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現實生活中,夫妻兩人之間總會出現各種“雞飛狗跳”的問題。而問題的癥結,即使苦苦思索,依然找不到答案,為此兩人長久消神,疲憊不堪。
01 開放的溝通和細膩的表達
《心靈花園》節目中,有對夫妻,因為“幹家務”鬧得不可開交。
妻子抱怨丈夫從不幫忙,為了家庭和睦,她多次隱忍不說,但心裡的委屈和勞累卻無處安放。
當丈夫知道後,無辜地反問:“你又沒說,我以為你喜歡收拾!”
丈夫的反駁,瞬間激起了妻子的怒火,她憤怒訓斥道:“以前一說就吵,要不是為了孩子,你以為我願意忍你!”
心理學家張怡筠一針見血地指出:
“你用忍耐代替溝通,問題不但沒解決,反而沉積了下來,兩人的隔閡也越來越深,這不是更得不償失嗎。”
其實,婚姻中95%以上的矛盾可以通過溝通解決,另外5%則需要更多的溝通。
張怡筠還分享了自己21年幸福婚姻的秘訣,每次她想讓老公幹活時,就可憐巴巴地說:
“你看怎麼辦呢?東西太多了,我收拾不完。”
一見她撒嬌示弱,張怡筠老公就立馬投降,“好好好,傻丫頭,我來吧。”
於是,一場暗流涌動的較量,變成了“你在鬧,他在笑”的溫情脈脈。
所以,甜蜜的溝通,是生活的潤滑劑;細膩的表達,更是情感的催化劑。
02 和婚前一樣用心地相處
知乎有人問:“中年夫妻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簡潔卻扎心:“不夠用心。”
他們的相處,不像夫妻,而像室友湊在一起搭夥過日子。
丈夫忙於工作,妻子疲於照顧孩子,無暇顧及對方,說的最多的是:“吃啥”、“隨便”、“嗯嗯”、“我沒空”。
國際著名作家約翰·貝曼也曾有過類似煩惱,那時,他和妻子各自忙於工作,滿世界跑,夫妻關係日趨冷淡。
一次給車做保養,貝曼忽然悟道:
“我們每隔幾個月就要保養車子一次。婚姻比車還珍貴,為什麼一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記得保養呢?”
想到這,他和妻子發起了“回到初心”的心靈之旅:像婚前一樣,用心對待彼此。
他們一起約會、散步,共度周末;節日、紀念日時,主動送對方喜歡的禮物……
把對方放進心裡時,美好的婚姻也就拉開了序幕。
因為,感情都是相互的,因為用心,所以暖心。
用心不一定花費很多錢,而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和在意,這就是婚姻保鮮的秘訣。
03 適當挑起愛人肩上的擔子
有人說,婚姻就像兩個人辦一個家庭企業,必須有合作和分工,才能良性運行。
紀錄片《幸福定格》中,吳女士和先生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結婚7年來,他們一直安常處順。
可是女兒出生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你不要每天都喝酒,晚上叫不醒。” “孩子太吵,睡不好,喝點酒好睡。” “睡不好?我每天夜裡3小時換次尿片,2小時喂一次,我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影響你。可是我做了所有事,只是叫你幫下忙,你就這樣?” “我睡不好,影響工作,你給我點私人空間。”
莫名地有些心酸。
他們儘管分工明確,可每個人都有不得已的苦楚。
主內的想要分擔,主外的想要理解,似乎誰都沒錯,卻剪不斷,理還亂。
慶幸的是,爭吵完後,他們開始直面困擾,嘗試着彈性分工;我幫你分擔家務,你理解我在外的辛苦。
正如蘇心說的:
“婚姻就像雙人舞,我進一步,你退一步,如此才能不斷跳出優美的舞步。”
靈活擔當家庭責任,是夫妻關係和諧的前提。
一個家,有責任,也有換位;有爭吵,也有協調。
04 給生活找樂趣的動力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重複迭加,但有人索然寡味,有人卻興緻盎然。
