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2025年05月13日08:30:17 教育 5648

當校長的最怕啥?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心裡的負面情緒已經到達頂點還不自知!


這6個校長開始“擺爛”的徵兆,但凡佔一條,就得趕緊醒醒了——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啥都自己說了算

聽不進老師意見


有的校長把自己當“一言堂”老大:


• 改教學模式,不跟老師商量,直接宣布“以後全用小組合作,每節課必須討論10分鐘”,根本不管有的班級學生基礎差,討論變成閑聊;


• 安排工作全憑個人喜好:“王老師擅長寫材料?那課題申報、迎檢報告全交給他,年輕人多鍛煉!” 卻不管人家已經帶兩個畢業班,累得直犯暈。


結果是老師心裡不服氣,表面應付,私下吐槽:“校長拍腦袋決定,我們拍屁股走人”。


曾有校長強行推行“無紙化作業”,但學校網絡差、老教師不會用平板,最後不了了之,浪費時間又傷士氣。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動不動就發脾氣

把學校搞成“高壓區”


這類校長就像“行走的火藥桶”:


• 學生運動會摔倒,不分青紅皂白把體育老師罵一頓:“你怎麼組織的?出了事你負責!” 卻不知道老師提前檢查過場地,是學生自己沒注意台階;


• 開會時逮着一點小事就開批鬥會:“某班衛生扣分了,班主任幹什麼吃的?不想干就滾!” 把老師說得抬不起頭。


結果是老師每天提心弔膽,備課先想“校長會不會挑刺”,學生看見校長繞道走。


某小學就因為校長脾氣差,一年內有5位老師申請調崗,家長也說“老師都沒笑臉,學校氛圍太壓抑”。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死守老一套,

拒絕任何新東西


有的校長把“傳統”當借口,拒絕改變:


• 老師提議“用短視頻講歷史”,他皺眉:“我們當年靠背書照樣考高分,搞這些花架子沒用!”


• 上級推薦“課後服務可以開編程課”,他搖頭:“學生連數學都學不好,學編程浪費時間!”


我熟悉的某中學,一直用“填鴨式教學”,老師想嘗試項目化學習,校長不許:“考分最重要,別折騰!” 結果學生中考成績還行,但到了高中,動手能力、思維活躍度明顯不如其他學校,家長怨聲載道。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有點成績就知足

再也不學習進步


這類校長常掛嘴邊的話是:


• “我們學校在片區排名前三,夠用了!”


• “我當校長10年了,什麼沒見過?聽我的沒錯!”


這樣的校長從不參加培訓,不看教育類書籍,連家長微信群都讓副校長代管。


我認識的某校長聽說隔壁學校搞“閱讀存摺”活動,學生閱讀量翻倍,他卻不屑一顧:“我們每天布置3篇閱讀理解,效果一樣好。” 結果自己學校學生作文平均分越來越低,才發現人家通過“存摺積分兌換獎勵”,激發了自主閱讀興趣。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沉迷形式主義

把教育當“面子工程”


這類校長的日常是:重表面、輕實效,把精力全花在“拍照打卡”上。


我就碰到過這樣的校長:


•要求老師每周交3篇教學反思,每篇不少於2000字,還要配手寫書法標題,結果老師熬夜抄模板,沒時間研究學情;


•搞“校園文化評比”,讓學生用彩紙折千紙鶴裝飾教室,一節課下來沒學到知識,卻累得手指發麻;


•迎接檢查時,臨時讓學生排練“虛假社團”,檢查團一走,社團活動立刻停擺。


我有次去某小學,發現學校為了“創建文明校園”,讓老師每天花1小時打掃走廊瓷磚縫,結果學生作業批改不認真,家長發現錯題連改3遍還是錯,憤怒投訴:“學校凈搞虛的,能不能多花點心思在教學上?”


難怪經常有老師吐槽:“教案寫得比論文漂亮,不如多聽兩節課;台賬做得比字典厚,不如解決一次食堂衛生問題。”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只把老師當“工具人”

不管死活


這類校長的管理邏輯是:任務必須完成,過程我不管;老師有困難?別耽誤工作!


• 我在學校調研究時就發現過這樣的校長:


老師父親住院申請調課,他皺眉:“你走了誰上課?找其他老師頂一下,反正就一周。” 卻不管那位老師已經連續熬夜照顧病人;


年輕老師懷孕6個月,還被要求“初三畢業班缺人,你辛苦一下兼班主任”,理由是“年輕人要多擔當”;


評職稱時,承諾給骨幹教師“優先考慮”,結果名額全給了“關係戶”,理由是“他們資歷更老”。


某中學3年內有8位骨幹教師離職,臨走前留下一句話:“在這兒干,累的是身子,涼的是心。” 剩下的老師也“躺平”,反正干多干少一個樣,何必拚命?


因此說,校長把老師當“機器”,老師就會把工作當“差事”——你不關心他們的死活,他們就不會關心學生的未來。


當校長的,記住這6句話:


  1. 決策前多問老師“行不行”,少問自己“想不想”;


2. 發脾氣前先忍3分鐘,想想“如果我是老師會怎麼想”;


3. 每年至少學1個新技能,別讓自己變成“老古董”;


4. 成績再好也要找“不足”,比如“我們的學生創造力夠嗎”;


5. 少搞“花架子”,多問“這對學生有啥用”;


6. 老師家裡有困難時,幫一把比下命令更管用。


最後說句扎心的:


教育這事兒,最怕“差不多就行”,因為“差不多”最後都會變成“差很多”。


校長是學校的“主心骨”,你的每個決定都關係著成百上千個孩子的成長。


有負面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在走下坡路,卻以為自己在“穩步前進”。


教育是良心活兒,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才能讓學校越來越好。


你遇到過這樣的校長嗎?

或者有沒有遇到過一直進步

讓人佩服的校長?

歡迎留言聊聊

讓更多教育者看到該避開的坑~




—  end  —


來源 | 郭務強教壇漫拾

作者 | 郭務強

統籌 | 周彩麗 

校對 | 齊麗濤

《教育家》雜誌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體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着的……...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