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濰坊】市級學科基地,濰坊四中入選!

2024年03月24日14:55:11 教育 1756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近日,濰坊市教育局濰坊市第三批普通高中市級學科基地評審結果進行公示。經各縣市區和直屬高中推薦、專家評審,確定15所學校為濰坊市第三批普通高中市級學科基地,濰坊四中憑藉地理學科建設的突出成績,成功入選。

【更好濰坊】市級學科基地,濰坊四中入選! - 天天要聞

濰坊四中高度重視學科基地的建設工作,將學科基地建設作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進高中特色多樣發展的重要載體。學校硬件設施齊全,配備了四個高標準的地理學科教室,為新課程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現代化技術支持。

據了解,在齊立坤、孫翠梅等名師的帶動下,該校地理組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教學教研成果顯著。地理學科團隊積极參与教學改革,與時俱進探索高效課堂模式。積極開展地理閱讀和地理實踐活動,學生素養不斷提升。在第16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普知識大賽中,147人榮獲一等獎,34人榮獲二等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桑銘澤同學被授予全國地理科普知識大賽“地理小博士”稱號(全國僅100名),8名教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地理團隊不斷內化成果,多項市級課題順利結題,開發的特色課程獲得省級獎項,不斷完善特色學科課程群和資源庫,提升教學質量。

下一步,濰坊四中將依託政治、信息技術、地理等市級學科基地建設,繼續聚焦學科育人方式的轉變,開展基於素養提升的創新實踐和培優活動,以“人文四中,踔厲篤行”特色文化為引領,力爭成為高中學科建設的高地,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賽/文圖

責編:沈麗萍

二審:張玉麗

三審:李東傑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華東師範大學兩學院書記帶隊調研 賦能尋甸教育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華東師範大學兩學院書記帶隊調研 賦能尋甸教育高質量發展

5月21日至22日,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朱文佳、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旌旌分別率隊赴尋甸縣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當地基礎教育發展情況,並就教育幫扶、美育提質等工作進行深入交流。縣委常委、副縣長塗皘陪同調研。調研期間,朱文佳一行在縣教育體
交大鐵發IPO註冊生效 西南交大“保留管理”依然存憂 - 天天要聞

交大鐵發IPO註冊生效 西南交大“保留管理”依然存憂

《電鰻財經》文/高偉 北交所官網顯示,四川西南交大鐵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大鐵發”)北交所IPO於近日註冊生效,並於5月26日在北交所上市網上路演。交大鐵發擬募集資金約1.6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投資於新津區交大鐵發軌道交通智能產品及裝備生產新建項目、新津區交大鐵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及售後服務網...
《江蘇百年中學校慶,2000萬捐款背後的“被遺忘”之謎》 - 天天要聞

《江蘇百年中學校慶,2000萬捐款背後的“被遺忘”之謎》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里,學校的百年校慶本應是一場盛大而溫馨的聚會,是學校回顧歷史、感恩傳承的重要時刻。尤其是對於創辦者的後人來說,這無疑有着特殊的意義。然而,近日江蘇卻上演了令人咋舌的一幕。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高級中學迎來了百年校慶。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要在“化風成俗”上下功夫 - 天天要聞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要在“化風成俗”上下功夫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文章強調,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習近平總書記對落...
今早讀 | 官方通報:停職、免職! - 天天要聞

今早讀 | 官方通報:停職、免職!

■ 今日天氣晴間多雲微風轉西南風3-4級30到21℃■ 限行尾號1和6地鐵8號線裝修工程全面啟動記者在中鐵二十局長泰河東站現場獲悉,天津地鐵8號線一期全線路17座地下車站公共局域裝修工程全面啟動並進入決戰,預計年底裝修工程將完工。該線路全長18.58公里,投運後將有效緩解沿線群眾交通出行難的問題。(李文博)6月3日起 天...
奧運冠軍走進楓涇小學,還收下這份特殊禮物… - 天天要聞

奧運冠軍走進楓涇小學,還收下這份特殊禮物…

5月23日上午,2012年倫敦奧運會體操冠軍郭偉陽走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楓涇小學,開展“奧運冠軍進校園”主題活動,與300餘名師生開展深度交流。作為全國體育文化宣傳推廣活動(上海·金山站)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次主題活動通過體教融合、文化浸潤的創新形式,讓青少年了解奧運冠軍背後的故事,激勵青少年克服生活中的困難,...
獨家整理|Bill Ackman:為什麼我不再信哈佛 - 天天要聞

獨家整理|Bill Ackman:為什麼我不再信哈佛

原創 楊大巍 最新消息,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再度加壓。這一次,措施直指哈佛最敏感的命脈之一:暫停或取消其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乍看之下,這是對外國學生的打擊,但實質上,這一策略並非針對國際生本人,而是精準打在哈佛的財政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