他們最大的區別,不在於物質的豐富,在於精神的豐盈。
精神豐盈的人,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每天都能感受到確切的幸福與滿足。
《浮生六記》中,芸娘被譽為最可愛的女人,她總能在平淡中發現美好,瑣碎中找到閑趣。
走在路上,見到造型精巧,顏色奇特的石子,她就一塊塊地撿回家,放在長方盆里,壘成別緻的假山,再用河泥種上白萍和蔦蘿,韻味不輸達官貴人家的花圃園林。
日常的瓜果蔬菜,看似庸常寡淡,她卻自製梅花盒,一盒六色菜,打開後狀似梅花,把粗茶淡飯吃得妙趣橫生。
正如樹上春樹所說:
“沒有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
真正讓生活不快樂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自己沒有找樂趣的動力。
樂趣不在大小,裡面滿滿都是對生活的欣喜。
正是藉助這些小趣味,愛在心中才能一直溫熱滾燙。
05 主動的自我成長
網上有句很火的話,“就算你嫁給世界首富,也不要放棄自我成長。”
因為夫妻就像上樓梯,你不努力一起爬,他遲早會遇到另一個人。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婚後都有這樣的心理:就這樣吧,就這樣生活吧。
於是,放棄個人成長,當婚姻出現裂痕時,才發現感情早已面目全非。
作家劉娜講過讀者梅的婚姻故事。
梅為了老公的事業,決定辭職回家當全職太太,相夫教子,伺候老人。
她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家庭未來也計劃得妥妥噹噹,唯獨沒有料到老公會背叛。
那時梅40歲,結婚20年。
梅哭過、鬧過,甚至以老公的前程威脅過,卻被老公嘲諷:“一個家庭主婦還能翻天?”
兩人之間沒有了丁點的感情交流。
認識劉娜時,梅已過了9年“感情守寡”的日子。
劉娜問她:“你有沒有自己的愛好,或夢想?”
梅愣了。
迷失的她在劉娜的開導下,艱難地走出自我桎梏的怪圈,開了一家私人定製服裝店,還重拾寫作愛好。
如今的梅穿着長裙,燙着捲髮,亮麗得像一株驕傲的臘梅,迎風昂揚。
事實證明,婚姻看似是兩個人的結合,其實質還是自我成長,自力更生。
就像宋丹丹說的:“女人到最後都是嫁給自己,幸福與否全取決於你。”
不停止自我成長的人,無論婚前婚後,都能活成一道光。
06 必要的邊界意識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空曠的圖書館裡,他拿一本書,徑直坐到獨自看書的被實驗者身旁。
經上千次測試發現,所有被實驗者無一例外地選擇了離開或者換遠一點的座位,甚至有人質問心理學家想幹什麼。
實驗得出一個結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邊界,即便親密無間的伴侶也不例外。
夫妻間保持適當的界限感,既是對彼此的尊重,也是婚姻長久的必修課。
電影《消失的愛人》中,女主艾米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她想方設法把尼克改造成理想愛人,不允許他有自己的“個人想法”。
改造失敗後,氣惱的艾米決定“消失”,投奔前男友。
不料,前男友比艾米的控制欲更強,看電視、喝奶昔等小事都得按他的意願來。
無法忍受的艾米離開了前男支,回到尼克身邊,但她依然積習不改。
尼克苦惱地說:
“我們相愛,但現在我們做的一切都只是嘗試控制對方,沒有自己的個人空間,不斷傷害彼此。”
是啊,不懂尊重、沒有邊界的情感,註定是一場磨難。
而真正美滿的婚姻,是保持“一層紗”的距離。
既親密有間,又唇齒相依;能讓愛上癮,但不會上鎖。
其實夫妻之間越是吵架感情越深,最怕的就是冷淡期,冷着冷着就不對勁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