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惠州教育聚焦“增位提質”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需要的是潛移默化的慢工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和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具體要求。2023年惠州市高質量推進教育發展,聚焦“增位提質”,大力推進各階段學校建設,同時加快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惠州學院附屬學校,一棟棟灰白相間的嶄新教學樓、寬敞的操場、窗明几淨的教室讓學生們可以盡情享受校園生活。2023年剛升入七年級的駱嘉以說,能在家門口上學,不僅路程花費時間少,校園環境也完全符合她心中的“理想”校園。

學生 駱嘉以:有圖書館、電腦室、信息室、語音室等,我覺得學校最有特色的是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有移動靜音收書箱,還有很多的圖書。

開學的第一學期,學校便迎來了267名新生。作為惠州首個以“惠州學院”命名的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惠州學院附屬學校不僅自帶“高校基因”,還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和高標準配置的師資隊伍,讓家長在原本學位緊張的片區,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惠州學院附屬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陳劍:我們學校辦學規模是36個教學班,未來將可以容納1680個學生。我們2023年招收的是8個教學班 267人,2024年計劃繼續增加8個教學班,將會招收380名學生。計劃建設虛擬VR實驗室、人工創新實驗室、創客空間等一系列的功能場所,未來學校的功能場所和普通的教室將達到1:1的比例。

2023年以來,我市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學位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增位提質”取得新成效,讓更多的孩子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新建開學的實驗中學北校區,隸屬惠州市實驗中學,雖是新建學校,但北校區由實驗中學全面組織實施教育教學管理,教育理念一致、育人模式相同、管理團隊一體、課程資源共享。

惠州市實驗中學副校長、北校區負責人 陳大奎:依託實驗中學一些優秀的教師資源,要把這邊新的老師培訓起來。開學到現在為止,我們組織了8次培訓,新老師成長很快。從目前的幾次考試來看,北校區的成績持續進步、穩步提升,真正落實了我們實驗中學“芒果精神”的指引,真正實現了“一個都不能少”。

2023,實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目前,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共1813所,全市在校生共142.09萬人。2022年,全市新增公辦學前教育學位6447個,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萬個。2023年,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3600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5萬個,全市共新增公辦高中學位超過1200個。

除了“增位提質”取得新成效,2023年,我市出台實施惠州落實“雙減”二十條,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內課後服務;同時,加強多部門聯動執法,深入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目前,全市共有509所義務教育學校提供校內午餐午休服務,佔比61.33%,受惠學生約36.83萬人。重視並抓好家校共育工作,打造“惠家教”家校共育學習平台,超過100萬家長在平台註冊學習。

此外,教育均衡水平大幅提升,縣域均衡發展,2023年,我市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和組團式幫扶,每所市直公辦學校至少幫扶1所以上鄉鎮學校。每年選派超過5%的校長和教師交流輪崗,持續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的教育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