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被抱養的孩子,一直資助我讀書的人,竟是我的親生父母

2022年06月30日17:11:24 情感 2000

口述:李月影

作者:青梅煮酒


我知道自己別的孩子不一樣,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那天,我和鄰居家的一個男孩吵架,我的伶牙俐齒讓那個男孩招架不住,節節敗退的他,突然放出了大招:“你得意個啥,我的爹媽都是親的,你是要來的,你知道你爹是誰嗎?”


我是一個被抱養的孩子,一直資助我讀書的人,竟是我的親生父母 - 天天要聞


這當頭一棒,弄得我啞口無言,我哭着跑回了家,父母安慰了我好久,還找了那個男孩的家長,但他們始終沒有明確地告訴我,我是他們親生的孩子。


隨着年齡的增大,我逐漸明白並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我的確是個抱養的孩子。雖然是抱養的,但我的生活依舊很幸福,養父是個公辦的中學教師,養母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那時在我們老家男人在外工作,女人是農民的家庭不在少數。


因為養父每月有工資收入,養母也很能幹,在我們村裡我家屬於令人羨慕的小康之家。可以說,如果養父母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這個家庭就完美了,但天不遂人願,結婚幾年養母的肚子始終沒有動靜,無奈之下抱養了我。


養父母把我視如己出,我也把他們當做我的親生父母。雖然偶爾也會想自己原來的家是什麼樣子,親生父母為什麼要把我送給別人家,但也只是想想,並沒有傷害到我與養父母的感情。


在我讀初二那年,我們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那年秋天,養父母套着牲口車到鄉里的棉花收購站賣棉花,臨出門時母親還笑吟吟地對我說:“賣了棉花,給你買輛自行車,成大姑娘了,總騎着那輛破舊的二八大扛也不像個樣子。”我高興地送他們出了門,開始憧憬自己騎上新車的樣子。


我是一個被抱養的孩子,一直資助我讀書的人,竟是我的親生父母 - 天天要聞


新自行車沒有進入我的家門,我卻等來了一個晴空霹靂,因為養父平時很少駕馭牲口,在去收購站的路上與一輛拖拉機錯車時操作失誤,牲口車與拖拉機發生的剮蹭,拖拉機的轟鳴聲把牲口嚇得六神無主,開始沒命的狂奔,養父從車上被甩下來,頭直接磕在堅硬的路面上。


在醫院裡搶救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也沒能從死神手裡把他奪回來。養母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也喪失了勞動能力,終身離不開拐杖了。


我的天一下子塌了,搶救養父花了不少的錢,養母出院後也需要照顧,我這個曾經驕傲的小公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我對養母說:“媽媽,我不上學了,回家來照顧你,維持咱這個家。”


虛弱的養母依舊很堅強,她撫摸着我的頭說:“家裡的事我會想辦法,你的學習成績一直是你爸爸的驕傲,如果你不讀書了,我對不起你爸爸的在天之靈。”


家裡的經濟支柱倒了,我家的條件一落千丈,雖然親戚朋友偶有救助,但日子也過得捉襟見肘。每年的學雜費,書費和生活費不多的幾個錢,就把我和母親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再一次有了退學的想法,就在這時,班主任告訴我,外縣的一個愛心人士聽說了我的遭遇,和教育局聯繫之後,願意資助我讀書的費用。


這個消息給我和養母帶來的希望,雖然我有輟學的想法,但也是心有不甘,因為我的成績一直在學校里名列前茅,就此放棄實在太可惜了。


有了這位愛心人士的資助,免除了我的後顧之憂,我又心無旁騖地回到了課桌旁。


從初中到高中,他一直默默地資助我,不僅如此,每逢過年過節,我還會收到他寄來的衣服,鞋子或者其他的禮物。我向他彙報學習成績,並多次表示向見見他當面感謝。他總是選擇拒絕。


他對我說:“不要有太多的壓力,只要一門心思把書讀好就是了,在求知的路上你能走多遠我就資助你多久。”他還開導我說:“家庭條件困難,不是誰的過錯,也不是自卑的理由,希望你能快樂地成長。”


在他的資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高中學業,並在當年的高考中以高出一本線八十二分的佳績考入了大學。拿到大學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打電話給他報喜,再次提出要和他見面,還說這是我母親的意思。


我是一個被抱養的孩子,一直資助我讀書的人,竟是我的親生父母 - 天天要聞


電話那頭的他,說話的聲音竟有些哽咽:“孩子,祝賀你!我把手頭的事處理一下,就和你阿姨一起到你家看望你和你的母親!”


