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2022年08月22日18:56:24 情感 1077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我們總以為孝順父母,陪伴他們,是將來的事情,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這個事情。現實卻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父母就離開了。孝順和陪伴,再也做不到了。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等自己到了某個年齡,才突然發現親情的偉大和不可替代


大家有沒有看過一本《人間歲月長》的書?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這本書的作者季羨林對此就深有感觸,他愛母親,卻只陪伴了母親六年。他也跟我們一樣,要等到自己做出一番成績後,再考慮孝順母親,沒想到現實殘酷,父母沒能等到那一天。

我們也會在父母離去後,才深深後悔,為什麼當年,父母健在時,我們沒有多回家看看,多陪陪他們,哪怕只是陪着吃頓飯,散個步。

失去母親之後,季羨林才體會到親情的可貴,他才會在書中告訴我們,父母是我們在世上最重要的親人,世間有很多種感情,比如友情,愛情,唯有親情來自血緣至親,唯有親情無私偉大,它來自父母親人對我們無條件的付出。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這個章節,我的眼淚忍不住地一直流,我看着書中季羨林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他悔恨痛苦,想起來我曾經是不是也和季羨林一樣,以忙工作賺錢養家為借口,沒有抽出更多的時候經常陪伴我的父母。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直到三年前我的父親去世之前,我才匆匆忙忙地從外省坐飛機趕了回來,雖然見到了父親最後一面,但也是留下了遺憾,再怎麼後悔也已經無濟於事了。

然而正是親情的存在,讓我們在這世上有了依靠和歸屬,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不會感到孤獨和無助。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或許有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親情的重要性,忽略了這份真摯的情感,冷落了自己的父母親人。他們交朋結友,為友情忙碌;或者忙着打拚自己的事業,沒時間陪伴父母。等自己到了某個年齡,才突然發現親情的偉大和不可替代。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親情是不能耽誤的,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著名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就曾說過,他平時工作忙,不能經常陪伴自己的媽媽,他想着等哪天有空了,就回去陪媽媽吃飯,等哪天工作不忙了,就帶媽媽去旅行。可惜,那一天到來之前,媽媽突發腦溢血去世了,撒貝寧說他對媽媽的虧欠,成了他一生的痛。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他翻看自己手機的聊天記錄,他花很多時間跟同事朋友聊天,和媽媽的聊天記錄只有寥寥幾句話,甚至連一條語音都沒有。媽媽去世後,撒貝寧才醒悟過來,親情是不能耽誤的,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的遺憾,再也沒有辦法彌補了。

他一直留着媽媽的微信,碰到什麼想說的事情,還有那些沒有機會說出口的話,都會發給媽媽的微信,他想用這種方式去彌補,去償還媽媽他欠下的親情。除了季羨林,撒貝寧,我相信很多失去父母的人,都有這種遺憾和痛苦。

子欲孝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心痛的事情。這種心痛,年紀越大,感受越深。就像季羨林,在他兩鬢斑白的時候,他來到母親的墳前,哭得像個可憐的孩子。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他自己多次做夢,都會夢到家裡養的一條老狗。老狗就忠誠地趴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門口,等着季羨林的母親回來。季羨林說,他不相信輪迴,但母親去世後,他願意相信,將來的某一天,他會和母親在某個地方重逢。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從季羨林的故事和撒貝寧的經歷里,希望我們這些還有機會好好愛父母,好好善待這份親情的人,能夠珍惜這份情感,能夠拿出行動來,陪在父母身邊,讓他們安度晚年。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今天通過給大家講述季羨林的童年生活,我們知道了親情對季羨林的重要意義。家境貧寒吃不飽飯的他,永遠感恩那個分他半個饅頭的舉人奶奶。

他六歲跟着叔叔離開家鄉,離開母親去外地求學,一走就是十四年,這麼多年的時間裡,他只回過家鄉三次。他思念母親,期盼自己早點大學畢業,有錢了,就把母親接過來一起生活,遺憾的是,20歲那年,季羨林就永遠失去了母親,甚至連母親臨終前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這件事,成了季羨林心底永遠的傷疤,他悔恨自責,恨不該扔下母親,讓她在思念兒子的情感中備受折磨,直到去世之前也沒有看到兒子,含恨而終。

親情是人生最後的歸宿


季羨林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珍惜父母親情,趁父母健在,多回家看看,好好多陪伴他們,幫父母做點小事,比如洗碗做飯,陪着他們散散步,聊聊家常,帶父母定期體檢身體,從細節上關愛孝順父母。千萬不要等到失去父母后,再來自責遺憾,這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我母親現在一個人在農村老房子里住,我和我弟接她來城裡,住上幾天就呆不住了,嚷嚷着要回農村,說我們的樓太高,上樓太費勁,本來身體就很弱,疾病纏身了十幾年。我弟現在基本上每周都回去看我的母親,我姐也在我母親家附近的村裡,每天都會過去看望,我也會抽時間回去。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我們回之前都要給我母親打個電話,每次開車回到村口,就遠遠地看到我母親站在村口,單薄的身影感覺被風一吹就要跌倒,心裡就很難過。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可是我的母親卻很高興,她看到我和我弟,布滿了皺紋的臉龐就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我們的心裡也感覺踏實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因為有母親還在,心裡永遠都有牽掛,自己的小家雖然溫馨,但是回到母親身邊,回到農村的老房子里,我們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雖然老房子簡陋,但看到母親在院子里親自種的生機盎然的蔬菜和玉米,看到母親病懨懨消瘦的身體,看到母親的微笑,心裡是滿足的,因為親情才是我們人生最後的歸宿。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我們一定都有着和季羨林,撒貝寧一樣的經歷和痛苦,也希望還有機會好好愛父母,好好善待這份親情的我們,都能夠珍惜這份情感,能夠拿出行動來,陪在父母身邊,讓他們安度晚年。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我們要懂得,父母在,我們的人生就有歸途,親情就是我們人生的歸宿。


人世間最傷感的事情,是我們想起父母時,他們已經遠去 - 天天要聞

大家好,我是辣辣,我用我的真誠和大家分享生活和感悟,喜歡我作品的朋友,也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勵我,謝謝大家。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