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
通訊員 羅相珍
9月13日,武漢市“整體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武漢實踐暨‘辦家門口優質幼兒園,我們在行動’”活動在海軍工程大學大禮堂舉行。此次活動由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硚口區教科研中心、海軍工程大學幼兒園協辦,來自武漢市幼教同行500餘人參加活動。
“辦家門口優質幼兒園”,園長書記們有話講
武漢市青山區實驗科技幼兒園張彤園長以《享受成長的快樂 辦優質幼兒園》為題,分享了該園探索“雙核一中心、四項舉措”的路徑,以“課程”與“遊戲”為雙核,以“兒童為中心”,通過抓教師“每學期一堂優質集體教學活動、一次優質的遊戲分享、一個優質的課程故事和一篇優質的遊戲案例”四項舉措,將辦好家門口優質幼兒園的行動落到實處。
湖北省省直機關第二幼兒園書記高青分享了該園65年來,在深厚的園所文化底蘊熏陶下,持續激發教師專業成長內驅力,將“開放尊重,融合共生”貫穿於教育全過程,以“開放尊重”的理念實現教師“藝術+n”專業成長;以“融合共生”理念構建教師“雙翼型”專業發展;以“精準跟進”策略成就“協作型”教師專業智慧發展,努力營造“學習型”團隊協作氛圍,穩步推動幼兒園可持續性高質量發展。
武漢市蔡甸區漢新幼兒園張夢琪園長以《借鑒、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分享了該園充分挖掘新手教師自身專業特長的優勢,在借鑒知音故里文化中傳承,在傳承中突破自我專業發展瓶頸,整體推動幼兒園普及普惠優質安全高質量發展。
o_
個人專業素養變美育能力,老師們在行動
武漢市青山區實驗科技幼兒園周瑞翔老師在大班藝術活動《農場里的農場主》活動中,通過創設夢想農場的情境、扮演小農場主的角色,在“參觀一分組一體驗一展示”等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農夫勞動時的動作,感受在音樂中勞動的樂趣,體驗收穫的喜悅,發現勞動之美
大班藝術活動《加油干》中,湖北省省直機關第二幼兒園李娜老師以富有感染力的藝術素養和教學激情,瞬間點燃了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之火。她將湖北本土民歌“六口茶”改編為童謠“加油干”,讓孩子們學說“武漢話”,用獨特的武漢韻味突破了難點——切分音,讓孩子們在模仿、創編、互動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傳承民族文化。
武漢市蔡甸區漢新幼兒園曹陽老師帶來的大班藝術活動《豐收時節》,通過朝鮮族舞蹈模仿豐收時節人們在摘蘋果、做打糕、插秧收割時的載歌載舞的勞動情景,引導幼兒在民族音樂中感受豐收的喜悅,在美妙舞蹈中表現勞動的歡樂,讓幼兒感受民族舞蹈之美,鼓勵幼兒在合作遊戲過程中,激發幼兒從小熱愛勞動的情感,展現勞動之美。
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專家們來引領
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與學前教育研究所綜合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向莉讚揚了三位老師的綜合素養、與幼兒的共情、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教學智慧。向莉點評稱,關於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在大自然中,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去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三位老師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個人藝術素養,能夠將個人藝術素養變現成教學能力,選擇適合本年齡段幼兒藝術學習的經典素材,創設有趣的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感知音樂的力量,感知不同情境中勞作的動作美、情感美、態度美,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一種自由自在自如的狀態下得到激發、釋放和生長。
向莉表示,武漢市學前教育整體水平有了非常長足的進展,今天的三節藝術領域教學活動,無疑都有很好的示範,希望能夠進一步提煉和優化武漢市最具品牌形象的學前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能夠在全省全國範圍內展示,把武漢市的優秀成果推向全國。
武漢市教科院基教所張漢強表示,要堅持學前教育的改革創新,推動武漢市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建成學前教育強省而努力奮鬥。要堅守教育初心,幼教工作永遠都不能把孩子忘了,教學活動、自主遊戲、教師的專業發展,都是為了孩子們能夠獲得平安、健康、幸福的成長。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