到了約定的時間,我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以最隆重的禮節迎接我生命中的貴人。


上午十點,我終於看到資助我多年的愛心人士的廬山真面目,與他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女兒。和他女兒見面的那一刻,我大吃一驚,這個女孩和我長得太像了。他的妻子見到我一把將我摟在懷裡,眼淚簌簌地流了下來。


當他把一張出生證明交到養母的手上,我終於明白,資助我多年的愛心人士就是我的親生父母。在屋子裡落座之後,我的親生母親告訴我,她在和父親談戀愛時不慎懷孕。


在那個年代未婚先孕是個很丟臉的事情,想到醫院做人流手術,卻被告知人流的風險很大,很可能造成終身不孕,無奈之下,母親只好偷偷生下了我。父親那時還在部隊,一個沒結婚的大姑娘帶着孩子實在勉為其難,母親之後把我偷偷地送了人。


父親和母親結婚之後,我始終是他們心中一種無法忘卻的傷痛。通過多方打聽,知道我幸福地生活在養父母家中,他們沒有打擾養父母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注視着我成長。


養父去世不久,他們就得到了消息,那時候如果把我帶回家,肯定是給養母的致命一擊。於是,他們以愛心人士的身份介入我的生活,資助我的學業,幫扶着我這個貧寒的家。


養母握着母親的手不住地致謝。母親說:“大姐,說謝謝的應該是我們,我只是生了她,但你把她養大成人,我們這次來,不是和你搶女兒,你永遠是孩子的媽媽!”


我是一個被抱養的孩子,一直資助我讀書的人,竟是我的親生父母 - 天天要聞


得知真相後我五味雜陳。想想前段時間,劉學州的不幸遭遇,和他相比我是幸運的。從此之後,我有了兩個家,兩個媽媽,她們都同樣愛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不同年齡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學會追女生很容易 - 天天要聞

不同年齡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學會追女生很容易

一、18歲以下:校園純愛階段特點:生活重心:上課、考試、社團活動心理狀態:對戀愛充滿幻想,容易被偶像劇情節打動雷區預警:家長老師盯得緊,早戀容易被"圍剿"怎麼追:製造自然交集:每天早晨"剛好"路過她班級送瓶AD鈣奶善用學生特權:幫她整理數學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3個原因”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3個原因”很現實

現在,在生活當中,若家裡老人生病住院,許多家庭都會面臨一些狀況,這件事情處理得好壞,對老人的恢復以及家庭氛圍,都有影響。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知曉應當如何做,便能減少不少麻煩,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此事需要慎重考慮。
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要這樣回應 - 天天要聞

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要這樣回應

生活中,經常能碰到有人找我們幫忙的情況,許多人面對這種情況,處理得都不太合適,我們需要知道,處理好這種情況,挺重要的。幫忙這件事里,藏着大學問,回應得好,能維持交情,回應不好,就可能傷了感情,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
一個孤獨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會有“這3種表現” - 天天要聞

一個孤獨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會有“這3種表現”

在如今微信普及的時代里,人們的交流溝通都離不開它,女人們更是常在上面分享生活,從這裡能看出不少情況,這是可以確定的。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行為背後都藏着些緣由,就像微信上的一些表現也能反映出女人內心的狀態,一個孤獨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就有特
一個男人的責任心強不強,看“這3個細節”,多半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一個男人的責任心強不強,看“這3個細節”,多半就知道了

在生活中,不少女人想知道身邊男人的責任心如何,其實,判斷一個男人責任心強不強是有跡可循的。人生在世,責任心是重要品質,看男人責任心強不強,就看這幾個細節。01:看對工作的態度,是否努力進取工作態度,能看出男人的責任心,要是男人對工作敷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