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30歲的時候,當她有時間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時,才發現沒有一點兒時間是自己的。為了家庭,10年來她從來沒有打扮過自己或是為自己做任何事情。
“也許有點晚了,但是我決定從現在開始要為自己活。讀大學,為了實現自己當英語教師的夢,我考取了少兒英語教師資格證,畢業後想去留學,成為一名成功的教育家,補償自己失去的30年”。
之前每次想到以前的日子,她都會忍不住傷心,蜷坐在地上想哭,但是現在,她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未來,更加期待自己以後的發展。不在某處停留,一心朝着心中的目標前進,還有比這更大的挑戰嗎?在一個做什麼都有些晚的年紀還能鼓起勇氣,去追求新的生活的女性不只有她一個人,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看起來平凡,但卻生活的無比精彩的30歲的女性正在實現她們的逆戰。
想哭也是你自己的人生。無論多麼荒唐離譜,委屈不足,你都決不能放棄。即使從30歲開始你也可以和之前的生活告別。因為現在才早上9點。
當然,20歲的青春是美好的,我也知道,30歲在不同的環境中選擇一種與之前不一樣的生活,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我也十分理解那種也許連現在正在享受的小小的平靜都有可能失去的擔憂和不安的心情。因為我曾和你一樣,心裡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找尋真正的機會,但身體卻很誠實的害怕失敗和挫折,感覺沒有辦法完成挑戰,只能流下懦弱的眼淚。
《像希拉里那樣工作,像賴斯那樣成功》中有這樣一段話。
世界上有兩種人,追求最大滿足的“完美主義者”和安於現實的“滿足者”,做一個“幸福的滿足者”你擔心人生沒有新的挑戰而變得無趣,做一個不幸的“完美主義者”又擔心內心無法獲得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