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37歲的雲南小姐姐找我陪她聊天,順便告訴了我,她對35+未婚的必婚女粗淺的看法。不喜可噴,內心強大。
黎雪姐姐告訴我,其實很多女生壓根不覺得自己會耽誤到35+,一開始20多歲是很多人追求的,而且一直有相親。但確實是不想低就,有些和黎雪小姐姐一樣,家裡全款房全款車,開始找個潛力股住期房確實是不願意的,但後面證明是自己格局小了。之前相親對象超越自己家太多了,還對老婆好,起碼朋友圈是這樣的,就是三周年結婚紀念日送一克拉鑽戒。
有些20多歲沒走到結婚的男朋友是條件非常好的,自己作分的,分手後,不是說還記掛前男友,但是如果再找一個不如前男友的,心裡會膈應。
黎雪姐姐的問題就是太理想化了,要一個精神啊世界啊,物質都契合的男人,其實這個想法是對的,但是執行很難。畢竟黎雪小姐姐就是普通女孩子,又不漂亮,又不扎眼,天花板就是在那,聊過興趣相投的男生,但是人家看不上她。
一來二去就耽誤下來了,年復一年的耽誤,相親慢慢變少,而且相親成功幾率也直線降低,變成了自己沒被對方看上,這個事情是20多歲不可能存在的。有個相親對象說寧可要離異的,也不要35歲還沒結婚的,說黎雪姐姐這樣的女性都不正常。沒辦法,你就在三線,你匹配的男性就是這樣看你,別說掙扎啊,甩頭就走啊,都是網絡爽文。就和刺扎着自己軟弱的地方一樣,受着,無他。
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其實還是不願意承認的,但是昂着頭的,覺得是自己不願低就,可是現實生活是低就都沒那個人在那等自己去低就。
逐漸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靠近自己的男人,水平可以說是自己20歲時非常看不上的類型,一定有硬傷,這個硬傷阻礙了他原定的配婚區間,所以才找自己。黎雪姐姐的前男友就是這樣,小7歲,無房創業男,原生都是坑,覺得如果和黎雪姐姐在一起,可以有一個民宿,可以有一個不錯地段的豪華裝修房子住,而且黎雪姐姐的爸媽也可以給自己助力。處心積慮接近,黎雪姐姐也清楚,但是寂寞啊。
是的,我們聊到寂寞了,這兩年好點,前些年太多人愛秀恩愛,就自己孤家寡人。有個有趣的現實,就是你30歲未婚,所有人看到其他人上來就問:“近來怎麼樣”,看到未婚的你,都愛問:“現在還是一個人嗎?”。加上,和已婚已育的朋友說不上話,懂自己的人真的不多,又長夜漫漫,很容易接受硬傷男的所謂溫暖。
硬傷男,就是讓你回到20歲的被追感覺,他會跑好遠買黎雪姐姐愛吃的鮮花餅,會排隊好幾個小時陪黎雪吃網紅火鍋店,就是陪伴,但是這個情緒價值真的是很值錢。一切都是在等女生心軟,再加點那個事情,壞一點的男生會說不保護了吧,懷了就生,如果你昏了頭,就下嫁了。
很多女生除了父母見老,因為80後來說,如果自己35+,其實父母也60歲了,一個分水嶺就來了,各種問題,還有就是對自己生育的疑惑,自己真的是打算丁克嗎?其實不確定的,還是希望有個孩子給自己養老送終的,難擺脫這種思想。
黎雪姐姐會和處心積慮前男友分手,是家裡介紹了一個相親對象是平頭正臉男,個頭矮點,但是情緒平和,學歷較高,而且全款婚房,兩個人的結合更符合互利婚姻。也算是老天爺開眼,生育也不那麼困難,目前過着有滋有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