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佛事: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2021年05月06日21:12:16 情感 1797


母親的佛事: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 天天要聞


  文/王曉強

  母親在七十四歲高齡時皈依佛門。

  至於母親的舉動,開始是驚詫,繼而疑惑:母親因何一心向佛坐禪誦經?母親為何將自己的身心安放在那座冷寂的廟宇?

  我找來妻子、內兄及內姊們,說是不是我們虧待了母親,大家眾口一詞:沒有。

  之後,母親便在廟裡安心誦經拜佛。有時,我和妻子一同去廟裡探望,運氣好的時候,會看見母親誦經上課的情形——母親輕移蓮步,焚香跪拜,嘴裡念念有詞。瘦弱的身軀,庄穆的神態,虔誠的叩拜,讓我看到異於尋常的母親。

  我和妻子相識時,母親已年近花甲。那時,母親身體硬朗,推車擔擔是家常便飯。我常常看見母親挑着一擔豆腐或豆乾去往集市,回家時依然一臉怡然,毫無倦意。

  我和妻子結婚後,農村有“看女兒”的習俗。母親挑着滿滿一擔禮物,步行十餘里,來看望她新婚的兒子兒媳。

  母親老遠就喊叫妻子的乳名,我飛奔下樓,只見母親步履快捷滿臉微笑,我慌忙接過母親手中的擔子,然而我這四體不勤之人怎能承受母親手中的重擔?母親笑着說,還是把擔子給我吧。

  我歉意地笑笑,望着母親挑擔上樓的情景,我不禁肅然:母親的禮物好重啊!那時,母親挑擔的身影便深深銘刻於我的記憶里。

  母親有時會和我聊起她的往事。母親和我說起她孤寂的童年,和我說起她悲苦的命運。母親說,除了養育五個兒女外,她還毫無報償地養大了三個他人的兒女。

  在那個缺衣少糧的年代,我無法想象,母親是如何克服飢餓與貧困。又付出了多少汗水與艱辛!

  母親說,她義務帶大的三個兒女中,有的看都不來看她一下。我說,母親你對你的善舉後悔嗎?母親說,這又有什麼可後悔的,只要他們過得好就行。

  從母親平淡的話語中,從母親慈祥的面容里,我讀懂了母親,讀懂了母親的佛事

  母親的佛事,是繚繞人間的香火;母親的佛事,是不圖回饋的善心

  也許,在母親生命誕生的那一刻,便點燃了盞善心之燈。這盞善心之燈一旦點燃,便永不熄滅。

  有不少每日念經拜佛之人,只注重早晚的功課,只注重形式的焚香膜拜,只注重口中的誦念,缺乏至誠至恭的態度,缺乏一心不亂的定力,缺乏戒行清凈的心性,而在走出佛堂之後,依然我行我素,完全忘卻了佛法的本懷。

  而我的母親,對於菩薩佛法至誠至恭,始終如一。

  有一次,母親在街上撿拾到一根金項鏈,便大聲問道,誰丟了金項鏈誰丟了金項鏈?一位貪財者便說,老人家金項鏈是我丟的你還給我吧!

  母親沒有絲毫的懷疑便遞上了金項鏈,不想真正的失主尋得來,母親說金項鏈已被某某拿去。於是二人為一根金項鏈當眾叫罵,母親一邊阿彌陀佛,一邊感嘆:行善也不易,真是念經容易成佛難啊!

  從母親無私的善舉中,從母親無奈的喟嘆里,我讀懂了母親,讀懂了母親的佛事。

  母親的佛事,是善心向佛的道場;母親的佛事,是清白做人的菩提。

  受母親的影響,我讀了不少佛經禪理。然而在我看來,不識一字的母親在佛法的修為上仍有所局面。在某種程度上,母親對於佛法仍未完全擺脫“迷信”而至“智信”的境界。母親的那顆凡心雖無畏卻有憂,雖無憾卻有礙。


