另一形式跟他對話。
是呀,當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記得你的時候,這時候才算徹底消失。
②也有人表示,還是刪除比較好?
有位網友這麼說:
如果我死了,我還是希望大家把刪除,不希望追悼會從線下開到線上,不管是喜歡我的人,還是討厭我的人,死了就是死了,一句都不會接收不到。
這個過程可能很難熬,不希望有人一直為我悲傷,看到這個號碼或者網名,再產生某種不快樂感,這不是我想要的。
你們忘了我,可能有一點失落,但你們一直記得我,我可能會更難過。
上面是兩種是對“要不要刪除聯繫方式”的不同理解,都沒有對錯之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
面對死亡,我們孤獨無助。
但對親人的思念,看似一種悲傷,其實更是一種愛,活着的人會帶着這份愛更好地活下去。
刪與不刪,答案全在自己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