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預警,讓大學“混文憑”此路不通

2025年03月26日18:50:21 教育 3140
“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既體現學校管理的價值,又蘊含育人的溫度。

撰稿 / 楊麗萍(北京教育督導評估院高等教育督導評估所)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李立軍


學業預警,讓大學“混文憑”此路不通 - 天天要聞

▲華南理工大學資料圖。圖/微信公眾號“華南理工大學”


據央視網綜合報道,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公布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業預警名單,經審查,決定給予全校737名學生學業預警,給予134名學生學業預警並第一次降級試讀,給予81名學生學業預警並再次降級試讀。類似預警也出現在深圳技術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等多所高校。


對此,有人質疑該舉措是否過於嚴厲,也有人認為是對教育質量的必要堅守。事實上,學業預警制度並非簡單的懲戒,其核心在於“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既體現學校管理的價值,又蘊含育人的溫度。


從現實看,學業預警是高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後,因自律不足、目標模糊或沉迷網絡等原因導致學業逐漸落後的新聞並不少見。對這樣的現象,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高校,都有必要探索出一條適宜的幫扶路徑。


華南理工大學採取分級預警措施,正是為了在相關問題惡化前及時進行干預,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大學教育。


具體看,相關課程在固定時段內不及格學分累計超15分即觸發預警,超25分則降級試讀,試讀期間學生主要精力用於重修課程,限制新修課程等要求,既有明確的可操作性,又給予了學生調整空間。可以避免“混文憑”現象的出現,從而維護高等教育嚴肅性。


都知道,高等教育階段是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樹立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因此,高校推出學業預警的做法,聚焦的其實是學生個體的發展,以更好助力大學生關鍵期成長期。


尤其是面對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後,存在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學業預警機制通過學院發函、聯繫家長等針對性舉措及時干預,糾正學生不良心態,喚醒自主學習意識,形成“學校-學生-家庭”聯動的矯正機制,幫助學生回歸學業正軌。


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勸退”處理相比,學業預警制度更注重挽救而非淘汰。比如,除了華南理工大學設立“多層級”的預警規定外,深圳技術大學則對預警學生建立了動態幫扶方案,學生在輔導員幫助下設定學習計劃和目標,提交學習進展報告。


通過警示、溝通和幫扶的漸進式管理方式,既明確標示了學生應遵守的底線,又給予了學生改進的機會。而這種避免“一刀切”的學業評價體系,也更好地體現了教育的“溫度”。


鑒於學業預警正在展現出的育人效能,不妨持續深化這方面的探索。比如,高校或可持續優化降級學生的課程體系與重修機制。一方面,要壓縮新修課程量;另一方面,可以開設專項重修班,採用開設小而精的個性化試讀幫扶課程,幫助學生集中突破薄弱環節。


其次,不妨將預警納入過程性評價,建立溯源整改機制。學業問題往往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高校或可依託大數據分析,追蹤預警學生的共性癥結,將預警結果用於優化教學管理,而非僅作為處罰依據。


例如,分析被降級的學生是因為專業興趣不匹配、基礎學科薄弱還是心理適應障礙等導致。在分析出具體原因後,學校可以此為參考,完善學生教育教學體系,建立“預警-分析-反饋-改進”的閉環。


同時,還要構建學生心理輔導與關懷支持體系。現實中,被降級學生可能面臨自我否定、心理負擔、社交情感功能不健全等問題。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不妨通過開展心理輔導、為個體提供定期諮詢、為降級試讀學生配備“學業夥伴”等方式,為學生給予輔導和關懷,幫助學生平穩度過試讀期。


綜合看,學業預警制度既是對學習底線的堅守,也是對學生成長規律的尊重。其本質是通過制度化的關懷,與其他育人措施形成合力,更好助力學生在挫折中認清方向,重拾求真之志,將降級試讀轉化為自我改變與自我實現的動力。這既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也彰顯了高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堅守。


