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除了父母之外,最親的人就是兄弟姐妹了。
父母在世的時候,兄弟姐妹經常來往。父母過世以後,很多人認為手足就斷交了。其實則不然,手足情是永遠割捨不斷的。
當你老了,去兄弟姐妹家吃頓飯,就會明白以下這四件事。
1、人老了,見一面少一面
其實,來日並不方長。看似可以陪伴你很久的兄弟姐妹,到了一定的時候,也會一個個離開。
小時候,我們學過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為了生活,家裡的人會去不同的城市謀生。然後在不同的地方安家。能夠在一起聚餐,都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看過一條信息:離開家鄉七十年的台灣老兵張萬龍,費盡周折,聯繫上了唐山的親人。
當年,他離開家鄉時,還是一個小夥子;現在他已經有九十多歲了,白髮蒼蒼的樣子,令人心疼。
親人們一起湧進了老宅子里,十幾口人圍着一起吃花生、大棗,敘離別之情。一開口就是唐山的口音,讓人特別親切。
祭拜了祖先,看過了親人,終究還是要離開的。
當親人們再一次離別,你是不是會想到——一回頭就是一年,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真的,很多時候,你放下酒杯,就會別過臉,擦一把眼淚。
仇恨真的沒有用,再兇猛,也抵擋不住思念之情。再見,雖然會多愁善感,但也會了無遺憾。
2、父母過世後,兄弟姐妹最親
父母過世後,和我們最親的人就是手足。
只有兄弟姐妹,和我們血脈相連。
每當清明節的時候,兄弟姐妹都會聚在一起,祭拜父母,添墳除草,這也是一種幸福。
父母過世後,兄弟姐妹是彼此的依靠,逢年過節時,無論在誰家吃一頓飯,大家在一起相聚,都會找到父母健在時的幸福感,也能想起小時候在一起的美好。
3、匆匆幾十年,爭來爭去都是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姐妹都是同父同母,互相傷害算計,最讓父母寒心。
和兄弟姐妹相處,要互相讓步和包容,何必為了錢財家產,爭來爭去,毀掉親情。
匆匆幾十年,眨眼就過完,比起錢財物質,最珍貴的就是手足之情。
人老了,就會明白,錢財就是身外之物。不爭不奪,互容互讓,給後輩們留下好榜樣,讓手足情濃厚更穩固。
4、人生盡頭,誰也不想帶着仇恨離世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一旦到了晚年,人生漸漸走到盡頭,就會變得善良很多。
人老以後,還能有兄弟姐妹走動看望,就是心靈的慰藉,更是福氣。
人老了,行動不便,疾病纏身,除了自己的兒女外,也就剩下兄弟姐妹了。
當兄弟姐妹一起吃頓飯的時候,在聊天暢談中,想起手足的好處,就會把恩怨仇恨一筆勾銷,畢竟誰也不想帶着仇恨離世。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端起碗,好好吃飯,一切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