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共議:人工智能如何賦能研究生教育?

2024年05月19日19:55:19 教育 1185

5月18日,“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會上,專家們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的變革與機遇;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生教研學與評價方式改革;人工智能與學術規範、數字倫理等議題發表了看法見解。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人工智能時代,需要重塑高效的人才培養體系,並應着力提升師生的勝任力、探索並實踐數字教學法、合規有序開展人機協同教學。同時,教育要堅持提供人文關懷、社會理解、公共服務精神,培育研究生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辨析能力等。

專家學者共議:人工智能如何賦能研究生教育?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研討會”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人工智能給研究生教育帶來了哪些機遇挑戰?

在研討會致辭中,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趙忠升將攻讀研究生學位、AIGC工具使用、學術道德規範等類比為《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真假美猴王、緊箍咒等。他指出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領域的實踐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濫用問題,所以求學問道時需要保持誠實、誠信、誠意三個方面的初心使命,讓人工智能更好地賦能研究生教育。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守訓指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可以為研究生教育提供海量豐富的教學資源,精準個性的學習路徑,虛實結合的教學場景,公平開放的教育供給,這些無疑將極大的推動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未來人工智能的運用對於研究生教育可能產生的挑戰和衝擊。人才培養目標的迭代、教學內容的重構與創新、科學研究和實踐創新範式的重塑、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方式與模式的改革、學術誠信和學術道德的衝擊等,已成為學界共同面臨的課題。

他表示,面向未來,中傳正在對發展進行再布局、再規劃,主動作為,推動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面融合,希望人工智能時代中傳能在培養新質生產力、教育教學變革和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夠大幅度提高效率,生成大量高質量的內容,但也存在幻覺現象,需要“人在迴路”,進行鑒別和修正。他認為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但會淘汰低端智力勞動者,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須適應這一變化,培養具有高鑒賞水平和高改進能力的人才。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培養質量處處長楊秋波在研討會上強調,要認識到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住研究生培養和社會需求的格局性變化,推動研究生教育多樣化創新探索,思考人工智能如何高質量賦能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各階段。同時,他表示,教育部研究生司會全力支持AI賦能研究生的各項探索,全力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激勵未來更多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轉型升級的嘗試,引領我國研究生教育走向世界教育舞台中心位置。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研究生教育?

在談到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研究生教育時,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提出,研究生教育要思考學習目標及其認證方式,建立監管框架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同時減輕風險。

他還提出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學產生的新形態,即眾創共享的知識觀、智聯建構的學習觀、融通開放的課程觀及人機協同的教學觀。

黃榮懷認為,在智能時代,應着力提升師生的勝任力、探索並實踐數字教學法、合規有序開展人機協同教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趙巍勝分享了北航在數智賦能人才質量提升方面的實踐和思考。同時,趙巍勝提出,人工智能時代需要重塑高效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以人為本的差異化的教、個性化的學,打造新師生、新教學、新資源、新質量,實現研究生教育從數量到質量的提升。

南方醫科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劉叔文介紹了臨床教學的信息化,以“教學考評管”為理念,從五大維度賦能醫學生實踐技能提升。他強調了醫學教育中臨床技能訓練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學校通過搭建智能教學場景、虛擬仿真臨床教學平台,建立智能的助教系統、人工智能學習平台以及智能考核系統等,改進教學和評估過程、提升教育質量和培養效率的經驗做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央電視台總工程師丁文華提到,數字創意已成為中國的戰略新興產業,涉及多個學科和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他闡述了計算機圖形技術(CG)和計算機視覺(CV)的進展,以及這些技術如何推動數字內容的生產和傳播,並特別介紹了人工智能如何通過增強採集、建模、渲染等步驟來優化數字創意流程,實現效率和質量的大幅提升。

類似的,關於人工智能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任孟山指出,從內容生成到交互體驗,人工智能對新聞傳播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儘管技術的進步為新聞傳播帶來了挑戰,但也為教育和實踐提供了新的方向。

