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世界大學排行榜》是由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目前,《軟科世界大學排行榜》、《QS世界大學排行榜》、《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和《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並稱為世界大學四大權威排行榜。
《QS世界大學排行榜》自2004年開始發布,每年更新一次,涵蓋了全球範圍內的大學,並根據一系列指標對它們進行排名。
《QS世界大學排行榜》的排名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術聲譽,佔40%。這是指全球學術界對各個大學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認可程度。QS會向全球範圍內的學者進行調查,詢問他們對各個大學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評價。
2、僱主聲譽,佔10%。這是指全球僱主對各個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的認可程度。QS會向全球範圍內的僱主進行調查,詢問他們對各個大學畢業生的評價。
3、教師與學生比例,佔20%。這一指標反映了大學的教學質量和教育資源分配情況。具體來說,它是指大學中每個教師對應的學生數量。這一比例越低,說明大學的教學資源越充足,教學質量也越高。
4、研究經費,佔20%。這一指標反映了大學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和實力。具體來說,它是指大學每年的研究經費總額。這一數字越高,說明大學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越大,科研實力也越強。
5、國際學生和國際教師比例,各佔5%,共10%。這兩個指標反映了大學的國際化程度。具體來說,它們分別是指大學中國際學生和國際教師的比例。這些比例越高,說明大學的國際化程度越高,對於吸引國際學生和教師也越有優勢。
一、2024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之中國大學排名情況分析
在《2024年QS中國大學排行榜暨亞洲大學排行榜》上,北京大學排名全國第一位,亞洲大學排名第一位,兩個關鍵數據排名第一位,令人對北京大學充滿期待。清華大學在全國排名第二位,亞洲排名第四位。這個排名,對清華大學而言,似乎不太友好。畢竟,清華大學是世界著名的理工科類大學,在中國多個排行榜上均排名第一位。
浙江大學排名亞洲第六位,國內高校第一位。復旦大學排名全國高校第四位,亞洲第七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進入了亞洲前十位,我國高校在亞洲高校排名前十中,佔了40%。
上海交通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五位,在亞洲排名第十一位。遺憾的是南京大學,排名亞洲第33位,與上海交通大學之間相差了22位,使我國高校在前二十名的排名中,出現了空位。雖然南京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六位,但畢竟退出了前五位,令南京大學的擁躉們,感到失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七位,在亞洲大學中排名第三十四位,由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每年招收的本科生只有1960人左右,因此,在排名中已經吃了一些虧,這是由客觀條件造成的,無法在短期內改變。
武漢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八位,在亞洲大學排行榜上,排名第36位。然而,與武漢大學一起被稱為“湖北省高水平大學的雙子星座”的華中科技大學,僅排名國內高校的第十二位,沒有進入全國前十,在亞洲大學排名中,僅排名第56位,沒有進入亞洲前五十。
要知道,華中科技大學在《校友會2024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上,排名全國第七位。在《軟科2024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上,排名全國第八位。在《2023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109位。
在《2024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158位。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275位。
二、兩所“雙非大學”進入了全國前30強
從《2024年QS中國大學排行榜暨亞洲大學排行榜》上,我們可以看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國內第十三位,在亞洲排名第57位。西安交通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十四位,在亞洲排名第68位。C9名校全部進入了《2024年QS中國大學排行榜暨亞洲大學排行榜》,值得人們慶賀。
人們注意到,南方科技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17位,在亞洲排名第79位。南方科技大學僅僅是在2022年才晉級為“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此外,深圳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27位,在亞洲排名第126位。
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都是“雙非大學”。能夠強勢進入全國前三十強,在亞洲能夠進入前150強,在亞洲和國內的排名,均超過了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大學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
三、一些高校的排名,令人意外,原因詳細透析
中國人民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18位,在亞洲排名第81位,這是令人失望的。廈門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16位,在亞洲排名第75位。純211工程大學的上海大學,排名國內高校第24位,在亞洲排名第96位。
南方科技大學的排名,超過了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國內高校中,僅排名第30位,排名落後於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2024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上,排名全國高校第17位。在《2024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上,排名全國第14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2023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253位。在《2024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301—305位。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473位。
從以上分析,我們需要注意的是,QS世界大學排行榜的排名結果並非絕對客觀和準確,因為排名依據的指標和權重可能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
正是因為如此,不同人對大學的評價也可能存在差異,因此《2024年QS中國大學排行榜暨亞洲大學排行榜》結果僅供參考。在選擇大學時,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專業設置、教學質量、就業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