母親的佛事: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 天天要聞


  比如我的小姨(母親的妹妹)突然去世,就給坐禪誦經大病初癒的母親以重重一擊。

  在小姨做祭的那天晚上,母親坐在小姨的靈柩旁,望着靜靜躺在靈樞里的小姨,不停地哭訴。哭她們沒有享受過父愛母愛的的孤寂,哭她們沒有歡歌笑語備受虐待的童年,哭她們姊妹情深離多聚少的凄涼。哭她們含辛茹苦做了一輩子睜眼瞎的無奈。哭她們……妻子去勸慰我說,不要讓母親壓抑自己的情緒,讓母親跟小姨傾訴吧。

  小姨出殯的那天,母親雙手死死抓住小姨的靈車不放,大放悲聲。觀者聽者無不動容。

  我緊緊抱住母親,說母親你放手吧,母親你不要太難過,你不要哭壞了自己的身體……

  母親似乎根本沒有聽到我的勸慰,雙手仍舊緊緊抓住小姨的靈車不放:妹子,你命好苦哇!你怎麼沒有跟我說一句話就走了啊……

  很長一段時間,母親依然沉浸在與小姨朝夕相處互牽互掛的情懷裡。我說母親佛稱人的去世為“圓寂”“歸天”,小姨已經擺脫了塵世的苦惱,去往西天的極樂世界,你應該為小姨感到欣慰。母親眼含淚水,默不作聲

  母親,從你嚎啕的悲聲里,從你哀痛的神情中,我讀懂了你,我讀懂了你的佛事。

  母親的佛事,是憶念昨日的憂傷;母親的佛事。是氤氳心田的親情

  今天,我又去看望了母親。我說,母親我最近寫了一首題為《山麓》的詩,我念給你聽吧:“塵心識佛意,凡心未空明。欲洗煩心凈,萬端牽絆深。”念完後我又給母親解釋了其中的意思,母親望着我,依然默不作聲。

  也許,是病榻前兒女的悉心照料;也許,是法師居士不厭其煩的勸慰:又或許,是母親禪心的開悟……母親終於從小姨去世的哀痛中緩過了神,我和妻懸着的心終於放了安穩。

  佛堂上,我又能看到母親焚香拜佛的瘦弱身軀,我又能聽到母親清心悅耳的誦經之音。也許,母親畢其一生也不能普度眾生,但母親的佛事至少普度了我:善心向佛,清白做人。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人的獨居生活,不言苦不訴苦,是成年人共有的默契 - 天天要聞

一個人的獨居生活,不言苦不訴苦,是成年人共有的默契

半月懸掛在夜空,絲絲朵朵的雲圍繞,雷聲滾滾帶着閃電,悶熱得不行,沒有一絲風,就是不見雨落下。真正的夏日到來了,白天太陽毒辣地不敢出門,動一下就是一身的汗。沒有好命可以夏天吹着空調啥也不用干,如今人到中年依然孤身一人。種菜賣過生活,可謂算是人
斷聯多久不用等?男人不同階段的心理剖析 - 天天要聞

斷聯多久不用等?男人不同階段的心理剖析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承蒙抬愛,點贊共勉。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心靈花園楠芝一旦斷聯了,你想要知道男人什麼樣的心理?那麼你就要從男人的角度去剖析男人的心理。
不同年齡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學會追女生很容易 - 天天要聞

不同年齡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學會追女生很容易

一、18歲以下:校園純愛階段特點:生活重心:上課、考試、社團活動心理狀態:對戀愛充滿幻想,容易被偶像劇情節打動雷區預警:家長老師盯得緊,早戀容易被"圍剿"怎麼追:製造自然交集:每天早晨"剛好"路過她班級送瓶AD鈣奶善用學生特權:幫她整理數學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3個原因”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3個原因”很現實

現在,在生活當中,若家裡老人生病住院,許多家庭都會面臨一些狀況,這件事情處理得好壞,對老人的恢復以及家庭氛圍,都有影響。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知曉應當如何做,便能減少不少麻煩,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盡量不要告訴外人,此事需要慎重考慮。
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要這樣回應 - 天天要聞

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要這樣回應

生活中,經常能碰到有人找我們幫忙的情況,許多人面對這種情況,處理得都不太合適,我們需要知道,處理好這種情況,挺重要的。幫忙這件事里,藏着大學問,回應得好,能維持交情,回應不好,就可能傷了感情,有人找你幫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說“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