任孟山強調,在技術變革時代保持好奇心和快速適應能力很重要。教育要堅持提供人文關懷、社會理解、公共服務精神,培育研究生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辨析能力等。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主辦,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知網承辦,旨在推進人工智能有效賦能研究生教育,培養新質生產力,加速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高考落幕:嶄新開始 無限可能 - 天天要聞

2024年高考落幕:嶄新開始 無限可能

隨着北京、海南等地最後一場考試的交卷鈴聲響起,2024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記者在多地考點採訪,感受考生們蓬勃的朝氣和向上的精神。揮別高考這場“成人禮”,他們迎來嶄新的開始,懷揣夢想再出發。
北京高考結束,家長定製超大“向日葵”、創意橫幅“花式”接考生 - 天天要聞

北京高考結束,家長定製超大“向日葵”、創意橫幅“花式”接考生

新京報訊(記者 徐彥琳 蘇季)“你看那個走出來的人是不是他呀?”“你看看他表情怎麼樣啊?”“表情看起來還不錯。”……6月10日是北京高考的是最後一天。下午5點,最後一門考試科目地理考試正式結束。記者在多個考點看到,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小時左右,家長們就已陸續到達考點外,準備迎接即將走出考場的考生們。6月10日...
高考收官 北京166名考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居民身份證 - 天天要聞

高考收官 北京166名考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居民身份證

6月1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自5月31日以來,這條綠色通道全天候、全時段為全市6.7萬考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共加急制發居民身份證166件。據北京警方介紹,自5月31日以來,這條綠色通道全天候、全時段為全市6.7萬考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共加急制發居民身份證166件,接待考生或家長到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基層...
浙江高考結束,26日左右出成績!家長感慨,接送16年終於結束了!一大批頂尖學霸明天繼續比拼 - 天天要聞

浙江高考結束,26日左右出成績!家長感慨,接送16年終於結束了!一大批頂尖學霸明天繼續比拼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今天16:30,2024年浙江高考結束!記者來到杭州高級中學和杭州市源清中學考點外,和家長們一起見證這個難忘的歡樂時刻。很多家長手裡都捧着向日葵花束,準備送給孩子。有位媽媽拉出橫幅,祝女兒“渡劫成功”,吸引了眾多家長圍觀。還有位家長拎着最新款的手機和電腦,要獎勵女兒信守承諾。有家長拉橫幅祝...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 天天要聞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和父母失散了33年,找回親生父母后的第一個端午節,厲懷遠選擇帶著兒子媳婦,回唐山去陪伴爸爸媽媽。#頭條首發大賽#​一開始,怕被家裡人拒絕,不安的回家,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爸媽,哥嫂,
唐尚珺回應第16次高考:服從調劑 - 天天要聞

唐尚珺回應第16次高考:服從調劑

6月7日到9日,唐尚珺在廣西防城港市迎來了人生中的第16次高考。在此之前,他以堅持復讀考清華而出名,曾被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錄取,因故未上。2023年7月,當他決定去華中師範大學念師範類專業時,又因未選擇
過萬的志願填報服務:是圓夢還是販賣焦慮? - 天天要聞

過萬的志願填報服務:是圓夢還是販賣焦慮?

作者:胥愛明近日,標價11999元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引發熱議。而據媒體報道,這還並非最昂貴的選項。張雪峰旗下的峰學蔚來,還為2024年的考生推出了價值17999元的圓夢卡,該服務包含四次專業填報諮詢、志願規劃視頻等內容。
追夢16年,自覺考清華無望,35歲的唐尚珺終於認命了! - 天天要聞

追夢16年,自覺考清華無望,35歲的唐尚珺終於認命了!

在高考的行列里,最牛的釘子戶可能就是唐尚珺。#頭條創作挑戰賽#​果不其然如大家所料,2024年高考他又來了!這已經是他第16次參加高考!16年來他執着於一個夢想,考入心儀的清華大學,努力奔跑在這條路上,從學渣到學霸人生不斷蛻變,卻始終沒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