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讀書,打開自己的格局。一個人不能滿足於已有的知識,當今社會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一個月不學習就已經像來自外星球。
想要打開自己的格局,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讀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書可以你讓與更多的靈魂發生碰撞,不僅能獲取知識,而且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日積月累會帶給你靈性、內涵、氣韻,養成高雅、脫俗的氣質。
曾國藩曾對兒子曾紀澤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換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與書為友,方能從容淡定,活在當下。
02.對自己負責,種一個幸福的種子。人生路上,難免有傷痛。帶着傷痛的自己,如果一直等着有人來治癒,是很難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的蛤蟆先生,出身優渥,可是父親古板嚴苛,母親懦弱無能,從入學讀書到大學選擇專業,再到畢業繼承家族產業,蛤蟆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由別人決定。
為了得到父親和家庭的認可,他努力取悅周圍的人,可換來的卻是父親祖父的橫加指責和母親的疏遠冷淡。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里,他明明自卑敏感,卻違心地裝着自信和堅強;他內心痛苦迷茫,卻裝着開心和無所謂。抑鬱後,他一度想要輕生。
在心理醫生蒼鷺的引導下,蛤蟆終於認識到自己的人生,必須自己負責,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不能指望別人來救贖自己。終於完成了自我責任的救贖,開始新的生活。
人生海海,與其費力獲得別人的關注,不如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學會與自己對話,做自己喜歡的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用強大的內心迎接人生的風風雨雨。
有人說:“如果難過,就努力抬頭望天空吧,望着望着就忘了,它那麼大,一定可以包容你的所有委屈。”
人生路上,與其等待治癒,不如學會自愈。當歷盡千帆後,你才發現開啟內心幸福之門的鑰匙就在自己手中。
03.懂得寵愛自己,用愛照亮前方。一個人和自己的關係決定了他與外界的關係。所以與自己關係的好與壞,會與外界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
懂得寵愛自己,才會在累的時候停下腳步,難過的時候安慰自己,給自己一個擁抱,一份禮物,少了對自己的批評指責,多了對自己的心疼關懷,把自己從恐懼、焦慮、自責、悲傷中拉出來,更好地面對生活。
懂得寵愛自己,內心才會柔軟,更容易傳遞出愛,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別人是好的,通過行為和態度,持續對自己和別人展現美好。
04.與過去握手言和,給予自己真正地成長。這個世上,從來不缺帶傷的人。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傷痛。
面對傷痛,有的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從小沒有享受過母親的關愛,在家裡,哥哥們買什麼東西,母親都會大方地拿出錢來,而她連買本複習資料都要竭盡全力,歇斯底里。就連讀大學,母親都安排她去念免費的師範學校。
讀書以後,父母的傷害讓她十幾年不與家裡聯繫,再聯繫時,母親已經去逝。十幾年她經歷了一個人的歲月,看到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蘇明玉終於決定與過去握手言和,不僅找回了快樂,也重拾了生活的美好。
蘇明玉的故事告訴我們:想要撫平過往的傷痛,越過人生苦難,最終只能靠自己。
“如果你為自己負責,就會知道你有力量改變環境和自己。”
確實如此,面對過往的傷痛,正視它,才能衝破心靈的枷鎖,不再避開它、掩飾它、否定它。真正成長,就要有勇氣與過去的自己握手言和,更好地活在當下。其實人生所謂活得真實,就是真誠地回應當下的需求。
05.寫在結尾
人生漫漫長路,我們總會受傷,也總會迷茫。但無論什麼時候,請不要忘記真正能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多讀書、有格局、盡量擔待,種一個幸福的種子,努力沉澱,你會發現曾經以為的彎路,會有不一樣的風景;過往的經歷總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願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扔掉悲傷和孤寂,擺脫無助和漠然,和自己的過去握手言和。
生活能拯救的,永遠是自己願意走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