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升學與就業

2023年06月23日23:05:03 教育 1499


矛盾:升學與就業 - 天天要聞

文 \ 矛盾

  暑假到了,又有幾萬個青年人從中學校里畢業出來,在 “升學 "呢,或" 就業 " 呢,這兩叉路口徘徊了。

  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自然無所用品 "徘徊"。挾了飽滿的錢袋——雖然不飽滿的是他的書包,他照樣可以 "升學",反正學校就好比 "遊戲場",混上三年五載,出來時便是 "學士”“碩士",就有鑽謀差使的資格。說不定他的父母早已給他準備好什麼拿錢不辦事的好位置了。

  很為難的是中等人家出身的中學生。翻開報紙一看,滿眼是中等以上學校招生的廣告,但是滿報紙的夾縫裡卻又影影綽綽刊滿了九個大字:知識分子失業的恐慌。而這些知識分子又多半是曾經 "升學" 過來的呀!

  有些賢明的父母把很大的希望放在兒女身上,覺得中學畢業生簡直是 "郎勿郎,秀勿秀",於是多方省儉,甚至借①貸,使兒女 "升學"。他們自然以為將來方帽子一上頭,職業就有把握了。然而這樣的希望畢竟比 "航空獎券" 的頭彩有多少把握,那也只有天曉得罷哩!

  ①"郎勿郎,秀勿秀" 俗諺。意為既非平民百姓,亦非名門顯貴。

  照片通的情形說,中等人家的子弟在中學畢業後,對於 “升學 "與" 就業 "的一問題往往走了這樣的" 連環套 ":——

  中學畢業了,因為無業可就,姑且 "升學罷";所以今日之 "升學" 即為他日之 "就業" 着想;然而今日拿出錢去 “升學 ",或可易如反掌,他日要" 就業 " 而拿進錢來,竟至難如上天了,於是大學畢了業以後就真真成為無業,或者甚至於長期失業了。

  依這情形,所謂 "升學" 也者,實在也就是 "就業" 的意味。大抵十個中學生內至少有九個的 "升學" 是含了這樣的 "就業" 意味的。因而一般中學生的 "升學" 或 "就業" 的問題只是一個問題:謀生!

  然而青年人的知識欲是強烈的,幻想是豐富的,所以問題的核心即使只是個 "生計問題",而問題的外層卻很複雜,——強烈的知識欲和美滿的幻想,一層一層交錯包圍着;而於是乎青年人在中學畢業後往往是非常煩惱地面對着這 “升學 "或" 就業 " 的問題了。

  大而言之,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現社會一切不合理的狀態尚未糾正以前,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但是有志氣有魄力的青年也犯不着為這問題哭喪着臉終天發悶。我們敢為可愛的青年進一解,我們應拿高爾基的青年時代的經驗來看一看罷。

  高爾基是連中學都沒有進過的,他自修到了中學的程度,十五歲那年,他忽然想到加桑①去進大學。但要進學校,第一要緊的還是錢。高爾基沒有錢,大學進不成,就流落在加桑;他做碼頭上的小工,他又做過小小的麵包店裡的學徒。…… 這些,都是 "業",不是 "學",然而後來高爾基自己說:“這,我就是進了大學校了!"

  ①加桑通譯喀山

  學問並不一定要在學校中才有,才能學到。高爾基就是一個例。不過千萬不要誤會,光在碼頭上麵包店裡混,就會學問長進。高爾基那時也靠了自修。他一方面謀生,一方面還是 "手不釋卷" 地自修。

  並且千萬不要誤會,我們引高爾基的故事是在暗示中學生諸君都去做 "文豪"。這裡,不過舉一個例;因為高爾基是想進大學的,但結果是做工,而且他自己後來又說 "這,我就是進了大學校了。”——這句話,剛好對於" 升學 "或" 就業 "這問題給了個很" 幽默 "的解答。實際上,中外古今有不少偉大的事業家都不是" 學校”“科班 " 出身,甚至科學家也有從沒進過什麼理工科大學的!

  何必哭喪着臉呢?” 升學 "或" 就業 "這問題犯不着叫你煩惱!進了職業界,同樣也還可以自修,只要自己意志堅強。可是還有一句話:假使有一位中學畢業生決心要" 就業 "了,而又脫不下自己的竹布長衫(假定他找不到穿長衫的職業),於是失業,於是怨天尤人,於是垂頭喪氣,那麼,自然又當別論,而我們上面的那些話他也一定聽不進耳朵。對於這樣的青年,我們只能引用一句俗語:“做過三年當票朝奉,出來賣油條都不行呀!"

  我們以為有骨氣的青年人決不會做了幾年中學生就弄成了一個 "公子哥兒"。在必要的時候,他那件竹布長衫可以脫掉,而且脫掉了竹布長衫後,他依然不忘記自修。在這樣的青年人,"升學" 或 "就業",都不成問題了!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