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2023年06月27日23:14:03 教育 1246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隨着成績公布,高考也漸近尾聲,一直以來考取大學都是無數家庭和學子的夢想。

然而根據最新公布的就業數字顯示,如今的大學生就業情況卻非常不樂觀。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許多人不禁感慨“每年都是最難畢業季”,不過這種情況或將隨教育改革發生變化。

就業難題

“月薪3000招不到農民工,但是可以招來大學生”這本是網友們用來調侃的話,如今卻正在變為現實。

從“小鎮做題家”到“孔乙己長衫”,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開始感受到激烈的社會競爭和殘酷的就業壓力。

根據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16-24歲城鎮勞動力失業率已經突破了20%,並且還在不斷呈上升趨勢。

這就意味着在此年齡段的勞動力人群中每5個人就有一個人面臨著失業問題。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到今年的7、8月份,還將有高達1000萬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流入勞動市場。

同時,根據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我國的靈活就業人口數量也已經突破了2億人。

這些數字無一例外的都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國的就業環境正在變得更加糟糕。

許多大學生都忍不住吐槽說:“畢業都等於失業,十幾年的青春換來的卻是家裡蹲”。

曾幾何時,大學還是高高在上的殿堂級的存在,走進象牙塔是無數學子的夢想,而大學生曾經更是被稱之為“天之驕子”。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在如今許多的校內校外招聘會中,我們能夠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許多單位或公司招聘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與之相對的卻是工資水平的廉價或者下滑。

甚至一些服務員崗位的招聘也走入了大學校園,這些都是在過去難以想象的。

那麼為何會發展成為如今這種局面呢?

矛盾凸顯

根據教育部門公布的數字顯示,截止2022年5月我國的高校數量已經突破了3000大關,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組數字背後代表的是什麼。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我國的高考錄取率1977年恢復高考時還不足5%,到2021年已經突破了92%。

如此大規模的擴招,學歷的貶值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實際上,我國的高考錄取率一直以來都在呈遞增趨勢,那麼為什麼之前就業問題沒有如此尖銳,這幾年卻年年都成為“最難畢業季”了呢?

其實,在之前我國的經濟還是以計劃經濟和分配工作為基礎,且收入的差距也並不是十分巨大。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不過由於這種模式同時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為了激活企業和市場活性,我國便進行了市場經濟改革,於是競爭便成為了一個代表性的名詞。

雖然市場經濟使得競爭加劇,但是因為在此之前我國的經濟一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所以這種矛盾並沒有凸顯。

不過隨着全球經濟下行、產業升級和轉移等多種原因,我國的經濟增速也逐漸放緩。

與此同時,每年的大學錄取人數卻依舊呈遞增趨勢,這就造成了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衡,繼而造成失業率的增加。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大學生失業率的增加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未來方向

一方面是大學生的不斷增加使得就業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許多人選擇通過考研等方式來提升自己。

而隨着就業形勢的惡化,這些高學歷人才又可能會選擇降低就業預期,與普通大學生進行競爭,形成內卷

同時我國存在地區發展不均衡以及企業用工不規範等問題,許多優質資源都集中在沿海或者某些大城市,導致許多地區甚至出現空心化問題。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而一些民營企業的用工不規範甚至違反勞動法的行為使得大學生們望而卻步。

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正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期,卻面臨嚴重的人才結構失衡,市場緊缺技能型與複合型人才

而我國許多高校目前現行的教育方式卻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只是一味地灌輸書本知識。

許多學生真正走上工作崗位後或發現所學知識根本用不上,或不具備專業技能,只能做一些替代性高的工作,這自然會導致相應的矛盾和脫節的情況。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針對此種情況,我國的教育改革也勢在必行,未來職業化、技能化教育或將成為高校的必修課。

單一的書本教育也將被產學研一體的教育模式所取代,高校所要培養的應該是與產業轉型相適應的技能型創新人才。

當然,教育的改革也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激活市場的活力,使經濟發展重新回到高速狀態。

這就要看相關職能部門的戰略布局,創造和引領新的經濟增長點,依靠科技創新取得經濟發展和進步。

高考過後,或成“更難畢業季”?中國迎來重要變化 - 天天要聞

擺脫資源、房地產等行業的束縛和枷鎖,擺脫高額的城市負債,使得經濟發展進入健康狀態。

結語

大學生失業問題不單單是教育問題,更不是就業選擇問題,而是經濟和分配問題

消除歧視、減小差距,創造公平良好的營商與就業環境,使市場重新恢復活力和生機,才是解決失業問題優良渠道。

那麼,你認為大學生出現就業問題的本質原因是什麼?歡迎評論留言。


  • 作者:然若
  • 編輯:然若

本文由“司馬少府”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外•校聯動 助力開放”濱州市外辦召開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座談會 - 天天要聞

“外•校聯動 助力開放”濱州市外辦召開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座談會

6月17日,“外•校聯動 助力開放”濱州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座談會在濱州職業學院召開,加強濱州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合作,探索建立高校國際教育發展機制。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劉藎一,濱州市外辦黨組書記、主任孫高亮,市教育局、山東航空學院、濱州醫學院、魯北技師學院、濱州市技師學院、濱州科技職業學院國際交流負責同志參加...
百萬重獎頂刊論文,與破除“唯論文”不矛盾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百萬重獎頂刊論文,與破除“唯論文”不矛盾 | 新京報社論

▲朱家鵬獲百萬獎勵。圖/南中醫網站一篇論文重獎100萬元?據報道,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朱家鵬教授團隊,以第一完成單位身份在《Nature》(自然)發表研究成果,這是該校70年來第一篇《Nature》論文。基於此,南京中醫藥大學授予朱家鵬教授“人才突出貢獻獎”,並給予100萬元經費獎勵。對此,有人認為,重獎百萬是一種鼓勵...
79億!省會大學,縣城建新校區 - 天天要聞

79億!省會大學,縣城建新校區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官網發布《安徽農業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信息公開及意見徵求》。通知提到,安徽農業大學新校區項目建設地址為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區南部,合廬產業新城核心區,四至邊界:東至新合銅路、南至永興大道、西至合廬大道、北至小南河(具體以合肥市用地規劃審批為準)。項目建設規模為,新校區用...
【黨紀學習教育】原則問題 豈容步調不一 - 天天要聞

【黨紀學習教育】原則問題 豈容步調不一

來源:共產黨員微信公眾號蕭縣融媒體中心責編 | 李秀嬋監製 | 張武峰總監製 | 孫華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往期推薦《誦讀蕭縣》招募令!尋找優秀的你葡萄“葡”出幸福路!“一頭羊”富民“領頭羊”“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我知道您在看喲...
福建武平縣岩前中學校舍被洪水淹沒兩米多,109名中考生已轉移安頓 - 天天要聞

福建武平縣岩前中學校舍被洪水淹沒兩米多,109名中考生已轉移安頓

福建龍岩遭受強降雨衝擊,當地中考能否順利進行備受關注。6月18日深夜,龍岩市教育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6月16日,龍岩市教育局以“箭在弦上”的迎戰姿態投入防汛救災工作,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紮實做好當前強降雨防禦工作,迅速對受強降雨影響的學校及學生上學路徑的受災情況進行排查,分析研判對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