而高校學業預警制度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從“嚴進寬出”向“嚴進嚴出”的趨勢轉變。因此,未來,高校需進一步平衡制度剛性與人本關懷,讓學業預警機制真正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警示燈”與“加油站”。

值班編輯 李加減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上師大轉專業經驗分享 - 天天要聞

上師大轉專業經驗分享

感謝粉絲小A的分享,上海師範大學的大一學生,這次轉專業順利轉去了人資,我們看看她的經驗分享。我一開始很糾結選擇什麼專業轉走,我們學校轉專業主要是看第一學期的績點什麼的,所以如果想轉比較好的專業,第一學期一定要好好學,而且轉專業的底線是不能掛
讓文化館成為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 懷化文化館服務宣傳周彰顯“養心志、育情操” - 天天要聞

讓文化館成為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 懷化文化館服務宣傳周彰顯“養心志、育情操”

懷化日報全媒體訊 日出山花紅似火,正持彩練當空舞。5月18日,2025年懷化市“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養心志、育情操”美育大課堂、第三屆“藝星向未來”社會藝術考級成果展演在市文化館舉行。(懷化市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期間贈送《辰河高腔曲牌音樂全書》)5月19日至25日是2025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今年文化...
讓特殊兒童在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 天天要聞

讓特殊兒童在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來源:徐州賈汪區人民政府_綜合新聞】5月15日,賈汪區特殊教育中心學校舉辦“全國助殘日”活動,充分展示學校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活動中,特殊教育中心學校的學生們現場展示在生活適應課中學會的技能,學校社團、班級展示了糕點製作、馬克杯墊、積
對 “被清退的原民代幼教師都是不合格的” 這一觀點的回應 - 天天要聞

對 “被清退的原民代幼教師都是不合格的” 這一觀點的回應

有人輕飄飄地甩出一句 “被清退的原民代幼教師都是不合格的”,這話像根刺,扎得人心生疼。那些曾在鄉村教育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揮灑汗水的教師們,用青春和熱血撐起農村教育的半壁江山,這樣的評價,不僅是對他們無私奉獻的忽視,更是對那段艱苦卻光輝歷史的
高考前兩星期考生注意事項:合理規劃,穩中求勝 - 天天要聞

高考前兩星期考生注意事項:合理規劃,穩中求勝

高考前兩星期考生注意事項:合理規劃,穩中求勝高考,作為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距離高考僅剩兩周多的關鍵時刻,考生們如何調整狀態,合理規劃,確保以最佳狀態迎接這場挑戰,成為每一位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一、考前複習:精準狙擊,鞏固基礎高考前兩周,考生應避免制定不切實際的學習計劃。相反...
成年人趕考為何也要母親陪同,家長要學會放手 - 天天要聞

成年人趕考為何也要母親陪同,家長要學會放手

5月18日晚,“母子錯過航班大鬧機場稱耽誤次日考公”衝上微博熱搜。視頻顯示,5月17日,在遼寧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一對母子未能在飛機起飛前40分鐘值機,母親因錯過航班而在機場哭鬧,稱耽誤孩子第二天公務員考試。對於這對母子在值機櫃檯前的行為,網
【民法典宣傳月】民法典里100個常用法律知識點 - 天天要聞

【民法典宣傳月】民法典里100個常用法律知識點

1.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2. 之所以說“編纂”《民法典》,而不是“制定”《民法典》,是因為其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在民事單行法中制定好了,《民法典》屬於在已有法律基礎上的重新編排,最終“諸法匯一典,一典廢九法”。3. 《民法典》第2條規定:“民法調整平...
商河縣博物館舉辦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商河縣博物館舉辦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2025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商河縣博物館緊緊圍繞“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這一主題,積極搭建館際合作、館校合作平台開展研學活動,實現博物館的教育服務功能,同時進行國防教育主題線下展覽活動和普法宣傳,提高公眾的國防意識和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